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大明寺内共有六部分建筑群和园林景观的结合,构成优雅秀丽的风景名胜区,身临其境,空间感觉开朗而多变,各建筑之间既独立存在又相连续,且视线上不受干扰。布局适宜 建筑依山逐渐增高,错落有致、组合自然,总体布 局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在大雄宝殿东南有“文章奥区”与之相对称的是“仙人旧馆”园门,可以分别进入东轴的“鉴真院”、西轴的平山堂。这种布置很好地借助空间的组织与导向性,起到了引导与暗示的作用。主轴线以外的东西轴线:西轴线以欧阳修祠西侧园门入西园,东轴线的碑亭以深深小巷入东园,体现出园林景观 渗透有序、层次分明的效果,可谓小中见大,曲径通幽。当步入内园,觉得空间豁然开朗。 从山门殿兼天王殿的北门出来,是一个深1米,宽5米的扁形空间,空间北端有一道高约2米余的坡势,沿坡有15级石台阶。 足踏阶石,攀登而上,阶尽头即大雄宝殿前的主空间,长方形,南北长26米,东西宽22米。宽阔的空间为大雄宝殿作了铺垫和烘托。站在殿前空地的最南端,高大的大雄宝殿屹立在眼前。这座大殿被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誉为“最精秀的建筑之一”。 大雄宝殿为清代同治年间重建,坐北朝南,面阔三门,三重檐歇山顶,灰瓦屋面,漏空花脊。前后回廊,檐高三重,为欧山顶建筑。二层檐下悬挂着“大雄宝殿”横匾。屋脊高处嵌有宝镜,阳面写着“国泰民安”,阴面刻着“风调雨顺”。 但见庭院开阔,古木参天,香烟缭绕。东面有桧柏,西面有黄杨,正中置有宝鼎香炉。两只相同的小宝鼎放在两侧。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