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

(2019-10-08 17:30:22)
标签:

大明寺

大雄宝殿

十八罗汉

鉴真和尚遗址碑记

邓石如的篆书

   大明寺内共有六部分建筑群和园林景观的结合,构成优雅秀丽的风景名胜区,身临其境,空间感觉开朗而多变,各建筑之间既独立存在又相连续,且视线上不受干扰。布局适宜 建筑依山逐渐增高,错落有致、组合自然,总体布 局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在大雄宝殿东南有“文章奥区”与之相对称的是“仙人旧馆”园门,可以分别进入东轴的“鉴真院”、西轴的平山堂。这种布置很好地借助空间的组织与导向性,起到了引导与暗示的作用。主轴线以外的东西轴线:西轴线以欧阳修祠西侧园门入西园,东轴线的碑亭以深深小巷入东园,体现出园林景观 渗透有序、层次分明的效果,可谓小中见大,曲径通幽。当步入内园,觉得空间豁然开朗。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   从山门殿兼天王殿的北门出来,是一个深1米,宽5米的扁形空间,空间北端有一道高约2米余的坡势,沿坡有15级石台阶。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    足踏阶石,攀登而上,阶尽头即大雄宝殿前的主空间,长方形,南北长26米,东西宽22米。宽阔的空间为大雄宝殿作了铺垫和烘托。站在殿前空地的最南端,高大的大雄宝殿屹立在眼前。这座大殿被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誉为“最精秀的建筑之一”。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为清代同治年间重建,坐北朝南,面阔三门,三重檐歇山顶,灰瓦屋面,漏空花脊。前后回廊,檐高三重,为欧山顶建筑。二层檐下悬挂着“大雄宝殿”横匾。屋脊高处嵌有宝镜,阳面写着“国泰民安”,阴面刻着“风调雨顺”。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  但见庭院开阔,古木参天,香烟缭绕。东面有桧柏,西面有黄杨,正中置有宝鼎香炉。两只相同的小宝鼎放在两侧。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大明寺最主要的殿堂,体型雄伟,气势恢弘。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这座大宝鼎的形状有点像灯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一个三足大香炉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   2016年,一尊铸造精美的宝顶四面佛在大明寺大雄宝殿前落成,宝顶四面供奉观音、地藏、文殊、普贤佛像,莲花宝座上嵌有360只小佛像,宝顶高约7米,整体由白铜打造。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由海西森元集团捐赠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地藏菩萨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普贤菩萨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观音菩萨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文殊菩萨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站在大雄宝殿前往南看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   庭院中,参天古树分立左右,宝鼎分列前后。时正值进行法事,香烟缭绕,颂经声声,法器鸣鸣。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坐北朝南,大三开间,总面阔19米,其中明间6.1米,次间各4.45米,边间各2米。总进深16米,廊檐宽3米。上檐、中檐、下檐四周设置斗拱,使屋檐出挑,成翘角飞檐。中檐下悬“大雄宝殿”横匾。前后附加硬山披廊,内檐配24扇门格。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前廊东侧拱门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有几块石刻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   北面朝南的墙壁上二块,上面是李正衡的《平山堂平山八景》(拓片)。下面李郁华的《双鹤铭》。《双鹤铭》是一本流传甚广的颜体楷书字贴。勒石高50厘米、宽160厘米。每字上下高约6厘米、宽约5厘米。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   李正衡的平山堂平山八景:(此为拓片)
  《翠岚春柳》:蜀岗奇景在晴时,天外双峰对小墀。春雨几篙新柳活,东风吹散绿烟丝。《法净晚钟》:日落淮南第几村,壁天如幕近黄昏。钟敲月下僧归晚,带得松涛满寺门。《松林擎笛》:山磐初停起幕烟,微风摇曳玉池莲。擎来竹笛招唫侣,绿树荫浓和晚蝉。《竹院品泉》:彩霞散尽卷烟鬟 ,翠竹轻笼月半弯。第五泉清消夏好,葛衣藤簟卧平山。《苍寺秋烟》:梦回禅塌几经秋,一串牟尼数未休。古刹烟消清梵寂,囗囗黄叶打钟楼。《碧溪夜月》:一庭凉月照平芜,隔岸遥看甓社珠。指点欧阳赋诗处,小山从桂掩江都。《寒山拥雪》:松岩镇日锁山门,六出缤纷失远村。江上数峰皆缥缈,雪飞千里暗销魂。《野径探梅》:数点遥遥隔竹篱,暗香疏影有谁知。何人踏雪深山去,一个头陀悄咏诗。
   《双鹤铭》碑文是:“双鹤铭并叙:两淮副转运使星槎徐君,既茸治平山堂,纵双鹤其中,主僧星悟珍护之,俯仰池亭,饮啄自适。未几,一鹤病足毙,一鹤巡绕哀鸣,绝粒以殉。鸣呼!义矣!星悟坎地而瘗之,并树碣其前,题曰:‘鹤冢’,而乞余为之铭,铭曰:有鸟有鸟鸣在阴,翩然比翼怀好音。胡为羽化趾相寻,义不独生明素襟。露高松兮滴沉沉,琴夜月兮响愔愔。生并栖中林,死同穴兮芳苓。相彼羽族兮而贞烈其心,世之不义愧斯禽’。光绪乙未冬十月,湘南李郁华果仙父撰并书。”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西面朝东的墙壁,上面是汪时鸿的《宿平山堂》,下面是陈士杰的《重游平山堂》。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   汪时鸿的《宿平山堂》:皎公共夜话旧不寐,成小诗一律,以东正法眼藏小值微微笑也。山不过江去,囗来心与平。上方元囗灭,天下囗囗横。静夜囗吟苦,遥空鹤唳清,绿杨满珠景,风雨后诗情。再叠前均一律:地似贤人重,承与国太平。(堂三贤祠为宋欧阳苏二文忠公朱父公其东为范文正公祠)名山今夕永,流水古琴横。(皎公谬许知音为曲)金梦巡三竺,(月前观塘游遍揽诸名胜甫扬) 绿宿上清。佛门孔弟子,千尺两深情。
  邗江钓土旌得  汪时鸿次为七十又二 (此为拓片。有几个字没认出来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   陈士杰的《重游平山堂》:清莹袅袅荡微风,笑指前溪是雾通。双浆平分波影绿,恍如身在水晶宫。旧时亭院书萧条,胜有垂杨繁画桡。毕竟虹桥风月好,无歌管雾也魂消。溪水弯弯飐碧荷,小珠跳上玉盘□。为看白鹭波中浴,停著兰桡缓缓过。透迤台榭好句留,万里山光一鉴收。风景无殊时代谢,重携樽酒上高楼。山色湖光荡夕晖,中□客兴醉忌归。沙鸥烹解□临乐,随着扁舟钦钦飞。 佑禄重游平山堂口占五首  光绪十二年春仲 陈士杰    (有的看不清,抱歉!)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前东侧有一朝西的院门,里面是晴空阁。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院门两侧有遗存的碑刻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   院门的左边嵌有清代著名书法家邓石如的篆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碑刻,乃国内罕见的篆书之宝。书写这部心经时,61岁的邓石如住在山寺月余,每日薰沐素食,躬亲监刻,以示脱俗。此碑书刻精湛,章法雄浑,是邓石如的第一杰作。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院门的左边有四块碑刻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   汪时鸿的《宿平山堂》:皎公共夜话旧不寐,成小诗一律,以东正法眼藏小值微微笑也。山不过江去,囗来心与平。上方元囗灭,天下囗囗横。静夜囗吟苦,遥空鹤唳清,绿杨满珠景,风雨后诗情。再叠前均一律:地似贤人重,承与国太平。(堂三贤祠为宋欧阳苏二文忠公朱父公其东为范文正公祠)名山今夕永,流水古琴横。(皎公谬许知音为曲)金梦巡三竺,(月前观塘游遍揽诸名胜甫扬) 绿宿上清。佛门孔弟子,千尺两深情。
  邗江钓土旌得  汪时鸿次为七十又二 (有几个字没认出来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   李正衡诗四首。平山堂赠皎然禅师弹琴草堂雄峙蜀岗西,遥望焦峰翠凯迷。瓜步半潭秋潦净,金陵百里暮雪低。本来山水钟名胜,况遇欧苏重品题。乐与禅僧淍玉轸(皎然善琴为广陵派之乐),笠簷(yán 蓑袂老烟溪。
   追溯平山旧游吊郭子瀞桃花池馆勺泉亭,香海慈云共一庭,夹道松荫环阁翠,隔江山色扑帘青,风华境过只增感,水调歌残不忍听。谁料广陵散绝后,更怀锦瑟吊湘灵。(子瀞秀香老友善鼓瑟 今已谢□有诗撰壁间)
   仲冬游平山堂去腊江都系客船,暗香浮动近新年。蒋家偶遇开三径,欧庙重烹第五泉。黄菊已干秋圃露,绿杨独带晚村烟。归舟笑指梅花岭,又见霜苞对雪妍。
   平山堂题壁六一先生构林堂,远峰苍翠列门墙。年年夏月落花盛,开到山中带得香。      己卯三月西亭 李正衡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   王长文诗《雪后至平山堂》:雪后至平山堂  看山有越先 雪,天公为我霏玉屑。既沾且足又祈晴,崇□白日光莹莹。出门已喜心□豁,芳堤夹水清冷冷。路出名圈遍游赏,小憩亦足怡我情。舍舟直上蜀岗顶,六朝遗迹寻栖灵。唐贤题咏已磨灭,五言何处寻长城。(刘长卿登栖灵塔诗今并塔而无)平山古堂祀六一,贤眉遗像森如生。□衣入室神与化,人天今古浑□影。恍若置身千载上,世□何论元明清。座中称望如空旷,玉铺大野寒瑶琼。川源莹□□映林麓金焦两点天分青,南接五亭桥,东指万松岭,山光水色照人清,万千气象云霄迥。我闻扬州二份明月甲天下,毋乃此堂争蔚炳,何当三五夜重来游,□更宿招提境   民国九年 庚中岁杪  甯河王文长题  (有许多字认不出)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   李正衡平山堂八景七绝八首
  《翠岚春柳》:蜀岗奇景在晴时,天外双峰对小墀。春雨几篙新柳活,东风吹散绿烟丝。《法净晚钟》:日落淮南第几村,壁天如幕近黄昏。钟敲月下僧归晚,带得松涛满寺门。《松林擎笛》:山磐初停起幕烟,微风摇曳玉池莲。擎来竹笛招唫侣,绿树荫浓和晚蝉。《竹院品泉》:彩霞散尽卷烟鬟 ,翠竹轻笼月半弯。第五泉清消夏好,葛衣藤簟卧平山。《苍寺秋烟》:梦回禅塌几经秋,一串牟尼数未休。古刹烟消清梵寂,囗囗黄叶打钟楼。《碧溪夜月》:一庭凉月照平芜,隔岸遥看甓社珠。指点欧阳赋诗处,小山从桂掩江都。《寒山拥雪》:松岩镇日锁山门,六出缤纷失远村。江上数峰皆缥缈,雪飞千里暗销魂。《野径探梅》:数点遥遥隔竹篱,暗香疏影有谁知。何人踏雪深山去,一个头陀悄咏诗。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   在大雄宝殿的东廊南壁上,还嵌有邓石如的篆书石刻一方:“岂有文章惊海内,更携书剑客天涯。”亦为邓氏石刻珍品。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郑板桥的字画拓片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大雄宝殿西侧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大雄宝殿西侧前的墙壁上有几块碑刻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古大明寺鉴真和尚遗址碑记、《去思碑》等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   民国10年(1921),日本人高州大助主持西淮稽核所事时,考知法净寺即,古大明寺,即深究得唐朝出自大明寺和尚鉴真东渡日本事迹。高州大助为纪念鉴真东渡日本实而立碑,特意请日本东方文化学院院长、文学博士常盘大定撰碑记,常盘大定于次年二月撰成。碑额“山川异域,风月一天”分二行竖排,由江苏省省长、前请举人韩国钧正楷提书,碑文有扬州籍名流、前清举人王景琦正楷书写。高州大助委扬州著名石工黄绍华镌刻,于民国11年(即日本大正11年)126日立碑于大明寺内。
   此碑为国内发现的考证鉴真史迹最早的记载和物证。此碑的刊立为当代研究鉴真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线索和依据,也为日后弘扬鉴真事迹,在大明寺建立鉴真纪念堂等一系列活动奠定了基础。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   其碑文为:  古大明寺鉴真和尚遗址碑记
    古大明寺是鉴真和尚之遗址也。和尚实为海东律祖,又为初传台教祖。江阳县人,年四十,随父入大云寺,见佛像而出家。神龙元年,从道岸律师受菩萨戒。景龙初,抵长安,依荆州恒景律师亶具实际寺,就融济律师学《南山钞》,依义威智全听《法砺流》,历侍两京讲肆。该三藏,研台教。壮岁旋淮,住扬州大明寺,为戒律宗匠。天宝元年,日本荣睿、普照来寺听讲,拜请东渡。和尚言:“我闻南岳思禅师彼为王,兴隆佛法。又闻长屋王制千袈裟,施此土一千沙门,依缘绣偈,‘山川异域,风雨一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思是佛法有缘之地也,吾当往矣。”天宝二年冬,募神足二十五人,首途泛海,前后五次,以运蹇(jiǎn)不果其志,凡在逆旅十有二年,饥渴困厄,难以具述,两眼失明,仍不改初念。会天宝十二年冬十月,日本大使特进藤原清河等特至扬州近光寺,恳请东渡,和尚乃与高弟三十五人,乘福使大伴胡万之船,同年十二月达日本太宰府。翌年二月,入南京馆东大寺。圣武天皇谴正议大夫吉备真备传宣,委以受戒传律之任,叙传灯大法师位。四月,建坛与卢遮那殿前,上皇始受菩萨大戒。皇帝、太后、皇后、太子、公卿以下受法戒者凡四百三十余人。一时高德八十余僧弃旧受新,是为日本登坛受戒之始。天平宝字元年赐大和尚号。和尚以寺田税创唐招提寺,筑戒坛,三年竣功。律戒所备,奂然有序。五年,奏建戒坛于下野药师寺及筑紫观音寺,为东西两戒学。七年仲夏六日圆寂,寿七十七,腊月五十五,实唐代宗广德元年也。和尚可谓权化之圣矣。古记云:大明寺在县西北五里余;又云:平山堂创于大明寺之坤隅;又云:大明寺前有平山堂:又云:谷林堂在大明寺。大明寺是刘宋孝武帝大明年间所建,寺东有栖灵塔,栖灵之号本于隋代梵僧“大觉遗灵”之言,沧桑之变,元明之后,寺塔具圯,余于今年二月过扬州,依高州大助公,探和尚遗址。州公志笃追远报本,考知今法净寺即古大明寺遗址,大明寺是和尚所住,喜不可言,乃建兹碑,以记缘由。          中华民国十一年十二月六日
             日本大正十一年十二月六日
             日本人高州大助立  江都王景琦书   江都黄绍华摹勒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大明寺因田基地之事告状打官司里的碑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光禄大夫巡抚宋公入为吏部尚书商民去思碑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进入大雄宝殿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殿堂佛像全部重新装修,金光焕彩。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红卫兵”以“破四旧”为名,要砸烂寺庙内的佛像,周恩来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内法相庄严,经幢肃穆,法器俱全。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   坐在正中莲花高台上的是释迦牟尼。站在大佛东侧的是迦叶,西侧是阿难,他们都是释迦牟尼的得力弟子。佛祖逝世后,边叶在灵警山主持了佛教信徒的次集会;阿难是佛祖的堂弟,聪明智慧,擅长记忆,跟随佛祖25年,把佛祖生前讲经说法的内容写在贝叶树的叶子上,后来成为佛经。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   大佛东面是药师佛,主管“东方净琉璃世界”;西面阿弥陀佛,主管“西方极乐世界”。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   两边是十八罗汉像。扬州大明寺现存泥塑造像为晚清同治时期作品,其中十八罗汉塑像的风格代表了该寺所有泥塑佛像组群的艺术创作特点。迄今,江淮地区的佛教塑像艺术少有与其比肩者。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入门东首,第一尊罗汉宾度罗跋椤惰尊者,容貌为光头寿星额老者,开口作笑,敞云纳露胸,瘦骨嶙峋,双手持龙首竹杖,正坐双腿下垂,左支右撑,动态幅度小,但造型开合大度,正气凛然。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   佛教中罗汉又称应真、阿罗汉、应供、不生等,意指修行的境界,凡修至此果位者,得大解脱。罗汉的观念来源于印度,但在印度佛教美术造像中迄今未发现罗汉像及崇拜的记载。佛教传入中国后,罗汉信仰一开始并未在民间流传,自7世纪中叶玄奘译出《法住记经》后,始奠定罗汉信仰基础,之后各式罗汉造像绵延不绝,精品叠出。罗汉美术尤其受到失意或厌倦宦海的文士们的追捧,并被赋予了尘世的、可感知的形式来表现人们的崇尚心理和神往,由于没有范本的约束,罗汉美术造像给创作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   出自晚清的大明寺罗汉造像在创作风格上有其独到之处,其中包含了诸多因素,但有一个因素是要说清楚的,那就是扬州大明寺设立塑像的大雄宝殿东西宽19米,南北阔16米,这里容纳着三世佛像、海岛观音群像影壁、禅宗六祖塑像、十八罗汉等四个组群的泥塑,足见空间十分有限。为了适应大雄宝殿内空间的客观条件,十八罗汉塑像在同一高度的梯台上皆取坐姿,即便如此,每尊坐高达2.2米左右、拥有三维尺度的罗汉造像群与紧凑的殿内空间仍然有一定的矛盾。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   因此,大明寺十八罗汉的动势处理手法就是在坐姿中产生变化,以小幅度的肢体语言结合面部五官、瞪、怒、喜、静等表情,力求细节刻画,再用雕塑的手法加强造像体量的高低点对比度来张扬十八罗汉的变化形式。如面部做出的高点似山丘隆起,不同朝向两面的转折处如陡坡直下,极具突兀感,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再有,罗汉们在坐姿上有跏趺、念珠、驭龙、会掌、降魔、持钵、据危迫险等;在容貌上有俯瞰、仰睁、直视、转盼、侧睨、旁顾、近相目、远望等,在大统一坐势中追求迥异。梵相势态或横梵书状,或抱膝耸肩,或闭目枯坐万山中,或长眉拂地,或轩鼻巨口,壮若鬼王。总之,十八罗汉塑像神态各异,皆非凡人相。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   为弥补造型平奇少险,肢体伸展有限的势态,大明寺罗汉塑像的创新点表现在造像组群的衣纹上。该寺罗汉为涂金底局部施丹彩组合的造像群,就视觉感受而言,雕塑表象话语单调,加上容纳塑像的空间有限,梵像动态幅度必须小,这就要求塑者对塑体表面的形态、手法的表现和肌理现象做更多的变化。若雕塑体、面平常,便无雕塑艺术的精彩,即便体现了这种精彩还要与造像内在精神、造型势态相吻合。若雕塑以群体形象出现,这种精彩还要考虑到每尊造像的个性。所以,当我们惊诧于山东灵岩寺及云南筇竹寺的罗汉塑像群造型多姿、衣纹流畅、色彩绚丽的同时,也为造像组群整块衣纹塑造刀法变化少、处理手法单纯化而扼腕。而大明寺罗汉造像群充分运用个性格式,突出每座雕塑的独立性。在构成形式上,塑法有借用传统白描笔势的韵味,有唐塑平揿梯进的用刀,有宋塑婉丽细腻、运行贴切现实的刀法,还有行云流水似的立体曲线。这些手法有的在人们所认识的塑法规律内,有的已游离于塑法之外了。
   不仅如此,每位罗汉造型在坐势中的细微变化、衣纹处理等关系都与邻坐形成差别,增强了对受众的视觉冲击,利用组群造像间的变化呼应消弭了等高尺度坐势带来的严谨有余而活泼不足的缺憾。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西侧第一、二、三尊罗汉像,分别是迦诺迦代蹉尊者,白眉垂于颌下,清癯老人仪貌,左手抬起掐指核算人间善恶之事。其下首是苏频佗尊者,中年容态,侧身屈左腿踞于座,安然自若,两手择法器引磬作敲击状。其后为跋陀罗尊者,方面大耳,两眉清秀,双目微闭,左腿支座上,左手托头作小憩状。通过比较可见面仪有别:年老者喃语,中年者侧耳,年轻者虚目沉思。云纳着装不同,衣纹变化明显。老者衣装质地密厚,衣纹体量圆隆、重滑,一面用塑刀垂直劈下,一边在叠层重坠处以大圆弧用刀,形成直线与弧度的比照。中年罗汉衣纹塑法饶有情趣,以曲线展露,有一种云翳飘动,轻如蝉翼的美感,而曲线的处理恰与左右两尊者造型的外表形成鲜明对照。年轻罗汉云纳的衣纹塑法繁则密实,简则疏朗,张弛有度。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民间塑工们多种手法并用的表现结果,看似无规无矩、无章无法,实则是一种难得的于罗汉题材中贯通前代多种塑法,去同存异,挥洒游兴泥塑间的创作境界。大明寺泥塑罗汉塑造的形态与手法务简去繁,既倚古本又探求新章,在雕塑中,体现并非现实存在的想象物,发展了罗汉造像创作的形式。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   大明寺造像艺术有两点值得关注:一、对雕塑造型来说,贮设膜拜佛像的空间小,罗汉群造型只能以坐姿出现,对受众的视觉冲击较弱,这是不利条件。而或庄重,或威仪的坐姿恰巧能体现某种象征与暗示,使膜拜受众的内心世界稳定,这正好暗合佛教与儒家提倡的中和人伦道德观,对盛世兵乱后,扬州地方的教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就将不利因素转化成了有利因素。同时,艺人们又借此化解了单调排列造型。二、由于罗汉都是坐势,塑造艺术夸张手段的感染力相应弱化,这又是一个不利因素,但塑工们将对现实生活印象的符号提炼、凝结在罗汉的举手投足间、眉眼衣褶处,整组造像没有像灵岩寺或筇竹寺的罗汉造像给人以社会生活再现的感觉,而是以既存写真手段又有装饰处理技巧的方式使罗汉造像群像达到形似在人间、魂魄在神界的艺术效果。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佛坛背后的“海岛观音”泥塑群像,是目前全国最高大的古代木雕佛像。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在俺小的时候,佛坛背后的“海岛观音”群像就是这个样子滴。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后沿墙正中设门以通后院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大雄宝殿背面,后墙内有走廊,东西两侧有门。
扬州大明寺(十二)大雄宝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