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

(2019-09-30 17:10:53)
标签:

大明寺

船厅

美泉亭

听石山房

天下第五泉

西苑芳圃亦称御苑芳圃,坐落于大明寺平山堂之西侧,初建于清雍正年间,后为迎接乾隆帝南巡陆续修建。乾隆元年(1736),扬州巨富光禄寺少卿汪应庚购地数十亩扩建劳圃,并重建平山堂。乾隆五年(1740),两淮灾荒,汪少卿又独力捐赈,救活几十万饥民,汪应庚美名传至朝廷,高宗尊呼“大勋卿”。乡民立汪应庚《赈荒功德碑》四石,惜今无存。汪应庚不断增修御苑,至乾隆十六年(1751),高宗首次来扬时,劳圃已步步引人入胜。咸丰年间芳圃受兵燹毁损。同治、光绪年间有所修复,此后日渐凋零,只见古木藤萝,荒池怪石,凄凉景像使人感喟无穷。195119631979年均有修缮。1980年大修,1991年又经改建,现在的西苑芳圃,山水布局景色自然,新颜胜于旧貌。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从第五泉处的黄石假山西侧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由蹬道顺坡而下,越青石小桥。扬州大明寺(九)船厅有浮突水面的清式画肪船厅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   此船厅于1963年由城内壶园迁来,在船厅之上环视风光,亭榭巧合,参差错落,池水波光,景树荷浮,回味无穷。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船厅面南而建,小瓦竖脊,灰色小瓦覆盖,单檐,歇山屋顶。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西次间以短廊连接方阁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整个建筑由前舱、后舱、短廊组成。东端前舱三楹,面南中间开门。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船厅东侧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   大门匾额“龙游曲沼”,楹联:万松时洒翠;一涧自流云。苏轼题扬州大明寺西园船厅的对联。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船厅内展示了一些字画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   船厅南设石桌4张,其中方桌2张、圆桌1张、六边形桌1张,植有枇杷树、圆柏、红豆树、朴树等。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正前方是“听石山房”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拉近看听石山房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沿着前面的石板桥可走到另一水中建筑“美泉亭”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船厅西端后舱一楹,实为阁,高于前舱,内设阶梯可供攀登,两舱间由短廊相连。扬州大明寺(九)船厅船厅北侧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   西园占地数十亩,中部一泓池水,碧波涟漪;四周冈阜起伏,层峦叠翠,植物品种丰富。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   环池四周,岗阜起伏,绿荫夹道,宛如深山幽谷。一年四季青山绿水,山明水秀,给人们一种美好的感受。扬州大明寺(九)船厅往前走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前面是西园中心的小屿,屿建有美泉亭。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东边的黄石假山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   黄石假山,位于劳圃清池东部,曲洞临水而起,高五丈许,外峻内空,上下共分七层,通道盘旋,迂回曲折,时洞时天,时狭时阔。中部叠有空谷,谷形有方有长,有高有低,上建天桥,下筑通道。山顶峰峦起伏,山背悬崖峭壁,势如刀劈。假山石矶、石濑、石坡、石步,点缀天然。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水中的鱼儿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回望船厅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岛屿上建有一方亭,亭名曰“美泉亭”,造形别致。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在亭之西北侧有一长方形的“天下第五泉”石碑,石碑架于黄石之上,构架适中。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   碑文曰:大明泉列天下第五,泠在蜀冈上、山馆廊下。旧有泉,王虚舟太史为马氏书“天下第五泉”,将寿石而寘诸壁,后刘景山索去,遂不果。予重葺是园,泉已规石为井。暇日因缩摹虚舟书,补勒于石,刻诸廊侧,聊志蓺林一段佳话云。道光癸巳初夏,个园主人识,王城书。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   现美泉亭为1963年复建,四角方亭,板瓦顶,置挂楣,下有四根混凝土圆柱支撑,亭北向悬“美泉亭”匾,咖啡色底,淡蓝色字,为吴南敏书。立此亭,四周景色尽收眼底。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   此泉古称“塔院西廊井”,开挖于唐代景福年间(892-893)。欧阳修知扬州时,曾在此建“美泉亭”。苏东坡知扬州时曾与发运使端彦等品尝塔院西廊井泉水与下院蜀井之泉水,品尝后以塔院西廊井之泉水为佳。后亭毁井亦埋没。乾隆二年(1737),汪应庚凿池种栽莲花时发现此井,井围15尺,深20丈。井中得唐景福钱币数十文,又有古砖刻“殿司”二宇,塔院西廊井又复如初。蒋衡的老师王澎曾在雍正六年于无锡惠山书写过“天下第二泉”,为此高知府向七旬高龄的王澎请书“天下第五泉”。王澎当时虽身患疾病,但仍欣然题书“天下第五泉”,其书挺拔清秀,不减往年之俊美。此后“塔院西廊井”誉称“天下第五泉”。高知府立石刻于寺内西园中,石刻刀法苍劲有力,刀锋明快。此石刻后移立于大明寺山门外西偏壁上,与东偏壁上的淮东第一观石刻两相对应。道光癸巳年(1833)初夏,王诚书“天下第五泉”小石刻一方,现立于美泉亭旁。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   亭顶中间开正方形口,设透空圆形窗,可直观蓝天。圆窗周边设有红、黑、蓝、白等色的彩绘。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美泉亭南侧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   南岸临水处的“听石山房”,一九七九年从仁丰里89号,周挹扶家园“辛园”迁建而来,俗称“柏木厅”。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   听石山房区域现在禁止游览,我们只能看到背面。“听石山房”南背山,北临水面,阔四楹,单檐歇山。扬州大明寺(九)船厅
   南首有假山一座,用太湖石堆叠而成,山石磊磊,山峰高低错落,其形俊美。假山宽12米,高5米。 中部叠有空谷,并有通道两条。假山南部屏墙,风至而回北,传至山房即可听到山风刚劲,风擦壁如琴,风人穴如筒,风搏柱如钟击之声,风触各物,声各有异,奇音妙响,谓之“听石山房”。朝北厅前筑平台架于水上,是品茗观鱼佳处。游人至厅不仅可品尝五泉茶水,而且可以看到鱼跃争食妙趣横生之景。(网络下载图片)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   从听石山房往西看。在苍松翠柏之间,黄山石潇洒之点缀,叠垒之奇峰、曲径之深峪,把园内池沼、亭台、馆榭装点得精美别致,处处有移步换景之感。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美泉亭西侧台阶与曲桥连接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   一座贴水的清代风格小石桥,长30米、宽2米,呈现优美的九曲造型,恰好将岛和护坡连接起来。奇巧的是,此桥不见栏杆,只有60厘米高的坐墩,游客可坐在桥上边休息边眺望,欣赏美景。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对岸高处有一亭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   1955年,著名建筑学家陈从周先生带领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部分师生来扬实习,与扬州市建设科合作,进行了城市现状调查,对扬州城市的历史沿革、自然条件、人口、土地使用、居住区、公共建筑、学校、园林绿地、名胜古迹等12类分别作了调查分析。陈先生后来留下巨著《扬州园林》,里面有完整的平面图和剖面图,为今天扬州古建恢复提供了依据。《扬州园林》中的“大明寺平山堂西园平面图”里那条连接小岛和西岸的桥早已不复存在。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2015年依据陈从周先生《扬州园林》所载平面图复建的大明寺西花园亲水小石桥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方亭为19793月建造 方亭无名,但这里是观景佳处。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望东北方向看,是船厅。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望东南方向看,是听石山房。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方亭有四角,结构简单。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方亭西侧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方亭藻井

扬州大明寺(九)船厅方亭围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