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

(2019-07-26 11:21:09)
标签:

清凉门

龟石群

石头城

南京明城墙

清江门

   南京明城墙,整体包括明朝时期修筑的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墙,现多指保存完好的京城城墙,是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现完整保存25.1公里。南京明城墙始建于1366年(元至正廿六年),全部完工于1393年(明洪武廿六年),动用全国1部、3卫、5省、37府,152州县共28万民工,约3.5亿块城砖,历时达28年,终完成京师应天府四重城垣的格局。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   南京明城墙的营造一改以往都城墙取方形或矩形的旧制,在六朝建康城的基础上,根据南京山脉、水系的走向筑城。得山川之利,空江湖之势,南以外秦淮河为天然护城河;东有钟山为依托;北有后湖为屏障;西纳山丘入城内;形成独具防御特色的立体军事要塞。其中京城城墙蜿蜒盘桓35.3公里,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墙,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垣,并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大城墙,而京城之外的外郭城墙更是超过60公里,为世界历史之最。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   南京明城墙高坚甲于海内,据岗垄之脊,依山傍水而建,是中国礼教制度与自然相结合的典范,也是古代都城建设的杰出代表。其作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无论历史价值、观赏价值、考古价值以及建筑设计、规模、功能等诸方面,国内外城墙都无法与之比拟,是继中国长城之后的又一宏构。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   南京明城墙于195610月分多段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1月全段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11月作为“中国明清城墙”项目的牵头城市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   清凉门位于南京市鼓楼区城西,是南京明城墙的十三座明代京城城门之一,因坐落在清凉山得名。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清凉门中间门洞的内壁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

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清凉门西侧
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

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   清凉门坐东向西。南为石城门,北为定淮门。清凉门由一道城门和一圈椭圆形瓮城构成,现在镝楼已经不存在,城顶上存留一块绞关石,上凿有两个绞孔,瓮城呈半圆形,正对城门,坐东朝西。
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   城门原由一道瓮城、两道城门组成。明洪武六年(1373)六月,该门设兵马司扼守。洪武十二年三月,改称清江门。据史载,该门建成不久,即被堵塞,600多年没有使用。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清凉门东侧

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   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设置清凉门兵马司驻守清凉门。明朝洪武十二年(1379年),改清凉门为清江门。明朝弘治年间(14881505年),仍然称清江门。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   由于这一段城墙是建造在清凉山西南部高低起伏的山崖上,地处偏僻,从明代洪武年间到清代末年一直行人稀少。这一段城墙是建造在清凉山西南部。明代清凉门建造好后,就建造了桥梁通向外秦淮河西岸;2006年翻新修建的外秦淮河清凉门大桥继续以清凉门的名称命名。
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清凉门门南,清凉门大桥的引桥。

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石头城公园的秦淮河岸边
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   1990年,南京市在石头城的旧址上兴建了石头城公园。公园以“石城怀古”为主题,将石头城的悠久历史与自然山水有机结合,将古代战场与现代国防教育融为一体,规划总面积近16.94公顷, 以南京明城墙为轴线,体现历史文化古都的特色。北起清凉山体校,南至清凉门,西临古城墙,东到虎踞路。
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   石头城又称“鬼脸城”,是三国东吴时期孙权在赤壁之战后于公元211年将首府由京口(今镇江)迁至秣陵(今南京),利用清凉山的天然石壁建立的军事要塞,地势险要,气势雄伟,是历史沧桑的实物见证。站于此地,最能领会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和誉为登临之绝唱的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词的意境。“鬼脸照镜子” 是一个在历史上即闻名的景点,因在城墙中部有一块突出墙体的椭圆形石壁,远看隐约可见耳目口鼻,酷似一副鬼脸,因此被称为“鬼脸”,“鬼脸” 下的这面水塘” 镜” 的面积有1600多平方米。公园重修时,著名的燕王河景观也从历史的覆盖中清理出来,重见天日,成为一条两岸郁郁葱葱的清流。不论远观还是就近审视,城墙垂柳,碧水绿树,都是一方绝佳的景致。
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   这里有轮船码头,还有平台可以做文艺表演活动。
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继续往西走
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

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   石头城公园划分为国防春晓、石城霁雪和山居秋瞑三大景区,设21个景点。石城霁雪区位于公园的西侧,北至清凉山,南至清凉门,沿古城墙呈带状分布,是石头城公园的精华所在, 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清凉山和石头城一带有“城市山林”之美称,雨后秋清气爽的日子游览,当会感觉名不虚传,不复有元代萨都剌《登石头城》一词的凄楚与伤感。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

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
城墙下面也有的补过的痕迹
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

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   而山居秋瞑区在公园东侧的山林地带,植被浓密,生机盎然,留连其中,可感受到盛唐时代著名的诗人王维那首著名田园诗的意境: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   南京石头城城基因就自然山岩凿成,在石头城下,不仅赭红色卵石墙基清晰可见,而且还能看到历代在岩墙上增砌的城砖。据地质学研究,这里的岩层是距今大约1亿年到7000万年前的晚白垩纪的浦口组地层。
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   石头城全长约3000 ,筑于楚威王七年(前333年)。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吴国孙权迁至秣陵(今南京),第二年,在石头山金陵邑原址筑城,取名石头。扼守长江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有石城虎踞之称。
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
   在南京的清凉山西麓,自虎踞关龙蟠里石头城门到草场门,可以看到城墙逶迤雄峙,石崖耸立,这就是依山而筑的石头城。同治《上江两县志.山考》载:“自江北以来,山皆无石,至此山始有石,故名。”《建康志》也说:“山上有城,又名曰石城山。”这里所说的“城”,也就是石头城。
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城墙的墙体是直接在红色的砂砾岩山体上切割出来的,红色的岩石是一层一层的。

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   关于石头城的由来,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据史书记载,周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楚国(都城郢,即今湖北江陵)灭了越国,楚威王设置金陵邑,并在今清凉山上筑城。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楚国灭亡,秦改金陵邑为秣陵县。
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 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城墙底下的大石头

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    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夕,出使东吴,与孙权共商破曹大计。据说,诸葛亮途经秣陵县时,特地骑马到石头山观察山川形势。他看到以钟山为首的群山,像苍龙一般蜿蜒蟠伏于东南,而以石头山为终点的西部诸山,又像猛虎似地雄踞在大江之滨,于是发出了“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的赞叹,并向孙权建议迁都秣陵。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   孙权在赤壁之战后,迁移到秣陵(今南京),并改称秣陵为建业。第二年就在清凉山原有城基上修建了著名的石头城。当时长江就从清凉山下流过,因而石头城的军事地位十分突出,孙吴也一直将此处作为最主要的水军基地。
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 
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   此后数百年间,这里成为战守的军事重镇,南北战争,往往以夺取石头城决定胜负。 石头城以清凉山西坡天然峭壁为城基,环山筑造,周长“七里一百步”,相当于如今的六里左右。北缘大江,南抵秦淮河口,南开二门,东开一门,南门之西为西门,城依山傍水,夹淮带江,险固现时势威。
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城墙下开着小花  

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山壁中夹杂着鹅卵石

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
  城内设置有石头库、石头仓,用以储军粮和兵械。在城墙的高处筑有报警的烽火台,可以随时发出预报敌军侵犯的信号。至南朝时,石头城作为保卫都城的军事要塞的地位依旧未变。 古代长江绕清凉山麓东去,巨浪时时拍击山壁,将山崖冲刷成峭壁。隋文帝灭陈、平毁建康城后,在石头城置蒋州,唐代初年在石头城设扬州大都督府,石头城在隋朝和初唐时是南京地区的中心。
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
   唐代以后江水日渐西移,自唐武德八年(625年)后,石头城便开始废弃,故中唐诗人刘禹锡作《石头城》一诗云:“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人笔下的石头城,已是一座荒芜寂寞的“空城”了。
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

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
    五代时期(924年)。石头城上兴建了第一座寺庙——兴教寺,以后这里就成为寺庙、书院集中的风景名胜区了。直到今天,它仍以“石城虎踞”的雄姿享誉中外。
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

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

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   龟石群所在的地方原为江滩,唐代以后,江水逐渐西移,龟石经长年累月的江水冲刷,表面形成了凹凸不平的风化层,磕之层层脱落,如乌龟脱壳,因而得名。
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

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
近看龟石群,“壳”上有许多鹅卵石,像海里的贝壳附在龟壳上。
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  
南京石头城清凉门(一)远看龟石群,像一只巨大的乌龟爬在那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