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明故宫(一)明故宫遗址

(2018-10-22 11:39:11)
标签:

明故宫

朱元璋

奉天殿

华盖殿

谨身殿

杂谈

分类: 有关南京

   南京故宫,又称明故宫、南京紫禁城,是明朝首都应天府(南京)的皇宫。建造前后历时二十余年,占地面积超过101.25万平方米,是中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被称为“世界第一宫殿”。南京故宫作为中国古代都城宫殿建筑的集大成者,其建筑形制为北京故宫所继承,为明官式建筑的母本,是北京故宫的蓝本。南京明故宫(一)明故宫遗址    南京故宫始建于元至正廿六年(1366年),明洪武廿五年(1392年)基本完工,其址选于元集庆城外东北处,迁三山填燕雀湖而建。明故宫为明初三朝皇宫,长达54年之久。直到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南京设立南直隶,仍由皇族和重臣驻守,地位十分重要。南京明故宫(一)明故宫遗址    南京故宫坐北向南,大体范围东至今中山门,西至西安门,北至后宰门,南至瑞金路,有门四座,南为午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入午门为奉天门,内为正殿奉天殿,殿前左右为文楼,武楼。后为华盖殿,谨身殿。内廷有乾清宫和坤宁宫,以及东西六宫。南京明故宫(一)明故宫遗址南京明故宫遗址公园南边的一个大殿,现代仿古建筑。南京明故宫(一)明故宫遗址这个位置也许是进入皇宫大门的地方,正殿前门。南京明故宫(一)明故宫遗址里面销售纪念品

南京明故宫(一)明故宫遗址门前的丹陛石,新的。

南京明故宫(一)明故宫遗址门前的石鼓,新的,还很精致。
南京明故宫(一)明故宫遗址

南京明故宫(一)明故宫遗址大殿背面

南京明故宫(一)明故宫遗址    明太祖朱元璋攻取集庆(南京)后,改集庆路为应天府。朱元璋为做皇帝,“命刘基等卜地定作新宫”,最终选定这块地当“钟阜龙蟠”、“帝王之宅”的风水宝地。相传朱元璋征发军民工匠20多万人,填燕雀湖“改筑新城”。工程始于公元1366年,历时一年建成,壮丽巍峨,盛极一时。
南京明故宫(一)明故宫遗址    南京故宫由皇城与宫城两部分组成,合称皇宫。皇城在外,围护着宫城。据当今学者考证,皇城范围东起今南京机电学校与南京博物院以西一线,西至竺桥、逸仙桥以东,南到光华门,北至佛心桥一带。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2里,周长9公里,呈凸字形。皇城开有六道门:正南为洪武门,正对着都城正阳门 (今光华门);东南为长安 左门,外为长安街(今八宝街);西南为长安右门,东为东安门,西为西安门;北为玄武门。宫城又称大内,俗称"紫禁城",开有六道门:正南是午门(今午朝门),东南为左掖门,西南为右掖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正北是北安门。在皇城与宫城之间还有两道门,南为承天门,北为端门,与洪武门、午门处在同一条中轴线上。
南京明故宫(一)明故宫遗址    整个明朝皇城区,位于南京城的东部,是以皇城与宫城为主体、以一系列建筑旨在突出皇权“神圣”为内容、以全国最高中央行署机构为大明王朝核心区域(只有“三法司”在太平门外),也是明初南京城的核心所在。
南京明故宫(一)明故宫遗址    宫城,又称大内、内宫,俗称紫禁城、紫垣,是皇帝起居、办理朝政、接受中外使臣朝见以及皇室成员居住之地,位于南京四重城垣最里边一重,有御河环绕。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受朱元璋之命,由精通堪舆术的刘基占卜后填湖而建,因而地势南高北低。宫城坐北朝南,平面略呈长方形,宫墙主体南北长约0.95公里,东西宽约0.75公里,周长约3.4公里。
南京明故宫(一)明故宫遗址上面是奉天殿的遗址
南京明故宫(一)明故宫遗址    奉天殿,位于南京故宫南北主轴线上,上承重檐庑殿顶,坐三层汉台阶之上,面阔九间,进深五间。为明代初年洪武、建文、永乐三朝举行重大典礼和接受百官朝贺之所。
南京明故宫(一)明故宫遗址    奉天殿殿左为中左门,右为中右门。殿前为广庭,东为文楼,西为武楼。正殿前门为奉天门,左为左红门(后更名东角门),右为右红门(后更名为西角门)。门外两庑有左翼门、右翼门,南为内五龙桥。奉天殿,坐落于三台之上,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庑殿顶。殿左为中左门,殿右为中右门。殿前为广庭,东为文楼,西为武楼。
南京明故宫(一)明故宫遗址    奉先殿(初建于1371年),起因于朱元璋和礼部尚书陶凯论及父母的养育之恩,感到每年只能“岁时祭享”太庙,为了“晨昏谒见,节序告奠”,遂于洪武四年正月下令在宫城内乾清宫东侧建造奉先殿,同年十月建成。奉先殿南向,正殿五门,深二丈五尺。殿前为轩五间,深一丈二尺五寸。
南京明故宫(一)明故宫遗址    奉天殿为北京明奉天殿蓝本,后焚毁清代重建,即今太和殿。据《明太宗实录》记载:“(北京故宫)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明故宫 ,而高敞壮丽过之。” 奉天殿地面建筑现已不存,地表仅剩部分石柱础等残余构建。
南京明故宫(一)明故宫遗址
    奉天殿、华盖殿和谨身殿,是明故宫内著名的三大殿。其中,最南端的奉天殿,就是朱元璋当年举行重大典礼和接受文武百官朝拜的“金銮殿”。1997年,为配合江苏大剧院工程选址,南京博物院曾在明故宫遗址公园北部进行过局部发掘,当时发现了谨身殿的建筑台基,但奉天、华盖两殿却一直无迹可寻。在此次试掘的核心区域——明故宫遗址公园内,考古人员首次发现了奉天殿的建筑台基遗址。
南京明故宫(一)明故宫遗址    试掘期间,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处明代大型夯土建筑台基。整个台基以黄褐色的夯土夯筑而成,残存的夯土层最厚处有3.6米,结合文献记载以及遗迹方位判断,这应该是明故宫奉天殿遗址的底层台基。根据现场测定,奉天殿台基南北两端长达75.5米,明故宫三大殿中规模最为宏大的“金銮殿”由此揭开了冰山一角。 
南京明故宫(一)明故宫遗址    台基西侧还出土了3个体量巨大的柱础石,柱础石的外立面近似于方形,边长约1.8米,高1.35米,顶部还有圆形台面。其中一个柱础石下方,还保留有用一块块青砖砌筑的磉墩遗迹。柱础石是古代建筑中用来承受房柱压力的垫基石,同时还可以抬高柱脚与地坪隔离,起到防潮的作用;磉墩则是以砖石砌筑、用来加固柱础石的基础。考古专家介绍说,此次发现的3个柱础石体量巨大,而且方位都处于南北向的一条直线上,应该是在奉天殿台基之上的大殿主体基础。 
南京明故宫(一)明故宫遗址    奉天殿的后面是华盖殿,坐落于三台之上,面阔五间,进深五间,攒尖顶外观如一座亭子,四面出檐,渗金圆顶,殿顶上还缀有硕大的金球一颗。

南京明故宫(一)明故宫遗址    谨身殿,坐落于三台之上,华盖殿之后,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殿左为后左门,殿右为后右门。

南京明故宫(一)明故宫遗址    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这三殿的名字听着陌生,实际上,它们等同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三大殿合在一起往往被人们称为前朝,是皇帝举行重大仪式,接见外国使节和处理政务的地方。其中,奉天殿最宏伟,是皇宫的正殿,俗称金銮殿。 南京明故宫(一)明故宫遗址600多年的石柱础

南京明故宫(一)明故宫遗址    三大殿之后,是皇帝与后妃生活起居的地方,名叫“后廷”。处在中轴线位置上的是乾清、交泰、坤宁三宫,左有柔仪殿(东宫),右有春和殿(西宫),两殿相对。东北角为东六宫,西北角为西六宫。在春和殿西侧还有御花园。“前朝”与“后廷”相结合,组成“朝廷”。
南京明故宫(一)明故宫遗址    皇宫门内则建有皇帝的寝宫乾清宫、皇家大婚之地交泰殿以及皇后居住的坤宁宫;东西轴线则以东安门为起点,经东华、奉天、西华、西安门可出皇城至玄津桥。在午门左右建有太庙与社稷坛,在御街两侧分列宗人府、翰林院、五府、六部等中央行政、军事机关。这座雕梁画栋、壮丽宏伟的中世纪世界最大宫殿建筑群,不仅是大明朝的象征,更成为北京故宫的范本。
南京明故宫(一)明故宫遗址明故宫遗址北大门内侧

南京明故宫(一)明故宫遗址北大门内墙壁上,明故宫简介。

南京明故宫(一)明故宫遗址明朝概述

南京明故宫(一)明故宫遗址明故宫遗址北大门内侧的大型盆景

南京明故宫(一)明故宫遗址站在北大门往里看
南京明故宫(一)明故宫遗址    在宫殿形制上,朱元璋力图恢复汉族文化传统的政治主张,集中表现为遵循礼制。即建筑形式的内容极力寻找礼制的依据:例如采用三朝五门,即《礼记》郑玄注所称,周天子及诸侯皆有三朝:外朝一,内朝二;天子有五门:外曰皋门,二曰雉门,三曰库门,四曰应门,五曰路门。但实际上,自战国以后,都城宫室制度中,循此制者无几,直到唐长安始有其意。这就是唐西内有五门(承天门、太极门、朱明门、两仪门、甘露门)和三朝(外朝奉天门、中朝太极殿、内朝两仪殿)。元失此制,明南京宫殿则又用此制,其五门为:洪武门、承天门、端门、午门、奉天门,三殿为: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 深一丈二尺五寸。
南京明故宫(一)明故宫遗址    此外,朱元璋还刻意借“天道”来加强礼制在宫殿建筑上的作用。所谓“礼者天地之序也”。“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帮天秉阳,垂曰星,也秉阴,穷于山川。播五行于四时和而后月生也。……故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以阴阳为端,以四时为柄,以曰星为纪,以月为量”。讲究天人感应和礼制秩序的朱元璋,在南京宫殿中极力利用这些原则来强化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和礼制的权威。如在正殿之后建立乾清、坤宁二宫,象征帝后犹如天地;在乾清宫之左右立“日精门”、
“月华门”,象征日月陪衬于帝后之左右;在东安门外者曰青龙桥,在西华门外者曰白虎桥,取自星宿二十八宿,以象征天津之横贯。在建筑的称谓上也采用一些拟天的象征手法,如前朝正殿名为“奉天”,意为奉天命而统治天下,明人的解释是“明人主不敢以一人肆于民上,无往非奉天也”,以此强调新王朝的合法性与权威性。“华盖”本是星名,古称天皇大帝座上的九星叫“华盖”,象征明太祖统一天下是应帝星之瑞。“谨身”是说皇帝加强自身修养。
南京明故宫(一)明故宫遗址    公园后半部分以御花园浓郁的绿化氛围为背景,中轴线上以高大的古树银杏树池四周配以青石木条,即保护了古树也为游人休息提供了相应条件,东侧以亭为主景,配以青砖等不同形式的林间小道,西以一组仿古建筑为主景,古朴典雅的风格也是游人谈古论今的休闲场所。
南京明故宫(一)明故宫遗址   公园在保留原有绿化的基础上,为体现紫禁城的宏伟气势,环境整治中新增铺砖地10000平方米,增加的植物有银杏、香樟、国槐、五针松、红枫、榉树和桂花等名贵乔木700余多株,公园四周栽植法青18000株,形成绿蓠墙,从而形成色彩多样、层次丰富、疏密有致、季相变化明显的皇家园林景观,从而创造出一个充分尊重文化历史的纪念性遗址公园,使其成为外五龙桥、午朝门、内五龙桥、明故宫公园、御带河这一纵向城市轴线中的明故宫景观高潮。
南京明故宫(一)明故宫遗址南京明故宫北大门外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