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南朝刘宋时,就在钟山建造了两座规模宏大的上、下定林寺。据史书记载,下定林寺建于刘宋元嘉元年(公元442年),在蒋陵里,距(建康)城15里。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禅师竺法秀又在下定林寺后西山上,建了上定林寺。至北宋时,下定林寺逐渐荒圯,遂于旧址创建定林庵。王安石深爱钟山景色幽美,在庵内建了一座书斋。南宋乾道间,“僧善鉴因(下定林)寺久废,请其额移建于方山”,即今江宁方山定林寺。
南朝时,钟山上、下定林寺,均为京都享有盛誉的大刹,尤其是上定林寺
,规模宏伟,成为江左佛教活动中心。梁天监中,又在寺前独龙阜为宝志造塔(朱元璋造孝陵时将宝志塔移至现灵谷寺)。据《南朝佛寺志》载:竺法秀造寺后,卒于此寺。“后有僧佑、凡获信施、悉以营缮。傅弘并建经纶藏
,而寺乃大盛。自宋既梁,高僧如僧远、僧柔、法通、智称、道嵩、超辩、慧弥、法愿辈,无虑数十人,皆居于是。处士明僧绍,钦僧远夙德,来寺候问。而何胤、刘勰诸名流,或听内典,或撰经证,亦时相往还焉”
。“寺有应潮井,后为北高峰。峰上有梁昭明太子读书台,下有一人泉。王褒所咏定林寺桂花诗,盖即寺后桂岩也。寺壁又有梁解蒨画。六朝高僧墓多在山之左,郁葱哉!诚佳城已!”
就是这座名寺大刹,吸引了多少达官贵人、文学名流,来此著书立说,读书吟诗,游览观瞻。其中最著名的,当数刘勰、王安石、陆游等人。
现在的定林山庄,就是根据王安石当年在定林庵所建书斋的历史文化景观,为纪念王安石而建。相传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曾在此读书,辟书斋名昭文斋,牌匾由书法家米芾题写斋名。现在是“王安石纪念馆”。
2005年,定林山庄被辟为“刘勰与文心雕龙纪念馆”,2013年管理方再次对纪念馆陈列进行全面改造,提档升级。新展馆从“钟山与定林寺、定林寺与刘勰、刘勰与《文心雕龙》”三方面展示了古代钟山的那段历史。游客在此参观后,可以对钟山、定林寺、刘勰及其文学批评理论,有一个更为直观、更为深入的认识。
定林山庄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钟山风景名胜区明孝陵之东,经“紫霞胜境”
牌坊入口处沿林荫石墁路约300米左侧,就是古典园林式建筑群。建筑布局得体,风韵无限,都是古色古香,朴实无华,具有民族传统的结构和风格,全以砖瓦木构成,系根据北宋年间定林寺王安石读书处历史文化景观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