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秋叶
秋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0,781
  • 关注人气:12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一览阁

(2017-12-03 08:25:38)
标签:

虎字碑

一栏阁

重修瞻园记

延晖亭

袁枚的瞻园图

分类: 有关南京
  乾隆二十二年,弘历皇帝第二次巡幸江南,曾驻跸斯园,取苏东坡的一句名言“瞻望玉堂,如在天上”,为园子亲笔题名“瞻园”。瞻园坐北朝南,纵深127米,东西宽123米,全园面积251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9600平方米,园林绿化面积15500平方米。园内有乔灌木810株,竹类面积400平方米。是南京仅存的一组保存完好的明代古典园林建筑群,在历史上曾与上海豫园、无锡寄畅园及苏州拙政园、留园齐名,并称为“江南五大名园”。同时因其有“石坡、梅花坞、平台、抱石轩、老树斋、北楼、翼然亭、钓台、板桥、稊生亭、竹深处”等著名十八胜景,名噪一时,享有“金陵第一园”的美誉。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
这是一处正在维修的院落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
院落西边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西墙门楣上有“瞻园”二字,西南角落有“虎字碑”。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这就是乾隆亲笔题写的“瞻园”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
   虎字碑是瞻园的镇园之宝、素有“百年古碑,天下第一”美誉的巨形草书“虎” 字碑。该碑宽约两尺,高约一米半,碑上“虎”字一笔挥就、一气呵成,字是虎,形似虎,一虎端立,雄视生威,虎头、虎嘴、虎身、虎背、虎尾,清晰可辨,仿佛仰天长啸,又如猛虎下山。如若仔细端详,字里竟然暗藏“富甲天下”四个字,真不愧“天下第一虎”之美称。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院北边是“罗尔纲史学馆”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该馆正在维修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馆前地下的鹅卵石拼花非常讲究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
中间花盆里长着像万年青的植物已结果,四周有四只蝴蝶等。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院南墙,有一门。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从此门走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有廊连接
“一览阁”背面,匾额上是“瞻园艺舍”。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瞻园艺舍可能是一个单位或组织的名称吧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一览阁西北边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一览阁东边是“老树斋”,有回廊连接。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一览阁北面天井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
廊两边的花台内偶遇假山石和绿色植物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从东边的回廊往前走,就能看到“
一览阁”正面。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一览阁”,刚才就是从右边(东侧)出来的。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  瞻园十八景之一“园林一览”。一览阁为瞻园最高建筑,登临其间,俯瞰园中景致,湖光山色,一览无余,尽收眼底。袁枚亦登临一览:“绝妙瞻园景,平章颇费心。一楼春雨足,三寸落花深”。何宾笙叹日:“远笼钟阜近吞江,一览楼中景入窗,此是秣陵名胜地,许多王气洒能降。”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  一览阁是
一座二开间歇山顶二层楼的建筑,坐北朝南,面积78平方米,居园最高处,登临可远眺近览,全园尽收眼底。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  
 “一览阁”三字乃张爱萍将军所题。对联是文征名的句子: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  这是
瞻园中有一座由碑亭长廊环绕而成的水院。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它的中心建筑叫一览阁。其间江南园林“小桥、流水、人家”的特色尤为集中。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一览阁前面东侧是“延晖亭”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  
一览阁前是荷花池,湖石叠岸,呈长条形。清风徐来,荷花摇曳生态,清袁枚《瞻园小集诗序》中云:“青山横而帘卷,碧荷动而香生。”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一览阁东南碑廊转角处有一座面向西南的歇山卷棚顶小亭,延晖亭,亭一面临水。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因太阳最后一抹余辉在此延长而得名。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
延晖亭,其匾额为沙曼翁(爱新觉罗·曼翁先生,满族人。)老人题写。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  池之南为起伏迭宕的叠落廊,廊中部最高处与延晖亭和一览阁隔水相望。起自一览阁的东长廊,自北向南,到瞻园正堂止,全长175米,沿墙排列19块石碑,为瞻园之碑廊。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一览阁对岸的回廊,回廊那边是盆景园。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
池西有一碑亭,碑亭旁边有一石板曲桥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  
游廊是中国园林匠心独运的一大手笔,它代表了中国园林建筑的高超水平,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经典建筑之一。游廊可以说是园林的脉络,园中游廊曲折多变,跌宕起伏,错落有致,有趣的很。其特点是狭长而畅通,弯曲而空透,它是一种既起到引导作用又起到观赏作用的建筑。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
翼然亭背面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  廊在瞻园中屡见不鲜,瞻园中主要是曲折蜿蜒的游廊,他们坐落在景点之间,有的延溪水延伸。不仅巧妙地连接了空间,更使得景色变 化的更为流畅,使景物多样性得到了提升。而且许多廊的宽度与水面,建筑的宽度形成比例。使区域空间的层次感愈发明显,使石水之间增添了几分从 容,协调之美。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水苑东头是红枫院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一览阁西边,小门那边是瞻园西面。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用廊画分割空间,使两边的精致互相渗透。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
亭两面临水,长25米,宽25米,面积625平方米,呈四方形,顶重檐。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  
碑亭西面墙壁上镶嵌着清江宁布政使黄建莞《重修瞻园记》石碑,石碑左边为康熙、雍正年间宫廷画家袁江所绘《瞻园图》碑刻。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
黄建莞《重修瞻园记》石碑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黄建莞《重修瞻园记》石碑的拓本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
雍正年间宫廷画家袁江所绘《瞻园图》碑刻
南京瞻园(七)虎字碑 <wbr>一览阁
雍正年间宫廷画家袁江所绘《瞻园图》
   袁江(1662—1735)字文涛,号岫泉。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是中国绘画史上有影响画家,宫廷画家,专攻山水楼阁界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