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扬州湖南会馆

(2017-08-20 13:57:55)
标签:

湖南会馆

盐商

曾国藩

五凤楼门楼

23所

 历史上的扬州,盐商聚集,富甲天下,各地富商云集此地,建了不少商会,如岭南会馆、安徽会馆、旌德会馆、江西会馆、湖北会馆、湖南会馆、陕西会馆、浙绍会馆和四岸公所等。如今扬州古城内星罗棋布的一座座铅华洗净的百年老屋,见证着当年的商旅如织,帆樯如林,车马如龙。对于素以商业繁华著称的古城扬州来说,众多的会馆不但记录着它开放的历史,展示着它多元的文化,也是对后人进行人文关怀的教材。扬州湖南会馆   湖南会馆位于南河下68号 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清初属陈汉瞻所有,称为“小方壶”。乾隆年间转给黄阆峰,改名为“驻春园”。又为洪钤庵,乾隆时易名“小盘洲”。 道光二十四年(1844)被包松溪购得,改建为棣园。棣园石额系太傅、文达公阮元手书。《棣园十六景图册》为扬州著名画家王素所绘。同治年间,又为太平军叛将李昭所占。至光绪初年,由湖南众盐商出资购之,改称“湖南会馆”。扬州湖南会馆    湘籍盐商仿《红楼梦》大观园改建为湖南会馆。内设豫太祥、豫太隆盐号。会馆原占地十余亩,由东、中、西三路住宅并列组群,有房屋一百余间,现存砖雕大门楼是扬州保存最大、最完整、最古朴雄浑的会馆门楼。门楼对面为八字形大照壁,照壁后有  “湘园”及附属建筑。扬州湖南会馆    据传,当时湖南众盐商购之准备送给曾国藩,曾未敢接受,故改为“湖南会馆”。曾国藩来扬州时即住其所。湖南会馆是湘籍盐商在扬的聚集地。

 清时,湘籍盐商是扬州盐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借老乡曾国藩之力,努力扩大自己的影响。曾国藩曾经在太平军被镇压后,于扬州瓜洲和仪征十二圩设淮盐总栈,重新恢复盐运。而身为两江总督的曾国藩更是从老家带来不少亲宠,在他的部队中湘籍军士占了很大一部分,有些军士退伍后也留在了扬州。

会馆除了有集会、寄寓的功能之外,还为各省文化的交流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扬州史述》记载:随着外地商人居扬者日益增多,为互通声气、联络乡谊和进行商业竞争,各地纷纷在扬州建立会馆。这些会馆各有其商业特色和经营范围,而湖南会馆也为扬州人带来了精美绝伦的湘绣,和扬州传统的刺绣相互融汇结合。

此外,湖南又是淮盐的销地,一些湘籍盐商在扬州成立了盐帮,发展自己的势力,保护着湘籍盐商的利益。扬州湖南会馆     扬州的老房子、老门楼遗存很多,但至今保存最大的、最完整的、最有历史价值的砖雕门楼,就是湖南会馆门楼。门楼东西横向面阔达十八余米,竖立正门楼高近十一米。湖南会馆门楼呈四砖柱、五幅面、八字型、屏风状、牌楼式,称之五凤楼的造型。它的特点就是豪华大气,展现幅面达一百余平方米,而且整幅墙面全部用清水磨砖精工砌筑。扬州湖南会馆     门楼上缀以48幅精雕细琢树木花卉、人物等砖雕吉祥图案。偌大的门楼上,缀以如此之多的的砖雕,使门楼显得俊秀华丽。扬州湖南会馆     门楼上“湖南会馆”四个气势磅礴的大字是曾国藩所写。而匾墙樘内和整个门楼山墙多镶嵌六角锦磨砖饰面,又寓意“六六大顺”;扬州湖南会馆

正门楼其上匾墙,上端磨砖楞枋中嵌五幅深浮雕图案,正中间一幅雕飞翔蝙蝠嘴啄绶带,并由雕的授带缠绕绵亘,谐意吉祥; 其左右分别是荷花、牡丹、梅花、菊花、意为一年四季花常开;其两侧是镂雕柿子和如意合在一起,即为“事事如意”。扬州湖南会馆
 扬州湖南会馆     字的下方磨砖楞枋中嵌着四幅深浮雕,人物有官员、武将与小童,可惜有的人物头已不存,传说在文化大革命中被人为破坏。门楼的下额枋砖雕为3块一组的组雕也损坏严重,八个人物均无首。扬州湖南会馆     匾墙樘内四角浮雕角花,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雕四棵吉祥树,分别是佛手树、李子树、桃子树、石榴树,意为“多福、多寿、多子、多孙”。扬州湖南会馆六角锦磨砖饰面,经过了岁月的消磨。

扬州湖南会馆大门的枕石,好像比较新。
扬州湖南会馆

扬州湖南会馆门槛也已磨损

扬州湖南会馆大门背面也很好看

扬州湖南会馆
南会馆里面是一个精致的现代小花园, 现在这里是属于23(一个研究所)所的。
扬州湖南会馆
有古色古香的池塘、小桥和长廊
扬州湖南会馆
还有一个六角亭
扬州湖南会馆
到处都挂着红灯笼,满喜庆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