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扬州冬荣园

(2017-07-31 15:21:53)
标签:

冬荣园

陆静溪

沈从文

张允和

周有光

分类: 有关扬州

    冬荣园位于扬州东关街,原为盐商住宅,现为该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过整修,冬荣园门楼已屹立在东关街上,大门旁边,已悬挂起了有关冬荣园的名称解读牌。扬州冬荣园冬荣园没整修好时是这样的扬州冬荣园大门紧闭扬州冬荣园

扬州冬荣园冬荣园整修好后,大门是这样的。在原来挂牌的地方开了一扇窗。

扬州冬荣园    从侧门拐弯进去以后有一个较大的门厅,门厅的墙壁上,布设了不少展牌,介绍着冬荣园的历史和与园子、园主相关的故事。
扬州冬荣园

扬州冬荣园

扬州冬荣园     走进建筑群内,可以看到,迎面是一个梅花窗,透过去可以看到庭院内墙上的木雕,构成了美丽的风景。

扬州冬荣园    冬荣园位于东关街东首,门牌98号。原名“陆公馆”,园主人陆静溪是安徽人,冬荣园是东关街陆家的老宅,也是陆家的读书处。陆静溪曾供职于两淮盐运司,因此冬荣园也是东关街上的盐商老宅。冬荣园现存建筑面积1692平方米。著名作家沈从文的岳母陆英曾居于此,1962年被公布为扬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是园坐北朝南,面临大街,前后五进园内建筑,从东向西纵向排列,分为东中西三路。东路,面阔三间,从南向北分别为前厅、照厅、主厅、二厅和住宅;中路,从门堂向后,分别为照厅、大厅和前后进住宅,除后进住宅三间带两套间,余皆面阔三间;西路,也是面阔三间,为前住宅和后住宅。将这座深宅大院叫作“冬荣园”,是因其宅后有座花园名叫“冬荣园”。遗憾的是此园已毁,其花厅亦于1984年移建瘦西湖西园曲水。老年人也叫它陆公馆,这是由于它的主人姓陆,曾供职于两淮盐运司。
    陆公馆取名冬荣园,据查证,“冬荣”有两个出处:一是出自屈原《楚辞远游》:
“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二是出自曹植《朔风诗》:“秋兰可喻,桂树冬荣。”意在赞美桂树,严寒的冬季仍欣欣向荣。陆氏以之名园,当为表达其高远的志向。
    对冬荣园已毁的园景,朱江先生的《扬州园林品赏录·冬荣园》曾有精彩的描述: “是园垒土为山,植以怪石,参差错落,如石山戴土,以隆阜为峰,顶结茅亭,遍种松梅,而以‘梅作主人’。尚有老本残枝,遗痕犹在。这山林作法,与它园迥异,虽完全出自心裁,但恰是仿自古法。当山石盛行之世,此可谓别具一格,为扬州园林垒山手法及其风格,留下一个条例。”“园以山势隐伏处为低阜,自西南向东北逶迤,与后院馆舍相连,成‘小山余韵’之构。院北馆舍三间,接以两厢,迎其三面,绕以抄手游廊,成庭院四合之势。舍前叠石为花坛,东种青松,西植黄杨。松干虬张,黄杨夭矫,如伞如盖,皆百年老树,保存不易。”
扬州冬荣园    冬荣园的主人陆静溪的夫人陆老太太,系李鸿章侄女,为李鸿章四弟李蕴章之女。陆家在宝应和扬州黄家园、个园附近都有房产。冬荣园只是其中一处,系买自合肥张家。陆家与张家是远房亲戚,后来陆静溪的女儿陆英就做了张家的媳妇,嫁给了苏州教育家张武龄。 
     陆公馆位于东关街东首,紧临运河。想当年,扬州美人陆英,就是搽着戴春林的香粉,穿着彩衣街的盛装,打这里款款地走出家门,从东关古渡上船,浩浩荡荡嫁往合肥张家的。
    陆英所嫁的张家,也是合肥显赫的门第。张家先祖在明代从江西迁至安徽,到张荫谷时生有九子。长子张树声与几位弟弟协助清廷平太平军有功,受到李鸿章的赏识而进入仕途。张树声是张家十姐弟的曾祖,晚清名臣,曾任两广总督。他有三个儿子:张华奎、张华轸和张华斗。张华奎无子嗣,过继了堂弟的儿子,也即陆英的丈夫张武龄。张武龄是一位民国教育家,曾以毁家创办苏州乐益女校,提倡新式教育,而名噪一时。
    张允和女士的《张家旧事》一书,开卷便是《母亲惟一的照片》,写道:“我的母亲叫陆英(18851921),原籍也是合肥,因为外祖父做盐务官,才搬到扬州的。祖父在为我爸爸选佳偶时,知道扬州陆家的二小姐贤良能干,小小年纪在家就协助母亲料理家事,托媒人定下了这个媳妇。当时张家在安徽合肥是有名的官宦人家,又要娶名门之女,婚礼自然非常隆重。据说,外婆花了整整一年时间置办嫁妆,东西多得吓死人。陆府从扬州雇船装载嫁妆运到合肥,婚期前雇夫用抬盒装摆好,吹吹打打好不热闹,张家所在的龙门巷外到十里长亭摆满了嫁妆,送嫁妆的队伍从四牌楼一直延伸到龙门巷,足足排了十条街,全城轰动。光紫檀家具,就有好几套,不光新房里是全新的,因为张家是几进的大院子,陆家就连大堂、二堂也都陪了全套的家具。金银首饰更是不计其数,尤其是翠,因为母亲喜欢翠。嫁妆中一应俱全,扫帚、簸箕也都是成套的,每把扫帚上都挂了银链条。”

 

    据张允和说,合肥有个风俗,婚礼上一定要杀杀新娘子的威风,所以当陆英的花轿抬到张家门口时,大门紧闭,须用红包一一打点门房。每个红包有多少钱虽不清楚,但是数目肯定不小。进了大门,到二堂仍然有人挡驾,须得打点。最后到新房门口,伴娘、喜娘这一关最为难过,红包的分量也要格外重。媒婆替陆英跳盖头时,嘴里不停地说:“小小秤杆红溜溜,我替新人挑盖头。盖头落床,子孙满堂。盖头落地,买田置地……”
     这位从扬州东关街陆公馆走出去的新娘陆英,真是一个绝色美人。以至于在媒婆掀开她的盖头时,新娘子羞怯怯抬眼一看,所有的人都愣住了——“不得了!新娘子太漂亮了,一双凤眼,眼梢有一点往上挑,光芒四射,太美了!”这时只有一个姨娘心头暗想:她的美丽太露了,恐怕留不住,会不长寿的。
     陆英在张家威望极高。她待人接物,理财办事,都周到妥帖,得心应手,长辈、同辈、幼辈无不佩服。张家每天有近四十人吃饭,大小事情都由陆英安排,以至女儿觉得母亲比父亲还要能干。大女儿张元和后来回忆说,长辈们常常夸奖陆英,说她送给长辈的寿礼有桃(寿桃)、面(寿面)、烟(烟丝)、酒(酒坛)、茶(茶叶)、腿(火腿),另配什物数种,共计十样,派人抬去,从不失礼。二女儿张允和在姐妹中组织能力最强,她承认是从母亲那里学来的。
    张武龄和陆英一共生了九个孩子,前四个是女儿,后五个是儿子。女儿的小名叫大猫、二猫、三猫、四猫,大名是元和、允和、兆和、充和;儿子的小名叫大狗、二狗、三狗、四狗、五狗,大名是宗和、寅和、定和、宇和、寰和。陆英死后,继室韦氏又生了男孩宁和。这样,张家就有了十个子女。
扬州冬荣园    陆英喜欢读书。张家住在苏州时,有四间书房,其中有陆英一间。书房门口有块精致的匾,上面有“芝”、“兰”字样。书桌前是一排大玻璃窗,明亮宽敞。窗外是一个小院,有假山和芭蕉,院子对面是丈夫的书房。陆英曾让家里所有保姆都认字读书。有个姓朱的保姆,每天给陆英梳头,这时陆英就把二十个方字块排在桌上教她认,没多久竟把一盒字认完。有的保姆后来能够自己看小说,如《天雨花》、《再生缘》之类。陆英也喜欢看报,有时看到有趣的内容如“鸡兔同笼”算题,她会拿来考考保姆。扬州冬荣园     父亲张武龄,不愧是个开明的教育家,他对四姐妹的婚姻丝毫没有干涉,任凭她们自由选择。四姐妹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都挑选到了属于自己的如意郎君。张家四名姑爷分别是:昆曲名家顾传玠、语言学家周有光、作家沈从文、德籍汉学家傅汉思,个个学有所长,并且都对爱情专注如一。他们虽从未享受过丈母娘陆英的关爱,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一定对这位伟大的母亲怀着崇敬之情,感激她向人间撒下四朵金花,而他们有幸成为其中一朵的采撷者。四对夫妻,后来的生活经历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仿的,他们的家庭都可以用琴瑟和谐、相敬如宾、肝胆相照、相濡以沫等这样一些人间美好的词语来概括。他们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感悟到叶圣陶先生的一句俏皮话:苏州九如巷张家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张家的五个儿子,个个有出息:大儿子张宗和毕业于清华大学,从事历史教学;二儿子张寅和在上海光华大学毕业后留学日本,擅长写诗;三儿子张定和毕业于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是作曲家;四儿子张宇和留学日本学习农业,后任中山植物园研究员;五儿子张寰和毕业于西南联大,做中学校长。
扬州冬荣园       冬荣园内,房屋木构架中梁上有雕刻,门窗做工考究,砖雕门楼雕刻精美,厅堂之轩敞,隔扇之精美,令人叹绝。

扬州冬荣园   
冬荣园修缮中保存最好的为东轴仪门楼上的砖雕,砌筑仪门的砖块风化严重,有的只剩下了半截,老宅子的沧桑可见一斑。
扬州冬荣园
    门楼上方制作精美的砖雕却被完整保留了下来,图案有鹿、麒麟等,这些砖雕都已有上百年的历史,透过这些精美的砖雕,也让人看到了扬州盐商豪宅的精致和风采。扬州冬荣园

扬州冬荣园 扬州冬荣园  与门楼匹配的枕石

扬州冬荣园现在的冬荣园只剩下这么一点了

扬州冬荣园

扬州冬荣园

扬州冬荣园    在冬荣园的庭院中,摆放着一顶花轿,旁边有“陆英出嫁”的解说牌,演绎着当年的盛况。
扬州冬荣园

扬州冬荣园天井西边

扬州冬荣园
介绍茶文化
扬州冬荣园

扬州冬荣园天井东边

扬州冬荣园木雕很好看,不知是何物。

扬州冬荣园梅花窗的背面

扬州冬荣园    天井北边的建筑内,则展示着扬州的绿扬春茶及“冬荣园茶”等,配有古色古香的八仙桌。
扬州冬荣园

扬州冬荣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