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盐绮园(五)

(2017-05-06 19:18:35)
标签:

绮园

晨曦罨画

风荷揽榭

四剑试水

蝶来滴翠

分类: 浙江风景
    绮园在艺术处理与造景手法上也均有其特色。艺术处理上:一是,南区山小而密,水窄而曲,特别是南山磴道出奇的狭窄,务须侧身方可上;而北区则舒展开阔,用大面积水域营造疏朗透彻的旷野空间,运用疏可走马、密不插针的艺术手法。二是,滴翠亭后的假山,东望则万马奔腾,列嶂排空,气势雄浑;北望则层峦起伏,危峰比叠,巍峨壮观,合于“横看成林,侧看成峰”的山水画理。造景手法上:一是山水布局。假山前后皆有丘壑,不像苏州园林因面积小而略其背的作法;用大面积水,以聚为主,散为辅,形成水随山转,山因水活的布局,有别于其它江南私家园林。二是植物造景。在面积不足一万平方米的小天地中,着重植物造景,别具山林野趣,自成天然画图,创造了一种幽深、雅致、闲适的意境。
    绮园整个园林的建造,妙用了“水随山转,山因水活”的叠山理水园论。其特点是以树木山池为主,略点缀建筑,与今日以风景为主的造园手法相近;园自成一区,不附属于住宅区;用大面积水域,以聚为主,散为辅,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大假山前后皆有丘壑,与苏州园林因面积小而略其背面的做法不同。园从西侧入口,中建花厅,前架曲桥,隔池筑假山,水绕厅东流向北,布局与苏州拙政园相近,水穿洞至后部大池。
海盐绮园(五)

海盐绮园(五)    院内,处处可见石桌、石凳、高大几乎参天的树干,到处是赏心赏景的好地方。是一个世隔绝的城中“世外桃源”,聚散有度、张弛有道,其游径有山洞、岸道、飞梁、小船及低于地面的隧道等组成,构成了复杂的迷境,为江南园林所仅见。
海盐绮园(五)

海盐绮园(五)
这就是绮园最著名的景点“
晨曦罨(音yǎn)
海盐绮园(五)    石拱桥罨画桥架于东堤,形状如同彩虹,是江南水乡使用比较多的桥梁,但是在私家园林中很少用到,因为空间有限,不适合大体量的拱桥,而罨画桥却恰到好处的蚕卧在水面上。“罨画”意为捕取水中如画之景,水面如镜照出桥的倒影。
海盐绮园(五)    黄燮清曾在《西湖柳枝词》中提到“罨画深深燕子飞”,这园中的小景便被命名为“晨曦罨画”,晴朗之时水面、石桥和阳光相互搭配,成为了难得的绝美景色。
海盐绮园(五)    
石拱两边“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题字颇显古韵,更是出自著名诗人李白的《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园内东池西两池为“两水”,桥之拱圈与其倒影合为“明镜”,双桥指实体之桥与倒影之桥,如彩虹降落水中。
海盐绮园(五)    
  罨画桥桥侧面成半个六边形,桥栏上雕刻着8只活灵活现的“狮子”,远观以为是石狮子,经过介绍这是姜子牙的坐骑——四不像,因为姜子牙曾救下此物,自古便有镇宅保平安的好寓意。
海盐绮园(五)

海盐绮园(五)

海盐绮园(五)    以堤桥分隔水面的做法在江南文人私家园林中是足不多见的,显然是当年设计者汲取了杭州西湖和扬州瘦西湖理水的经验而灵活应用于小园之中。

海盐绮园(五)
罨画桥旁的建筑是风荷揽榭,桥那边的亭子是“滴翠亭”。
海盐绮园(五)
    绮园大水池三面环山,北西岸有一间水榭横卧波上,此榭是周围唯有的一座突入水中的建筑。在水榭中可以包揽池水风荷荡漾,古树垂荫,虹桥卧波,真一幅恬静秀丽的江南古园风情画。一串红灯笼点缀了整个画面。倚栏歇息 可望见罨(yǎn))画桥、滴翠亭、中部的山水和西部的池岸。
海盐绮园(五)
风荷揽榭亭即凌波水榭,一幢歇山式单檐起翘的临水建筑。
海盐绮园(五)    1927年,由冯家大房子孙出资,建造了“凌波水榭”,作为冯缵斋之子冯树铭疗养肺病的住所,即今园内大池西北岸的水榭,又“名风荷轩”

海盐绮园(五) 海盐绮园(五) 
榭内对联似乎是:半生枕览家前园,六代高文丰此绮。也不知对不对?海盐绮园(五)

海盐绮园(五)

海盐绮园(五)

海盐绮园(五)一步一景,过桥梁,走树廊,倚厅堂,驻河畔。让你总有意想不到的回眸之喜。
海盐绮园(五)罨画桥往前走,顺着弯弯的河堤,前面远处的小桥是四剑桥”,也叫“剑墩桥”。

海盐绮园(五)    绮园有很多小桥,这桥看上去非常普通,但看它的桥墩,是四根削的极扁的菱形青石柱子构成,就像四把锐利的宝剑直插水中,这便是四剑桥,十景之一的“四剑探水”。“纵有利剑难分水”这看似普通的石板桥,成了全国桥梁中的孤例。
海盐绮园(五)据说,四剑插入河中,可镇妖降怪。

海盐绮园(五)
    四剑桥是一座三跨石板桥,简洁舒朗,秀逸俊美,而且别出心裁地以四根菱形四柱充当桥墩,避免了一般桥墩的厚重呆板。这在国内其他园林中尚未见到此类桥型,四剑桥作为孤例,实为绮园增色不少。

海盐绮园(五)
山上有石桌石凳,山下是“滴翠亭”。
海盐绮园(五)这便是绮园十景之一的“蝶来滴翠”。小亭为一四坡顶的敞轩,北、东、南三面被山峦石壁回环,形成一处半开敞的谷地,谷中有小路沿山岭而上,直去北边主峰。 
海盐绮园(五)    1930年,冯家建“醉吟亭”即现在的“滴翠亭”。滴翠亭与东堤罨桥及其北堍的合抱樟树隔池相映,又与周围的山水翠木和谐配合,组成一片旖旎的风光。
海盐绮园(五)    1985年,为拍摄电视剧《红楼梦》中“宝钗扑蝶”、“滴翠亭小红私语”等场景便在此取景,邓云乡更其名曰“滴翠亭”。从此它就叫“滴翠亭”了。

海盐绮园(五)这是当年拍摄红楼梦的剧照

海盐绮园(五)    滴翠亭
前池水婉转,亭旁紫藤恣意生长,惊叹于坐在凉亭之中却似独立隐于世间的宁静惬意。亭后的北山也是园中著名的山石群,让北山南山遥相呼应,可见园林建筑的讲究。
海盐绮园(五)

海盐绮园(五)

海盐绮园(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