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桐乡福严寺(三)

(2016-08-25 09:06:43)
标签:

福严寺

般若禅寺

天王殿

威镇三洲

弥勒佛

分类: 浙江风景

 

桐乡福严寺(三)

        福严寺是六朝陈代光大元年(567)由高僧慧思和尚创建。当时名叫般若禅寺,又名般若寺。宋朝时,改名为福严寺,一直沿用至今

    福严,既是寺名,又是人名。福严寺开山之祖便是福严。

    福严原先只是个随师傅颠沛流离、无处栖身的小和尚。一日,福严萌生了造寺之念,便把此念与师傅说了。师傅说:“没钱,怎么造庙?”福严说:“给我三钱银两便可造寺。”师疑惑不解,便给了他三钱银两。

    福严用这三钱银两买来一包胡椒粉,择机潜入富人牛圈,将胡椒粉撒入牛眼,顿时牛泪流不止。福严便跑去向主人哭述:“牛,乃吾祖化身,先祖泪流满面,定是痛苦万分!”主人见状,便将这头牛赠与福严,并赞其为孝子贤孙。

    福严把牛牵入丛林,杀了之后把牛肉藏起来,等到夜深人静之时,悄悄地拿出来吃。乡人见此这和尚每天只是伐木不止,并不见他进食,疑是神仙。于是,便主动出工出力,帮他建寺。

    福严建寺,不得其法,造了拆,拆了造,如此三番五次。一天,一位木匠来跟福严说:“此庙吾可造。”可是三天过去了,匠人仍然无动于衷,大家认为这是个混饭之徒,将他赶走了。后来,乡人劈开匠人丢下的斧柄,里面藏有一道“建寺秘籍”。原来,那个“混饭之徒”是鲁班先师所化。

 

桐乡福严寺(三)
走进福严寺山门,进入寺院,有一大壁照。桐乡福严寺(三)

壁照后面是“天王殿”。


桐乡福严寺(三)
一个青石巨壁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写着“福严禅寺”四个红色遒劲大字,字迹系当代佛学大师,原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茗山长老所题,落款是“一九九七年冬”。


桐乡福严寺(三)
巨壁背面是一座气势极为磅礴的九龙壁,该壁浙江省两座最大的龙壁之一,全长18


桐乡福严寺(三) 桐乡福严寺(三)
噢。这大壁照是施主信众捐钱建造的。

 

桐乡福严寺(三)

天王殿两边各有一门洞,东面是“华藏玄门”,西面是“毗卢性海”。

    《华严经》里面有说:“四生九有,同登华藏玄门,八难三途,共入毗卢性海。”释迦牟尼,得道成佛,最最主要的是普度众生,同登华藏玄门,共入毗卢性海。

     华藏玄门,是一真法界的大总持门,毗卢性海,是如来藏心的妙庄严海。就是要祝愿人人成佛,个个得道,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桐乡福严寺(三)

华藏玄门

 

桐乡福严寺(三)

毗卢性海


桐乡福严寺(三)

“天王殿”
桐乡福严寺(三)

    天王殿宽三楹,高三余丈,是福严寺建筑群中位于最南面的一座殿宇。供奉弥勒、韦陀和四大金刚。弥勒形象宽厚仁慈,笑态可掬。清嘉庆六年(1801年)大殿毁于火,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净念上人住持福严寺时重建。现在看到的大殿建于1999年,按被毁前原貌重建,由十方信众捐助建成,投资148万元。

桐乡福严寺(三)
    天王殿前有一供大家烧香的玻璃房子。


桐乡福严寺(三)
有关“观音菩萨”和“文殊菩萨”的文字介绍

桐乡福严寺(三)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八,是福严禅寺的香讯,此日前后约十天,福严禅寺热闹非凡,香客、游客、商买、艺人,人山人海,摩肩砥足。寺里香煙缭绕,灯烛辉煌,素有“小普陀”之称。据说为了能烧到头香,有很多人半夜起来排队。

桐乡福严寺(三)

天王殿左边大树前的佛像,不知有何典故,看上去是旧东西。据说是有施主从别处搬来的。


桐乡福严寺(三)
天王殿右边大树前的佛像,不知有何典故,看上去是旧东西。据说是有施主从别处搬来的。
 

桐乡福严寺(三)

100多年的银杏树


桐乡福严寺(三)
大殿前的石狮及铁香炉
桐乡福严寺(三)
大殿前的石狮及铁香炉

桐乡福严寺(三)
门梁上“天王殿”三个字是刘江题。刘江,1926年生,四川万县人。现代著名书法家


桐乡福严寺(三) 桐乡福严寺(三)

门柱对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已了如来真实意,四大本空五蕴非有是非般若蜜多心。”

 

桐乡福严寺(三)
          殿的中央供奉着弥勒佛。弥勒佛袒便便大腹,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玻璃反光太强,看不清楚哈。

    弥勒,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作慈氏,也就是慈悲之意。依佛经所载,弥勒出生于婆罗门家庭,后为佛弟子,先佛入灭,以菩萨身为天人说法,住于兜率夭。中国一般寺庙供奉之笑口常开胖弥勒像为五代时之契此和尚,是明州奉化(今浙江奉化)人,出家于岳林寺。他圆寂前,端坐在岳林寺一块盘石上说谒道:“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知。”人们以为他是弥勒的化身,故塑像供奉之。     

 

桐乡福严寺(三)
    弥勒佛的背后,供护法神将韦驮菩萨。韦驮手持降魔许,威武无比古印度神话说他是南方增长天王的人神之一,居三十二将之首,起“威镇三洲”的作用,按佛教寺院规矩,韦驮面朝大雄堡殿的释迦摩尼,意为执法护法、驱除邪魔

    韦驮,又叫韦琨、韦驮天、韦驮菩萨,是南方增长天王手下的八将之一

     为什么韦驮与弥勒佛靠背而立?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弥勒与韦驮原来分别是两座庙的当家和尚。弥勒笑口常开,热情好客,他的庙里熙来攘往,香火很盛。可是他管理不善,小偷小摸也混迹其中,偷走了庙里的东西。韦驮恰好相反,一天到晚在庙里板着脸,十分威严,小偷倒是不敢来了,可是许多香客也被吓跑了,他的庙里泠泠清清。后来释迦佛巡视天下庙宇,看到这般情况,就将他们俩“优化组合”,让他们二人共管一座寺庙。弥勒在前面笑迎客人,韦驮则在后面监视离寺的坏人,取长补短,通力合作,把寺庙管理得井井有


桐乡福严寺(三)

桐乡福严寺(三)
弥勒菩萨和委托菩萨的基座,很豪华。


桐乡福严寺(三) 桐乡福严寺(三)
殿中两柱楹联: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乐升平,四方浩荡风调雨顺呈祥瑞。


桐乡福严寺(三) 桐乡福严寺(三)

殿中两柱楹联为丰子恺之女丰一吟所题写,上联是:“四百八十寺,过眼成墟,幸弥勒又开笑口,乃桐乡肿生宏福。”,下联是:“一千五百载,回头重兴,喜韦陀再执宝杵,是曹溪佛门威严。”

 

    在弥勒菩萨像两旁,大家可以看到四位高大、威武的大将,他们个个身穿盔甲,手持武器,怒目而视,给人一种威震四方的感觉,有点像是我国古代战场上的将军,这就是大家时有耳闻的四大金刚了。们可都是护持佛法的大将,威武不能屈,去恶扬善,保护着每一位行善的人们。所以佛教中也有称他们为“护世四天王”
桐乡福严寺(三)
    东方持国天王,身白色,手持琵琶,身穿甲胄,“持国”即指天王慈悲为怀,保护众生。守护东胜神洲

    南方增长天王,身青色,穿甲胄,手持宝剑,相传他因能使众生增长善根而得名。持南瞻部洲


桐乡福严寺(三)
    西方广目天王,身红色,手中缠绕一条龙,所谓“广目”,佛经上说他是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保护众生。守护西牛贺洲

    北方多闻天王,身绿色,右手拿着形似雨伞的宝幡,左手持银鼠。多闻是指他的福德之名闻于四方。他又能以宝伞、银鼠制服众魔,保护众生财产,又是财富之神。守护北俱卢洲

     四大天王,各自抬脚,分列左右。天王造像,为何曲膝抬脚?相传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曾为小僧。某日洒扫殿堂,大喝:“天王抬脚。”天王真的把脚抬了起来。朱元璋扫完地后,忘了让天王把脚放下,四大天王便未敢落脚,从此把脚一直抬着

 

桐乡福严寺(三)

    天王殿的后门上方悬有“威镇三洲”。古代神话认为须弥山是人类所住世界的中心,日月围绕此山回转出没,三界诸天也依此山而建立的四方有四洲,即东方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和北俱卢洲。相传北方是净土,因此韦陀只需镇住东南西三洲就可以了。

 桐乡福严寺(三)
“威镇三洲”为台湾书法家萧季慧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