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堂实录

(2011-05-25 05:47:29)
标签:

教育

执教:凌宗伟

班级:苏州工业园区第三中学初三(2

时间:2011.05.07

整理:曹丽芳

课前播放动画歌曲《装在套子里的人》

师:上课之前可以酝酿一下,歌曲中哪句歌词给你留下特别深切的印象。联系一下课文和课文表现的情景是否一样?一样,表现在哪?不一样,你又有什么启发,想法?有这么多人在看我们的笑话。希望大家有什么说什么,大家积极发言,话筒放下的的时候轻轻地。好了,上课时有没有什么程式?

生:有的。

师:好,上课,同学们好,请坐下!

如果今天上课我穿一件羽绒服,戴个口罩,拄个拐杖,大家会怎么想?神经病一个。事实上,这个人就是今天课文上所提到的。这是一篇高中课文,我们看看能不能读懂。课前同学们已经把课文匆忙看了一篇,这思考题我读一遍。第一,小说主要写了怎样的一个故事?第二,你觉得小说最精彩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第三,你觉得别里科夫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们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第四,你觉得别里科夫言行举止是怎样的?第五,读了本文给你带来了哪些启发?做人,做事,作文。

回答时可不按顺序任意,任意选一点也可以。刚才歌词中的哪名话给你印象最深,刚才没说话没关系,谁先发言,举示意或者用眼睛看我一下。

生:歌词里有一句“没有勇气面对面现实”给我印象很深。

师:为什么?

生:因为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

师:这样。你怎么知道的?说给大家听听!

生:外表。

师:外表,除了外表?小说还有没有别的表现形式?

生:内心世界,他害怕不应发生的事发生。

师:我请你用苏州话说说看,我女儿也不会说南通话的,苏州人不说苏州话可不是什么好事情,用苏州话说!

生:千万不要出哈事情。(苏州话)

师:为什么?

生:因为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我认为也很多。

师:没勇气,也很现实的人,课文中描写的人与歌词中的人吻不吻合?

生:吻合!

师:你怎么知道,说给大家听听?

生:因为他整天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身上没有一丝一毫的外露,从这点上可能看出。

师:他的外表可以看出。除了外表 ,小说有没有其它的地方描写类似的情况呢?

生:内心世界。

师:说说看!

生:内心世界害怕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思想因循守旧,而且可怜!

师:他内害怕新事情,说详细点!其他同学有没有帮忙的,有赞同他的观点的吗?

生:每次出去都要把自己裹的死死的!

师:课文中有无写内心世界的语句?

生:他和别人交流时总是一言不发。

师:是不是一言不发,同学们同不同意?好,坐下,是不是总是一言不发?

生:不是的。

师:不是的?你说说为什么。

生:他总是说,千万别出什么乱子!

师:我请你用苏州话来说“千万别出什么乱子!”没事的,就用苏话说,苏州人要以苏州话为骄傲,说说!

生:千万不要出哈事情。(苏州方言,哄堂大笑)

师:千万不要出哈事情。(苏州方言),我说得像不像?全班同学一起说(师生一起重复)类苏州话,不是书面语言。

生:不要出哈事体。

师:想听老师说一说南通话吗?

生:想!

师:万万不能弄出什么事情啦。(南南通方言,大笑)

师:这是不是别里科夫的典型语言?这种语言是不是“心理”语言?

生:是的。

师:是的,言为心声,人物描写分为直接和间接描写两类,语言描写是间接描写。我们身边“不要出哈事体”这种现象普通不普通?普遍。讨论一下,你不想说,话筒给别人,没关系!

生:比如说就是在人家日常生活中,晒了东西又怕天气不好,就说:“千万不要出哈事情!”

师:重述一次,还有其它同学说说生活是类似的例子!

生:开车时,在马路上,怕出什么事。

师:开车时,会担心有人穿马路,对吗?

师:我们会在学习上担心出现什么事情呢?

生:体育考试时,怕中间会绊倒!

师:心理有些反映,千万别被绊倒,对不对?

师:这样的来看,别里科夫老担心不要出什么事情,正常不正常?

生:正常

师:正常,在学《变色龙》时,我们对主人翁有没有印象?老师怎么说的?

生:见风使舵,趋炎附势。

师:对,见风使舵,趋炎附势。

师:假若今天你你跑过去撞到了校长,校长面色不好了,你心理怎样想?或者撞到的是班主任,你会怎样想?

生:说对不起,然后等他教育我不应该乱跑乱撞。

师:担心班主任会教育你一下,对吧?

师:这样的话,变色龙,我们老师讲他趋炎附势,但是你撞了校长或者是班主任你也担心被他们教育,那你是不是变色龙,你们认为这是还是不是?

生:是!

师:是?是变色龙。假若你撞了校长,担心不担心,要说真话。

生:担心。

师:人和人本因该是平等的,其实现实社会是又是不平等的。

师:假如你装上的是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你肯定会马上一句:走路不小心要死的。阅读中对小说的人物不要贴标签。参考资料的对人物的分析是加了他的主管意志的,别里科夫的“千万别”是我们好多人都有的,只不过别里科夫那边表现的更加明显,为什么?你们可以讨论一下。契科夫善于从日常工作是发现有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来塑造典型人物。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我们老师经常告诫我们阅读小说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本文的背景呢?书上没有,书上的注释提示是1826-1887年,和《变色龙》写作的时代接近,《变色龙》的时代背景老师有无和大家讲过?(讲过。)变色龙所处的时代如果他要把将军家的狗杀掉或扔掉,会有什么后果?他有可能自己也会被杀,对不对?人嘛,首先要生存,要活得好,这是很正常的心理在。为什么要讲他趋炎附势?趋炎附势当然不好,但那个社会他不这样,他活得下去吗?同样在那个时代,如果出了什么事,像别里科夫这样的人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同学们,说说看!举个例子?

我们来看骑车风波的内容。思考一下,别里科夫看见姐妹俩骑,在那自行车车还没普及的时候,你有了自行车,人们怎么看?现在开汽车的多了了,哪个私人还开着架飞机,我们怎么看?或者今天我来上课,穿一件花衬衫,戴一顶小帽子,你们会怎样看我?(有面子)啊?我有面子呀?穿成这样,你们觉得我是有面子吗?是觉得和你们格格不入吧!或者我跳霹雳舞,或钢管舞,你们和老师会怎样看我?告诉你,我还是一个校长,如我在这里跳,你们觉得怎样?我的同事和教育局长知道了,你们会想我有什么结果?

生:那你就下岗了。

师:对呀,不下岗才怪!当他看到他未婚妻姊妹骑自行车的情形,别里科夫有什么反应,做了什么事?

生:他心里很乱,回家后,心神不宁。第二天找同事了。

师:我想问你的是,别里科夫的“忠告”是真诚还是伪善的?

生:伪善的。

师:为什么?

生:担心校长知道后,日子不好过。

师:同学们说说这是不是伪善的?有字典吗?查一下,看看“忠告”是什么意思?查到了,说一下。

生:恳切的劝告。

师:大声点!(恳切的劝告。)讨论一下,他的劝告真诚的还是虚伪的?(真诚的。)你说说看,为什么是真诚的?如果不不听劝告继续骑自行车的话,后果怎么样?讨论一下,他去的动机是真诚还是虚假的?我们的阅读应前后联系起来,要瞻前顾后,前前后后,联系起来看,答案往往就在文本中,抓住句子,词语重点谈,我们就可以看到问题的答案。

生:真心劝告。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说的话,都是关于对科瓦连科的。

师:一个是他的未婚妻,一个是他未婚妻的弟弟呀。

生:他担心他们这样会没有好下场,所以是真心的。

师:是真心的!同学们,有没有意见?我们不要给他贴票签,我跳钢管舞,迪斯科你们觉得好玩,下课后,领导找我说,凌校长你不能这样做,真话假话?他们跟我有关系,才说真话!你们和我没有关系,觉得我老头好玩,对不对?所以他是真心的,因为这与他的未婚妻的命运有关系。再看一下教材,读的时候要抓住一个词语:第8小节最后有这么一个句子“于是他昏了头,决定结婚了。”问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讲真话,你们喜欢异性朋友吗?喜欢不喜欢?喜欢!

生:(窃笑。)

师:喜欢很正常,不喜欢不正常!“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谈恋爱是一件很美妙的事。对不对?学校允许跟异性谈恋爱吗?

生:不允许!

师:对啊!不允许,可是我们心里还是喜欢呀!但文中居然说决定结婚是“昏了头”,结婚是件好事,为什么昏了头?思考一下!讨论。

生:我觉得他认为结婚是件可怕的事,他成天装在套子里,不和别人接触。见到一个人和他亲热有点怕。

师:是一个女的和他亲热吗?

生:不是的,是在别人的怂恿之下。

师:是呀,现在有一个人要参与到自己的生活中来,有风险。他也是喜欢异性的,也想结婚呀。所以才有了自行车的事后,他的忠心劝告。结果怎样?结果被臭骂了一通,然后从楼梯上摔了下来,未婚妻看见了他摔下来的样子后居然哈哈大笑,后来,他竟然悄悄死掉了!死掉之后,我们教材上没有写,死时的情况,我给大家读一下“当时他躺在棺材里,面容温和,甚至有上种喜色,仿佛很高兴地他终于装在套子里,从此再也不用出来了。是的他终于实现了他的理想,连老天爷也表示对他敬意,下葬那天,天色阴沉沉的,送葬的人有好多人穿着套鞋,打着雨伞。“

师:别里科夫活着的时候,我们有没有看到别里科夫那温和的笑容?有没有?

生:没有。

师:为什么在他生前没有温和的笑容,死了反而有了?

生:因为他再也不用担心出什么乱子了!

师:死了,死了,一死百了。因为他生前生活在心惊胆战中,我们不知为什么编者要删除它!建议大家阅读节选文章时,将原著找出来读一下,对照比较一下,因为教参上讲别里科夫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同学们想想这种制度作为一个中学的普通教员他能维护得了吗,能不能?制度维护者是谁?制度是维护者是统治者,小人物是维护不了的!对不对?在这么一个严酷的社会制度背景下,他整天生活在心惊胆战中,只有死了,他才能得到安慰,说他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你赞成不赞成?不敢说?其实无所谓,看教材前面一句话“只有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章,其中规定着禁止什么,他才觉得一清二楚。”和下一句“但是呀,他觉得,隐隐约约,这固然很好,可是千万别出什么乱子。”为什么时候既然他很拥护政府,又担心政府的批文会出什么乱子。但是他觉着在官方的批准或者默许里面老是包藏着使人怀疑的成分,包藏着隐隐约约、还没充分说出来的成分。每逢经过当局批准,城里开了一个戏剧俱乐部,或者阅览室,或者茶馆,他总要摇摇头,低声说:‘当然,行是行的,这固然很好,可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考虑一下。

生:他很孤僻,但又很自我。

师:他很孤僻,但又很自我。说完了吗?要是政府也靠不住呢?

生:他虽然相信政府,但是他还是觉得政府有些靠不住。

师:他虽然相信政府,但是他还是觉得政府有些靠不住。沙皇统治摇摇欲坠时,影响了俄国统治,别里科夫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了,他的担心有着许多说不出来的成分来。沙皇政府一会这样,一会那样,很常见的,所以他很担心。再看后面,有一句“别里科夫死了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可谁也不敢快乐表情,却露出忧郁的神情。”既然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为什么不敢露出开心的表情呢?大家说说看。

生:因为别里科夫总是把自己装在条条框框里,他那种行为也不是不正确的,他只是没别人那么明显,所以。

师:在那个社会,那种担心对别里科夫来说不是不正常,其实别人也有担心,只不过没他这样明显。尽管现在他死了,但那个社会现状仍让人担心。对的,原文也有一段议论,被删掉了,同学们猜猜,会是怎样的?讨论一下,是怎样的议论?按行文思路猜一下,想不想知道?生:想知道。

师:我知道你们想知道。原文是:“啊,自由呀自由!哪怕有它的半点迹象,哪怕有它的一丝希望,它也会给我们的心灵插上翅膀。难道不是这样吗?”这样的制度下,除了别里科夫,人们的担心和恐惧依然存在。

好,学了这课章后,有疑问向老师提出吗?

生:为什么别里科夫在被别人嘲笑以后,回到时家才死掉了?

师:有没有同学能帮他回答一下?

生:他是过了一月份后死的。他是抑郁而死的。

师:他越想越气,想不开,自己的一番好意居然换来了臭骂和嘲笑。除了这个,他还为自己“昏了头”居然决定同科瓦连科的结婚担心,怕科瓦连科骑车什么的被学校知道后后果不堪设想。其他同学还有要说的吗?

生:做事应该积极,乐观。

师:肯定一下,还有吗?

生:写作文时应该重视人物描写。

师:作文要尽可能作一些人物描写。

生:我们在生活中要有勇气来面对现实,自由快乐地活着,不能像他一样懦弱,非常可怜地活在世上。

师:人活在这个世是不应该自己把自己装在套子里,换个角度来想想,不要像他那样可怜地活在世上,要笑对生活。同学们对文章还是有自己理解的!这堂课的讨论,就是希望同学们在课外阅读时,尽可能从文章中去寻找答案,而不是带着参考书的观点去阅读。谢谢大家!好,下课!

生: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