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学校领导班子“工作反思”专题会议上的发言

(2010-11-10 06:35:09)
标签:

教育

我们如何应对校园安全面临的新挑战

     ——在学校领导班子“工作反思”专题会议上的发言

 

警惕管理“泛人文化”

目前这一阶段,学校里好像有一点“异动”,怎么讲呢,既不能说是“暗流”,也不能说“旧文化势力”抬头,但可以认为是“不稳定性因素”。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学生中的事故不断,包括人身伤害的,比如学生骨折,还有一些危害学校安全的事故。另一方面,是一些老问题——以前在我的管理理念中没有引起重视的——过去我说“小团体可以影响大团队”,是看重正面的影响,并有意识的建立一些小团体,却忽视了已有的小团体的负面作用。讲句不客气的话,这种小团体主要在初中部。由于长期受体制的影响,初中部有一种游离于学校整体的现象。举几个例子,譬如政教部门去管初中的有些老师,像清洁区的打扫或是宿舍的管理,如果这个管理者是高中部的,就行不通;教学管理,也同样如此。管理者非要是我们班子里的初中老师,或分管初中的领导——你还得必须是初中老师,才行;而 高中老师去管,甚至于有些校长都管不了,给人以泼水不进的感觉。

这是一个很不好的文化现象。我今天在这里是第一次讲,以前为什么不提?其实也有一定的顾忌。像这种现象,我在其他学校工作时也遇到过,并且是坚决反对的。后来我调到这里,局里专门派来了管初中的季校长,所以就不太好提这样的事情。这样的体制,是不利于学校管理的,尽管季校长不是这样的角色,这也是今年分工调整时让季校长分管全校德育工作的缘故。由于我们教师当中有人长期以来形成了这样的习惯,就导致了最近的一系列事件。可能有同志认为我是“小题大做”,但今天我跟大家讲:这绝对不是小题大做!我们其实纯属侥幸。    

所以,反思这个阶段的工作,我觉得作为一个校长来讲,尽管有人还认为我要求高、严格、脾气暴躁,但是我反思一下,觉得还是太人文。有的时候考虑到息事宁人,有的考虑到“教育,有时候是一种提醒”,有的时候需要妥协,所以对以往有些事情的处理没有采取组织措施、经济措施。反而给大家一种心理暗示:凌校长也就是嘴上说说的,刀虽然举得高高的,甚至不是轻轻的放下,而根本是不会放下下的,因此大家都不忌讳这样的事情。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我们还忽视了那些小群体中的聚集在一起的“闲言碎语”和“东家长西家短”,尤其是忽视了部分人对学校出台的管理措施、管理方法的负面议论,并在教师中产生的负面影响,最终导致在部分教师中产生了抵触了情绪。尽管我在有关会议上也讲过这类事情,但还有部分同志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们总以为学校的举措有某些“别有用心”。比如说,对于许多专家来校交流,他们总是想:凌校长请别人来,今后人家也要请他的。他们认为我请人来就是为了自己出去讲——但是请同志们好好想想:我来这里也两年多了吧,我出去讲了几次?工作期间,仅这学期出去了两次:一次是省教育学会下达的任务;一次是河南油田搞的成果会,因为我们是协作关系,是请我们去作交流的。可以和大家交交心:河南我是没去过啊,6号早上8点离开家,到晚上6点才到,然后又接到通知说要我上课,我临时还要备课,弄到1点才有的休息;7号早上8点开始上课、做讲座,吃过午饭,下午再上课、交流,直到5点,最后才在今天凌晨1点钟赶到家——我要钱不要命啊,要名不要命啊?

当然,你怎么讲、怎么议论,对我来讲根本不在乎,但是这种议论发酵开来,它的负面影响、对工作积极性的打击,是不可估量的。再比如说,我们不断地搞一些活动,动机是什么?闲则生非!还有就是:你这个学校没有点动静,也就没有影响力。但是大家很少考虑到我们的教师几年,甚至几十年以来,就习惯了那种“混日子”的文化背景。有人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最好就是“不做事还能拿钱”。大家却没有考虑到现在的财政体制对学校经济的管束——相比过去历史——来了一个180°的大转弯。现在的局面是又要人做事,又没有理想的报酬,谁拼命干啊?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

 

正气一定要抬头

另外一点,就是大家被学校表面的繁荣而蒙蔽的眼睛。比如说,区里要开区域现代化推进会,我们这里要作现场。我总以为校园里一下子增添了这么多的设施,到处都粉刷一新,会给广大老师以一种精神的激励。再加上我们后勤部们,最近的工作虽然头绪那么多,却做得有条不紊。我还看到,像曹铁军老师,虽然在政教线上,又不属教学线,又不属后勤线,但所有设施的进出、调整都不要校长吩咐,一个人忙得不可开交也不吭声,我想中层干部如此之努力,就比较满意。可是并没有注意到还有这样的现象:玩的人玩得昏天暗地;忙的人忙的两眼冒火。而且即使这样,玩的人还不满意,用另一种思维去讽刺、挖苦、抵触、打击。我总认为,邪不压正,正气总会在二甲中学占上风的,所以在管理上就出现了一些疏漏。当事情发生后我们考虑的总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事情做好,而很少做疏通、解释,因为心底里认为有些事情是“疏通”解决不了问题的,有些事情是不好讲的。

我们是领导班子成员,我还是希望大家要站在学校发展的角度,站在一个管理者的角度。认识到你既然是管理者,你就应该把管理做好;而且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管理,不仅仅是上好课。如果你只盯着上课,我还是真诚地建议你回到教师的位置上去。你如果想占着这个位置,你的主要精力最好还是放在管理上,把自己的该做的事情做好。

所以今天这个会议,我想大家不要谈自己做了多少事情,而应该谈什么?你该做什么,哪些地方有什么教训,下面应该怎么去做。所以,最近我想到一个问题,就是一方面要专门开一次初中教师的会议,帮助他们进一步认识“我们是二甲中学的一员”,而不是“二甲初中”。我们对他们中的小圈子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高中部为什么没有小圈子?因为高中部的老师极少抱成团去议论、猜测。他们是典型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高兴做就做,不高兴就拉倒。尤其是高中部的班主任,他们与初中部优秀的班主任的区别在哪里?“看”功不够。这虽是高中教师的特点,但他们很少有类似于煽风点火的事情发生。初中部的个别教师尽管动机并不是煽风点火,但从结果上看,却是相同的。另一方面,在座的各位对政策、法规的认识不够,比如在校内QQ群上,有些明显违背教育常识和伦理的话,有些不符时宜、不明真相的话,说出来只会引来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的。但是我还担心,今天我这样一说,明天大家都三缄其口,都开始“潜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所以,该说的还是要说的,我今天还有一个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将自己的发言整理成电子文稿,挂博客,上QQ群。为什么?给教师一个引领,一个示范,也给校外的同仁们看看我们这一帮人究竟在干什么,究竟想的是什么,要让大家产生“文化认同”。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会做得好。

摆正位置,坚持引领

接下来的事情非常多,有南通市的创造教育年会,有南通市的中学语文教学年会,然后是区域现代化的验收,包括区域现代化推进会的现场,以及语言文字规范化验收,还有“政风行风”建设的年终评估……这么多事情大家都忙,忙了之后就会有许许多多的事情照顾不周,然后再出现这样那样的纰漏,我再组织“救火队”去救火……那我们学校的走向不就令人担忧了吗?学校“不太平”,教学质量上不去,我们还有地位吗?所以,大家要有清醒的认识,如果不引起高度重视的话,可能今后会发生许多事情。

望大家形成一个共识:就是学校里所有的事情,我都得管,都能管。只有这样,学校才不会或少出现一些紧急的状况和处理不当、不及时的可能。今天我们开个专题会议,就是回过头看,反思工作的得失,但不是算账,我也不喜欢同人算账。

另外,我还有几个建议:

一是希望我们年级主任形成每周利用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开一次班主任例会的习惯。干什么?对本年级的班务工作做一个了解,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实际上就是预防和调控。

二是希望在座的各位对一些个性偏激,甚至是头脑简单、“一根筋”的老师在私下里能有一定的沟通。比如有些同志一直喜欢强调困难而不正视自己的工作,他总是认为你领导看不见他的劳动,他想做“官”做不成,想要荣誉要不到,他认为领导在歧视自己。这时候,你就应该告诉他:你跟别人比一比,是不是歧视你了?还有,这个“官”就这么好做的吗?

我们对一些有思想、教学工作有业绩的、想上进的教师应当做好引领和帮助——什么叫“好教师”?“好教师”就应该能上课、能写文章、能在公开场合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的。当然,前提还必须有良好的师德形象。所以,一定要加强引领。比如,我们的博客是二甲中学的一个品牌,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要带好头。那些年轻的同志,能写的,想写的,有思想,想进步的,我们要引领啊!还有QQ群,我们回过头来看看那些精彩的对话,其实好多东西是可以加工加工,形成教育教学论文和管理心得的。都是宝贵的素材啊!但大家都没有很好的利用起来。

最后一点,就是最近要求教师写学习师德规范和《教师法》中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要有一个正面的舆论导向,有必要的话,工会可以搞一些评比。通过这件事情,我们把大家的注意力转移到提升自己的形象上来,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关系到学校的生死存亡。

好,我就说这么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