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阅读(许飞):这场游学远比上一次补习班要有价值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先生在吴承恩故居为我们进行了此程的第一场讲学。在先生讲“无分别的爱”时,我很好奇,随后便又陷入沉思:究竟什么才是“无分别的爱”?先生举例给我们说明了“无分别的爱”就是对待每一个孩子,我们都不贴标签,不分层次,都能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他们。我不禁在心里想:这除了圣贤与佛菩萨,谁还能做到啊?不要说别人的孩子,就是有两个孩子的家庭,也不一定能够做到一视同仁呢。但在这两天的游学中,我发现我们的先生就能做到,游学过程中不管我在何时何地看到先生的身影,先生对待走近他的小弟子,都是拉拉的手,摸一摸头。而对小弟子、大弟子以及家长们的合影要求都是不偏不倚,有求必应,全程都是面带微笑,满心欢喜。
这场游学不仅是增能长智的修行路,更是知行合一的践行路。书院的师生们,家长们走到哪里就把爱带到哪里,他们会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会在拥堵的景区中主动让陌生的游客先行;会在用餐的时候互相包容彼此的用餐习惯。然而更让我感动的是在先生第一场讲学的时候。那时正在下着朦朦细雨,我觉得问题不大,便把雨伞分别给了两个孩子,自己则站在雨里聆听先生讲座。没多大会儿,雨越下越紧,而我又找不到钻进人群中的孩子,只好继续淋雨听先生讲学。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突然感觉不到雨水滴在脸上了,抬头一看,头上是几把伞拼在一起,为我以及其他没有雨伞的同修遮住了风雨。我转过身看了看,我们并不相识,在我看向他们的时候,我们没有语言的交流,只是会心一笑。这一笑便能领悟到彼此的心意。像我们这样陌生的一家人还有很多,那一刻,我被他们的举动深深感动着。这就是我们书院的人,他们在这场修行中实现了初心与力行的双向践行,这也让我深刻的体会到成为一名书院人是多么的幸福。
晚上回到酒店后,大爱的远岫老师组织了一场线下共修。在这场共修中,我结识了老实、听话、实干、抱一、精进的踪冠兰老师。她的分享让我触动很深,她说她能担当三组组长,要感谢她的儿子,在她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她的儿子给了她答案。她的儿子真的不简单,他说“你现在已经掉进陷阱里了,别人给你递了一根绳,你还不赶紧抓住,那你就一直呆在里面受苦吧。”
听冠兰老师讲与孩子的故事,不禁让我想起我的女儿,我曾经几次想过放弃,是孩子的坚持,我才能在书院走到今天。先生曾经说过,孩子是最纯净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连通大道,所以有时候并不是我们在引领孩子,而是孩子一直在拽着我们往前走,也并不是自己有多么厉害才能来到书院,而是托了孩子的福才有机会走进书院。
在回程的大巴上,最后的分享环节,文娇老师推选我为小组分享人,我的第一念果断拒绝了她。当她再次提起时,我想到了前一天晚上踪冠兰老师儿子的话,我就改变了主意。那时的我就是被困在不愿成长的陷阱里,文娇老师都把绳子递给我了,我还不赶紧抓住绳子爬上来,那不苦自己苦谁呀。越分享,越成长;越担当,越突破。现在我连成长都不愿意的话,又怎么去担当,去突破呢?想到这些,我的心一下子就放松了下来,欣然接受了分享任务。
其实在书院的这几年,我们并不经常参加书院的游学活动,这次是第二次参加。第一次参加游学活动是孩子在三年级的时候,那时孩子课外辅导班都在平时,与游学时间并不冲突。之后的两年时间里,孩子的课外班都调整到周末了,每次游学都是在课程与游学之间徘徊不定,思来想去最后还是为孩子选择去补课。因为孩子的课是不退费的,错过的课程老师也不会给补回来,所以不愿意请假。
但是这一次,我毅然的选择报名参加游学,不退费就不退吧,反正我这次一定要带着孩子们一起跟随先生增能长慧。从这两天孩子的生命状态来看,我的选择没有错,这两天,我们不曾想漏掉的课程怎么办,不曾想没写完的作业怎么办,只做好当下的自己,享受当下的喜悦。我和孩子收获的不仅只是能量,更是收获了一颗欢喜心。实践证明,对于孩子而言,参加书院的游学远比上一次补习班要有价值,有意义。
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题图说明:本文作者(右二)与汉风先生及书院同修老师在吴承恩故居前留影。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13组成员、2025级国学班弟子、志愿者协会会员、国学启蒙班配班老师、立志班及养志班小弟子家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