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张晔老师文章:唯有改变自己才能转化境遇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在整理童蒙养正2-1班家长们写的《家和万事兴》讲座感悟时,既感动于先生的大爱,以及呈现给家长们实用、精辟的人生必修课,又对家长们不同程度的收获与感悟心生欢喜,再反省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日常言行,体会更深了。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是家庭和谐的枢纽,先生说夫妻相处的原则是“各归其位,各负其责,相互支撑,彼此成就”。“夫妻和谐,从理解对方开始。男人需要成就感,女人需要安全感”……这些充满智慧的相处之道让我明白了爱不仅仅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需要学习和修炼的能力。
反省自己,我很少在语言上主动给爱人肯定和赞美,虽不至于争吵,但少了许多温情互动,以后要好好修柔弱,及时给予他肯定和理解、表扬。先生说“一个人不愿为自己改变是因为痛的不够;不愿为别人改变是因为爱的不够;改变却没结果是因为坚持的不够。”不能等痛了、不爱了再去改。应该早一点用心改变,让自己的家庭更和谐。
亲子关系是传承,父母要做好榜样。《道德经》第52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以母喻道,以子喻相,母子的关联何其深广。父母活出幸福的样子给孩子看,是对孩子最好的爱;营造安宁美好的环境来熏陶孩子,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父母如果无总是讲大道理,总是训斥孩子,往往事与愿违,达不到教育的效果。
做父母的应充分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一家人自然良好的交流很重要,耐心倾听孩子的意见与想法,给予孩子正向的反馈、积极的肯定,也很重要。如果想让孩子不打游戏,不刷视频,父母就要多读书,少看手机,因为身教重于言教。对孩子要理解包容,允许孩子犯错误,犯错也是成长。“父爱则母静,母静则子安,子安则家和,家和万事兴。”说出了家庭合睦的关键。
身心关系是修正自己,要让自己身心和谐。先生说“改变并成长自己,是唯一和解的途径。各相责,天昏地暗;各自责,天清地宁。”不拿手电筒去照对方,而是用镜子照自己。找对方的好处,认自己的不是,不抱怨不指责。谁更有智慧谁就先拔刺,而核心都是自我反省、自我改变。我们今天家庭生活的果实,都源于过去种下的念头和行为的种子。若要收获幸福的家庭,就必须种下感恩、理解与包容的种子。这让我意识到,抱怨永远解决不了问题,唯有感恩和改变自己,才能转化境遇。
念和愿非常重要,先生说念头是家庭关系的转化器。转念头就是种种子,多种多得,少种少得,不种不得。家庭的现状都是曾经种下的种子在因缘和合的情况下结出的果实,所以要接受,不要抗拒;要感恩,不要抱怨,越感恩越幸福,越抱怨越痛苦。感恩是最大的正能量,抱怨是最大的负能量。遇事自我反省,遇事永远感恩,永远不抱怨、只感恩。在内心里发愿,为了得到“家和”这个善果,我一定多感恩,多自省,做好自己,把好情绪留给家人。
先生说,家人之间最大的障碍是闹情绪,首先要搞清情绪从哪里来。事情本来无意义,所有意义都是人加上去的,事情从不给人压力,也不是产生情绪的根源,压力都是来自一个人对事情的看法和反应,来自于一个人的心态。心态好的人总能把事故变成故事,每个人对这个世界和对一件事情做出的反应,来源于自己对这个世界和这件事情的认识,错误的认识会做出错误的反应。错误的反应对他人造成坏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个世界,正确认识每一件发生的事情,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在家最好的状态就是做好自己,不让父母为自己操心、担心,让爱人暖心,让孩子安心。当遇到难题时一家人互帮互助,互相关爱,共同面对困难,解决困难。以前我认为只要孩子和爱人改好了,我自己和家就和谐了;现在我自己先改,控制与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接受孩子的一切,温柔和顺地表达爱与想法,我好了孩子和家就好了。所以,先生反复强调“我是一切的根源,爱是一切的答案。”
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11组成员、2024级国学班弟子、国学启蒙班教师
张晔。邮箱收稿日期:2025年10月18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