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是能量月。书院《道德经》第八轮81天线上共修活动如约启幕;暑气渐消,我们书院国学班也迎来了新一学期;家中的孩儿也迈过暑假,带着对新校区、新老师的期待升入了新年级;更暖心的是,先生专程赴南通来看望我们,两日四场赋能分享,字字句句皆为养分,让我们心生欢喜,满载而归。唯有时光里藏着小波澜——我因特殊缘由,只能暂别“六实”功课。
先生相赠寥寥数语,却如明灯照心:“暂停六实,和谐共生。家和万事兴,把孩子培养好,父母孝敬好,夫君侍奉好。无怨无悔,练‘接纳、感恩、祝福’的品质。其实这也是真正的‘六实’。”这简单的嘱托,竟让我瞬间泪目。先生的智慧与慈悲,如春风化雨,将无穷力量注入心间,更成了我往后岁月里每一寸修行时光的能量加持。
正如此次先生在百忙之中抽空去看望艳秋老师时说的话,先生表示艳秋老师的这次腿伤,并不是坏事,而是老天给的善意的提醒,先生嘱咐艳秋老师不要埋怨,要正视,要感恩。要通过这次腿伤,重新审视夫妻关系、亲情关系,感受爱人、至亲以及书院老师的关爱,未来用自己的努力去回馈大家的爱。
道道相通,先生对艳秋老师的嘱托,亦是对我的提点。修行路上,母亲与爱人曾带来的些许阻碍,何尝不是老天在提醒我:放下埋怨,正视关系,重新审视与至亲的链接。
暂停“六实”的这十天时间,我有了更多“留白”的时间,有了更多自省内观的机会。曾经对母亲的种种埋怨,都是自己孝道有亏,我并非孝女;多年来对爱人一次次的戳心之语,也是自己夫妻道有亏,我并非贤妻;以往对孩子们的种种不当教育,也是自己慈爱道有亏,我并非良母。这都是我此生的功课,都是我历事炼心的绝佳机会。先生说,每个人累世带来的生命信息都不一样,每个人的生命功课也不一样。有的人可能只需要几个月,有的人可能需要三五年,有的人可能需要几十年。但这些都是走过程,最重要的还得看最终走下人生列车时能否拿到大道的通行证。所以,生命不息,修行不止。
暂别六实后,书院老师们的关爱更如暖流环绕。蕊静和艳秋老师语音我说:“听先生的话,不会错,需要我们做的事儿,告诉我们就行。放宽心,我们用最大的耐心来对待一切。肯定会越来越好的,做好我们自己。修身养性的事情在于自己的内心。”
娟娟老师宽慰我:“六实不必求全,能做几分便做几分。在家不便,便先放一放,上班路上读段经也是修行,哪怕只这一项,也是定心的功夫。和谐家庭为要,总有转机。”
海燕老师也添了句鼓励:“转机一定来!要是实在想做六实,不妨在公司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自己选择性地做,随心就好。”
凤春老师对我也满是鼓励:“亚玲老师光光明明的心是与先生相印的!大道通行证已经写上了您的名字!”
朱玲老师对我说:“六实只是一种修身的形式,只要我们思维里都是利他,那么就是在修行。您能暂停形式上的修行而去照顾家庭关系,就是利他哈,加油哟~”
利民老师也一脸认真地对我说:“亚玲老师,您爱人如果实在不支持您,便先停一停,和谐家庭最重要。”我相信利民老师是站在一个男性、同为丈夫角色的视角在给我诚挚的建议和祝福。感恩!感恩老师们对我的鼓励、关爱与加持!
相信这又是老天爷给我的另一场特别的考试,我定当全力以赴。自从结缘书院,结缘《道德经》,结缘先生和师母,结缘并非家人却胜似家人的书院老师们,自己这几年的心境变迁,就像翻越了一座名为“内耗”的山——从前的自我怀疑与否定,如今已随修行散去。尤其是年初的几个月,身心历经血与火的淬炼之后,逐渐升华,也更理解了“心不死,则道不生;欲不灭,则道不存。身不苦,则福禄不厚;心不苦,则智慧不开!”
回望过往,如今满心皆是感恩。身体的微恙,是善意提醒我沉心修己、关爱自身、莫再内耗;那些曾想挣脱的困境、不得不扛的境遇,终究成了扎根的土壤,让我学会连根固本、蓄力造福。先生所言“无怨无悔”,二字拆分,“无怨”是深谙世事无常、接纳当下;“无悔”是与过往和解、坚守本心选择。这四字箴言,我常念常新。
在本月初的开学班会上,先生语重心长地为我们赋能:幸福把握在自己手里,和别人没关系,能量上来了,别人再怎么待你,都不会不舒服,会觉得对方是老天派来考验自己的。生命里出现的所有人都是贵人,有的给爱,有的给苦,甚至给折磨和委屈,只感受过爱的人生不圆满,要拥抱、感恩挫折和伤害自己的人,一感恩生命就会升级。从今天开始,要100%接受、100%感恩、100%祝福。实现大成功人生,必须经历磨难和渡劫,磨难是上天成就我们的礼物。比如洛阳龙门石窟的佛像和石阶,石阶三凿两斧,而佛像经历千锤百炼,所以佛像被人跪拜,石阶被人践踏。有人侮辱你,要知道是来捶打你的,要感恩。先生的这段话,于我而言,不正是修行中的及时雨吗?它迪荡我蒙尘的心神,洗去我此前的浮躁,唤醒我深藏的敬畏,更点亮我前行的方向。
班会上先生还提及了那段不想不愿提及的过往经历:书院2020年去湖北游学,6天里5天在武汉,第四天疫情爆发,回来后成为网暴中心,94人被当携带病毒者,经历21天炼狱般的日子,但最后94人都没事,坐的那趟高铁也没有感染者,而原定的几趟车都有感染者。当先生说,但凡有一个感染,他们94人中有一人感染,那今天我们就没有这个书院了,不可能有这个书院了,就死路一条。听到这里时,我的泪水止不住地流。这方承载着圣贤智慧的道场,能冲破重重阻碍走到今日,日日传递经典、时时利益众生,这背后凝聚的,是多少人不眠不休的守护,是多少回直面风险的勇毅,更是无数人不愿让文脉中断的赤诚,才守住了这满院书香与济世初心!
先生说,这让我们相信“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道德经》写的都是天理,顺着规律走,人道的事就很简单。真正的成功是笑到最后,离开时去往光明世界,哪怕现在是讨饭的,只要最后能一世解脱到永远,未来就不会再受苦。
《祈祷文》里说:“成长之难往往难在挑战自我的舒适区,觉得难的事一定不要躲,先搞明白,后做精湛,人就走向优秀了。人生路上,大家的起点原本差不多,谁能赢难而上,谁就先行一步;谁能坚持到底,谁就迎面更大。老天待人是公平的,舒舒服服无法成功,从现在开始,勤于走出舒适区,乐于进入学习区,勇于踏上挑战区。让自己的生命在主动磨砺中蜕变吧。”
往后岁月,我将带着这份觉醒与清明,于孝道中躬身尽孝悌,于夫妻道中相惜守和谐,于慈爱道中循循育子女。练“接纳、感恩、祝福”的品质,做个知行合一的践行者,把这份心意融入每一个烟火日常。
感恩先生,感恩书院!感恩所有的同修老师们!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7组成员、2025级国学班弟子、南通分院暨笃行书院骨干义工、公益国学启蒙班教师
亚玲。邮箱收稿日期:2025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