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别推荐姚燕老师文章:完美不是等出来的

(2025-11-02 19:38:23)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得感悟
特别推荐姚燕老师文章:完美不是等出来的

这个能量月,我在南通书院的服务中锚定了摄影这一角色,想借光影留住书院的珍贵瞬间:比如周六经典诵读课上,孩子们垂眸读经的专注老师们轻声领读的温柔。去年我报名过文体中心的摄影班,学习了拍摄构图和短视频剪辑,所以当书院需要人记录课堂时,我没多想就主动接下了周六诵读课的拍摄,以及公众号短视频的制作工作。

月中听田老师提起,先生要到南通开展为期两天的弘道之旅,我突然想起十年前公司买过一台单反相机。我当时心里就想:用单反拍肯定比手机清晰,能更好记录先生弘道的细节”。于是我带着它去了啬园的游学活动现场,又守着书院晚上的家庭教育课堂。在此过程中,我前前后后拍了近四百张照片,满心以为能选出不少好素材。

可第二天筛选照片时,一盆冷水浇了下来:把照片上传到电脑后,屏幕上满是暗沉沉的画面。后来才发现是自己对相机生疏,调错了拍摄模式,才让所有照片都偏暗。这份失误直接给娟娟老师添了麻烦, 不仅给挑选照片增加了难度,还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修图。为此,我内耗了好久。

后来,摄影班举行户外课,本想借着机会补补实践课,却没想到又陷入了新的困境。那天和老师、同学一起到文峰公园,老师现场演示了短视频的拍摄要点——比如拍花草用低角度跟拍,拍人物行走适合侧移运镜,还讲了推拉摇移的手法技巧。听着这些理论,我总觉得耳熟:去年摄影班其实学过,可当时只在教室里对着PPT记笔记,课后没怎么实操真到了公园,手里的手机都有些不听使唤。更让我焦虑的是,看到身边同学的成果:有个女生用慢动作+落叶转场剪的短视频,连老师都忍不住夸有氛围感;还有人已经把上午拍的素材剪成了15秒小片段,画面流畅又有节奏。

对比之下,我心里突然冒出个念头:我也得做个完美的视频,不然对不起学过的课。于是那天我抱着手机不停拍,一口气存了许多段素材,却迟迟没打开剪辑软件——总觉得再拍点细节会更好”“这个片段不够连贯,得重拍,结果直到课程结束,素材还安安静静躺在手机里。后来日子一长,手机内存警告不停弹出,我又开始慌慌张张删素材:舍不得删除效果好的片段,又不得不删重复的画面,删完又后悔万一以后能用呢,就这样在—囤—删—悔的循环里内耗,连晚上睡前都要翻着手机里的素材焦虑:这样下去,我真的能做好书院新闻组的摄影工作吗? 

爱人批评我说:你总想着‘完美’,可完美是改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就像你上次拍书院的诵读视频,哪怕先剪个30秒的粗版发给老师,他们至少能告诉你‘镜头切换太频繁’‘声音没调好’,总不至于把素材囤到过期。他的话像点醒了我:之前总怕做得不好,却忘了完成才是成长的第一步——就像这次先生弘道之旅的拍摄,虽然因调错模式出了问题,但至少知道下次要先熟悉相机;摄影班的户外课虽然没剪出成品,但也摸清了自己重拍摄轻剪辑的毛病。

现在再翻起上个月拍的那些照片,不管是暗调的弘道现场,还是没剪完的公园素材,都不再是失误的印记,反而成了看得见的成长:原来每一次手忙脚乱的尝试,每一次愧疚的反思,都是在为下次的更好。接下来我打算把摄影班学的手法拆解开来练——这周先专注练固定镜头拍诵读,拍好就剪个简版发给娟娟老师提意见,慢慢把追求完美的执念,变成在实践里完善的踏实。

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7组成员、2025级国学班弟子、南通分院暨笃行书院骨干义工 姚燕。邮箱收稿日期:2025年101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