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别推荐张国海老师文章:男性视角下的智慧女子研修班

(2025-10-15 14:00:03)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得感悟
特别推荐张国海老师文章:男性视角下的智慧女子研修班

   在这个秋风送爽的双节期间,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两天的“中华智慧女子研修班”。先生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将智慧传递给每一位同修,让智慧在这个高能的场域流转,大家各自吸收自己需要的能量。

  第一课,先生从《“她时代”下,当代女性的人生追求》切入,还特别强调“娶一个好女人能旺三代”。我心里当即就想:这不就是说我太太的嘛!对上,她孝敬公婆,这份孝不只是在物质上满足老人,更懂贴心关怀——老人们有什么心思都愿意和她聊,心里藏着不痛快也会跟她倾诉。她总能耐心开导,帮老人打开心结,这正是先生说的“孝其身”与“孝其心”啊!

对平辈的兄弟姐妹们,她也始终和睦相处,即便偶尔吃点亏,也总觉得理所当然,因为我们是家里的老大,多担待些本就应该。对孩子,自从她进了书院修“柔弱”,变化更是明显:现在的她,比进书院前柔了太多,不管是行为举止还是说话语气,都像升了一个维度。这份改变,全靠她坚持参加书院的国学班、子衿学堂,还有各类游学活动,一点点接住先生传递的智慧能量,才活成了如今更通透的模样。

  第二课主题为“柔弱胜刚强”,核心是探讨如何成为有智慧的女子。先生引用老子的话:“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我听着听着就发现,这个话题其实也适用于我自己。在没有进入书院之前,我满是大男子主义,就像块“硬邦邦的石头”,说不上有什么错,但就是性子刚、不懂变通。

正式进入书院后,我跟着先生学谦卑、修心性,才慢慢明白:不逞一时之刚、懂得平和待人,才是更稳的处世之道。如今的我,也渐渐跳出了从前的偏执,活成了更通透的自己。

  第三课重点讲解“连根养根,根深叶茂”,核心是强调要与父母、祖先建立正确连接。回想自己的成长,我从小就知道“孝顺”二字,记忆里几乎没有忤逆父母的事情。我特别感恩父母,不仅给了我正确的人生三观,更给了我独闯世界的自信心。

从前的孝,多是“顺着父母的心意走”;如今学了“连根养根,根深叶茂”的道理才懂,孝顺不只是顾好当下的父母,更要把父母教给我的“善”与“孝”传承下去,让家族的根脉扎得更深、长得更旺。

  第四课主题为“改变的力量”,先生说“真正的改变,来自内在能量的提升”,还结合《道德经》里的经文,给我们理清了成长的方向,具体是这几组转变:知人→自知;胜人→自胜;不知足→知足;功名利禄→立志于道;失道走反→道心恒定……结果呈现:死亡→死而不亡。

  先生还逐句为我们解读:从“知人”到“自知”,是从总关注别人,转向审视自己、了解自己;从“胜人”到“自胜”,是从总想着和别人争高低,转向不断突破自己、超越自己;从“不知足”到“知足”,是从追着物质欲望跑,转向收获内心的法喜;从“功名利禄”到“立志于道”,是从只守着生命的“一层楼”,升华到更广阔的“三层楼”;从“失道走反”到“道心恒定”,是从顺着人性的惰性走,转向顺着天性的正道走;最终从“死亡”到“死而不亡”,是从生命的轮回,走向精神的解脱。

除此之外,先生还帮我们解答了两个关键问题:如何由“改”到“变”做到真正的成长?要靠自我革命,化秉性、去习性、亮天性、修神性;如何由“变”实现质的突破,做到“化”?要成为“天选之人”,而非“人选之人”,核心是守住“无私、无我、无为”的初心。所以往后,我要抱一精进,紧跟书院和先生的脚步,努力让自己成为道、成为光,再照亮更多有缘人一起同行。

  第五课主题是“做个好母亲便是大事业”,先生从四大圣母的故事讲起——她们用自身的智慧与德行,培育出了国家的栋梁,这份影响延续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也成了我们所有人学习的榜样。先生还打了个贴切的比方:“母亲就像大树的根,根系越发达,枝叶就越茂盛,最终才能硕果累累,整个家族也会跟着兴旺发达。”

这话让我忍不住思考:既然好母亲是大事业,那我该怎么做一个好父亲呢?很快我就想通了:好父亲从不是“旁观者”,而是母亲这棵“养根大树”旁的护林人——她在土里深耕根脉、用心育娃,我就主动挡在外面遮风挡雨、稳固土壤,和她一起让孩子的枝叶朝着阳光生长。把对孩子的爱、对家族的责任,都融入到助力母亲的每一件小事里,这就是我该有的担当。

  最后一节课,也是最重要的一节课,主题是《家和万事兴》。先生用习大大的金句作为开场,让我更深刻地懂了“家庭”二字的重量:

  1、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家和万事兴。国家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2、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我们要认识到,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3、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观念。

  之后先生还进一步讲解:“‘家和’是因,‘万事兴’是果!所以‘家和万事兴’这五个字,藏着最朴素也最深刻的因果定律!”还延伸出一串道理:天和风雨顺、地和五谷丰、人和百业旺、家和万事兴、邦和吉祥至、国和享太平。

  至于“家和万事兴”的密码,先生也说得很明白:要靠整体家庭成员的共同成长,彼此相互尊重,能包容对方的缺点,更要学会欣赏对方的优点;还要让夫妻双方的感情越来越深厚,不断加强彼此的亲密感。先生说的这几点,恰恰是我过往做得不够好、往后需要重点学习并强化的地方。

   这次研修班于我而言,真是一场及时雨,不仅帮我理清了思路,更在孝道、育儿、夫妻相处等方面,给我指明了清晰的方向。往后日子里,我会把学到的智慧落在日常:对父母,守好“孝其身更孝其心”;对太太,做好“护林人”,全力助力她育娃持家;对家人,一起守住“家和密码”,彼此陪伴、共同成长、相互包容。

我要在书院里会抱一、精进、老实、听话、实干,既把自家的小日子过和睦、过踏实,也把这份中华家庭智慧传递出去,不辜负这次研修班的相遇,更不辜负这份沉甸甸的爱和收获。

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15组成员、2024级国学班弟子、志愿者协会副会长、立志班家长 张国海。邮箱收稿日期:2025年10月9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