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李涛老师文章:我做节气茶会主持人的心路历程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作为二十四节气茶会的主持人,让我受益匪浅。每次节气茶会的通知在公众号进行宣传时我总是第一时间去研读,了解先生要讲节气的特点以及《红楼梦》专题讲座的人物,然后用简短的语言来介绍,争取在主持环节介绍清楚,让大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让大家带着问题或者期待去聆听先生的讲座,以此来提高大家听课的效率。经过几次的茶会主持,逐渐的形成了一套主持模式。
比如说在主持开始部分,我会明确介绍本次节气茶会是我们彭城书院的第多少场茶会,以及本次节气茶会的时间和内容等,目的是我们要始终牢记彭城书院走过的18载春秋,经历的诸多艰辛,才有现在的成绩。
紧接着就是举行上课礼,看是简单的仪式,实则蕴含着多重教育意义和目的。首先它是提醒我们今天的讲座马上开始,帮忙我们从放松的状态快速切换到听课的专注状态;其次是培养我们上课的仪式感和规则意识,在仪式感中感受到学习环境的庄重,间接提升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再次就是凝聚我们书院的集体氛围,促进我们师生和生生之间的情感联结,营造团结的课堂氛围;还有就是连根养根,给内心注入力量,与祖先父母师长进行连接;最后就是我们要始终牢记我们是中国人,牢记我们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做一名合格的公民。每一次的上课仪式,都让我内心澎湃,感恩,感激。
紧接着是简单的介绍先生此次茶会带来的人物赏析,让大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抛出问题。比如立秋茶会,先生带来的是《竹篱茅舍自甘心——走进金陵十二钗李纨的心灵世界》,通过查阅知识,我做如下简单的介绍:李纨,出身名门,父亲是国子监祭酒,诗书浸润让她自带贤淑底色;嫁入贾府成为大少奶奶,却在贾珠离世后,与儿子贾兰相依为命,在整部书中过着平淡无波的日子。她像深巷里一泓不兴的古井,沉静通透;又似暮霭中一声悠扬的晚钟,从容笃定。可这平淡背后,藏着怎样的生命力量?我们该如何读懂她的人生,又该如何从中汲取智慧,经营好自己的日子,完成“活好”与“走好”的双重使命?让大家带着问题去思考,去聆听。
在主持的结束部分,我首先会感恩先生,感恩先生的大爱,感恩先生的无私奉献。其次会简单的小结茶会内容,来结束这一次的节气茶会。每一次的茶会,我都用心去听、去记、去悟,每一次都有所收获。此次茶会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教育子女不能太功利,要鼓励他们立大志,做圣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看到大多的家长都在“卷”,从小学就开始“卷”分数,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早卷到晚,从白天卷到黑夜,重智轻德,内心是十分的焦虑。尤其是看到中高年级学生心理普测的结果时,更是觉得教育已经到了一种十分严峻的地步。就像先生所说,有智慧的父母一定是把圣贤教育带给孩子,因为只有圣贤教育才能打开孩子的智慧,引领他们走上修身证道之路,最终走向光明世界。
在参与书院活动的过程中,让我慢慢的了解了书院、了解了先生、了解了人生的意义、了解了主持的规律等等。在未来的路上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也会继续追随先生,追随书院,跟随各位大德的老师们,更好的为书院做实事,做一名合格的义工。
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14组成员、2025级国学班弟子、主持组义工 李涛。邮箱收稿日期:2025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