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茶会影像志(2025年9月23日)

标签:
文化 |
分类: 廿四节气 |
2025年9月23日,星期二,正值二十四节气的秋分。书院举行了自建院以来的第442场节气茶会。当天下午,书院茶文化体验中心在新城区婵之茗茶庄举行了申时茶会修。当晚的茶会上,书院院长汉风先生举行了“《红楼梦》人物鉴赏系列讲座”的第十四讲《孝子•严父•忠臣---贾政人物形象与个性解析》。节气,是中华先祖留给我们的智慧,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大自然留在人间的足迹。秋分当天,太阳直射点几乎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此后,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气温逐渐下降。这一天,线上线下的师生们,循着古老的智慧,感应天时变化,心向一处,共赴一场与天地、传统、和内心的美好约会,一同体悟圣贤大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讲座开始,先生分享了秋分节气寄语: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这是一个最宜人的节气,请用感恩之心去接纳大自然的恩赐,去拥抱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这也是一个最浪漫的节气,请用诗意情怀去感受落叶舞蹈的浪漫,大雁高飞的壮怀,果实累累的欣喜。请向阳而歌,向光而去,向道而行!《春秋繁露》有云: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阴阳相半”,即阴阳的两股能量彼此平衡,这是看不见的“无”;而“昼夜均”,即白天和黑夜时长相等,这是看得到的“有”。祖先智慧,总能见微知著、从现象而通规律,从有限而达无限。
先生说,所谓“寒暑平”是说这个节气不冷也不热,是让人感受最舒适的时节。一个“平”字,道出了中华文化的大智慧。世人大都认为只有高人一等、超人一截、多人一点,才能显示自己的优越感。而祖先却告诉我们要安心于“平”的状态,因为平常才是道、平安才是福、平淡才是真、平和才养德、平静才生慧!“平”是道的状态:方而不割是平,廉而不刿是平,直而不肆是平,光而不耀是平,被褐怀玉是平,和光同尘是平,上善若水还是平。所以汲取了“平”的智慧,才能真正走上修德证道之路,也才能和人相处的过程中让人感到舒服。《道德经》第三十五章说人间最美的状态是“安平泰”,这是掌握大道后社会达到的理想状态:安定、平和、康泰,强调万物和谐、无冲突的秩序。社会如此,人生亦如此。
第一,圣贤教育才能教化出像贾政这样的正人君子,世俗的功利主义教育只能催生出自私自利的俗人甚至小人。以贾政为代表的传统知识分子从小读的是圣贤书,走的是“修齐治平”之路,做的是“利国利民”之事,所以个人、家庭、事业、社会、才会越来越好。
第二,贾政行为示范,实修“百善孝为先、八德孝为首”的古训,实证了孝道的力量。孝道是一个人立德的根本,也是教育的根本。所有的圣贤无不倡导孝道的作用,也无不身体力行、行为示范。贾政是大个孝子,所以他才有福报。
第三,贾政言传身教,弘扬了子女教育中“严父慈母”的优良传统。大智慧的人都按规律做人行事。阴阳规律在对子女教育中的运用是:父亲要严厉一些,母亲要慈悲一些;父亲要唱黑脸,母亲要唱白脸;父亲要给孩子立大志,母亲要给孩子积厚德。贾政在这些方面都做到了。
第四,贾政为官清正廉洁、以身作则,光大了儒家“政者,正也”的行政思想。贾政为官,对上,想为国分忧;对下,想为民谋利。自己不贪污,不搜刮百姓钱财,所以他是一个两袖清风的忠臣、清官!
第五,贾政是一位成功人士,但他的成功只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此生的终极任务是:觉醒、修身、蜕变、升华。而贾政终其一生只在人生的一层楼里努力拼搏,所以很难实现一世解脱到永远的终极使命,更没有可能引领他身边的人走上生命觉醒和解脱之路。识此为憾!
先生的讲学在线上线下都引起了强烈反响。很多老师说“听别人的故事,悟自己的人生”,所以在当日的打卡日志中写下了自己的心得感悟,表示要从贾政的人生汲取智慧,圆满自己的生命。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