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与温暖在歌声中传递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在没有进入彭城书院以前,我有好几年没有完整的唱一首歌了。而进入书院之后,我不仅对唱歌这件事有了重新的认识,而且爱上了唱歌,最重要的是我从唱歌中获得了生命成长的正能量。
犹记得第一次在书院明德礼堂先生赋能后,全体起立齐唱《歌唱祖国》,在歌声中我心潮澎湃、热泪盈眶。以前在学生时代、在工作单位这首歌都是参加活动时合唱的,唱得齐、唱得响就是目标。我从不知道这首歌有如此大的能量,在书院第一次唱这首歌时内心的悸动此时想来依然记忆犹新。后来明白,歌还是那首歌,只因在书院,在这个特殊的能量场,我才能更深刻的感受到这首歌的力量。
参加六实后,我和儿子说,以后我每天至少要唱三首歌,你提醒我不要忘记了,儿子点点头。于是,从那以后,他经常会很认真的问我:“妈妈,今天你唱歌了吗?”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我们骑着电动车一起唱:“团结就是力量,那力量是铁,那力量是钢……”我们大声的唱着,唱得开心而畅快,留下一路的歌声和快乐。在合唱的旋律里,我感觉和儿子的心贴得更近了。
《团结就是力量》是我最常唱的,儿子听着听着就会了,现在已成为我们的合唱曲目之一。我在早上共修时唱《国歌》和《歌唱祖国》,平时最常唱的歌还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道德经之歌》和《爱是我们的力量》。
我问儿子喜欢什么歌,儿子给我推荐了《半生血》和《孤勇者》。我立刻被这两首歌吸引了,从此这两首歌也加入了我的歌单。我喜欢在中午做饭的时候唱歌,这是独属于我的时间,打开手机音乐跟着唱了起来,《道德经之歌》开始唱的时候找不到调,现在已基本跟上节奏了。《爱是我们的力量》,这首歌初唱时感觉怎么拐这么多弯啊,总是唱不准,可是唱着唱着越唱越觉得这首歌咋这么好听呢?开始是小声的哼哼,后来不再顾忌,放开了声音,手头忙碌着,歌声也嘹亮着。
现在唱歌时,以前担心被嘲笑跑调的阴影荡然无存,只觉时间飞快心情舒畅,在饭菜氤氲的香气里加入了歌声这个调料香气更浓,而我好像找到了年轻时爱唱歌的自己,唱得开心唱得喜悦。我知道不是我唱歌好听了,不跑调了,而是我自己的内心变的强大了。我感觉到大道的智慧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哲理,它就藏在做饭的每一个寻常瞬间,在烟火气与正能量的歌声里,静静流淌,滋养人心。
如今唱歌已融入我的生活,做家务时唱;接送孩子的路上唱;在听雨的窗前,我竟有奔入雨里尽情高歌的冲动,雨洗乾坤恰似道洗尘心,我想用歌声尽情的释放自己与天地连接,让雨洗净凡尘俗心,换一个道心通透。
我喜欢上了唱歌,唱歌不再是为了完成功课的负担。我唱着“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跟随书院和先生,先生走过的路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脚步踏实的做好每天的六实功课,这每一天就是我们留下的一个个追随的脚印。而唱歌,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项。我感受到正向歌曲的能量,我体会着自己逐渐开放的内心。这歌声里有心底深处的回响;有热爱祖国的激情;有释放心灵情感的酣畅淋漓;有当下舞动旋律雀跃的欣喜;还有爱给我的力量……这是寻找道心的一种方式吗?我终于明白先生为什么要把唱歌放入六实,先生是为了唤醒我们心中更多的爱,更是为了让我们找回那个真正的自己。
八月,我们邳州几位家长成立了读书班,读《道德经》等国学经典,我建议在每次上课前唱《国歌》和《歌唱祖国》、行上课礼。我想把唱歌的力量和感动传递给身边的孩子们,我想牵着他们的手,教他们唱《歌唱祖国》,告诉他们这首歌里藏着先辈们建设新中国的热血与期盼;我想和他们一起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用简单的故事讲清,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人用奋斗甚至牺牲换来的。不必说深奥的道理,当他们起立高唱,当他们问“这首歌里的英雄是谁”,我便知道,歌声里的精神正悄悄在他们心里扎根——那是对祖国的热爱,对美好的向往,对责任的理解。
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这是书院一直在力行的宗旨,邳州的孩子因为路程等客观原因无法去书院学习,却依然可以向着书院的光而去,我想起先生十九年来弘道的坚定道心,他不止一次在赋能时说:做好六实是修道修心最快的路。听着孩子们稚嫩高昂的歌声,看着他们认真歌唱的脸庞,爱与力量正在用歌声传递,我体悟到先生的良苦用心,怀着敬意感恩先生智慧慈悲的引领。
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2025级国学班弟子、中华经典研修第15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