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别推荐蕊静老师文章:把小事做妥就是在攒能量

(2025-09-09 21:02:34)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得感悟

特别推荐蕊静老师文章:把小事做妥就是在攒能量

【编者的话:南通分院的骨干义工蕊静老师,读完汉风先生9月8日的六实打卡日记,心有所感。他结合自己当下的生活,在次日的日记中以“把小事做妥就是在攒能量”为题,记录了自己的心路历程,读来令人感佩。现在推荐于此,以飨书院师生。先生在9月8日的日记中写道:“今天早上4点钟起床,打坐,录制《道德经》分享音频,然后去往高铁站。6:30坐上开往武汉的高铁,打开电脑开始工作,直至10:30高铁到站,四个小时的车程转瞬即逝。我越来越习惯于这种‘时空转换,一切安然’的生命状态。我的邻座应该是一个企业的中层领导,从上车开始就在用手机指挥下属如何好投标书。他的嗓门有点大,可能影响到了其他旅客的休息,以至于后排的一位女士建议他说话时降低音量。他在接受了建议后,顺便对我说‘没影响到您吧。’ 我回复‘没有啊。’由于全神贯注于自己的事情,就无心关注他人的事情,也就不会受到他人的干扰。】                     

        凌晨三点多点,手机屏幕的光刚漫过床头,我点开先生的日记,目光落在“四点起床打坐;赶高铁四小时专注工作;邻座喧闹也未扰”那几行上。身旁爱人裹着浴巾的伤腿静静搭着,衬得先生“时空转换,一切安然”的话格外真切——我没有高铁上的高效节奏,只有日复一日的晨间共修、烧水做饭、给爱人端水递药。可先生笔下的“能量”,竟在这些妥帖的细碎里,慢慢扎了根。

       先生说“越专注自己,能量越充足”。从前我总觉得“专注”是躲在安静的地方做事,直到这阵子把共修搬进厨房客厅。书院的歌声从耳机里飘出来时,我正蹲在水池前准备早饭,水流顺着指缝淌,歌词字句往心里沉。搅着粥锅的同时,不忘把泡好的药和削好的水果送到爱人床头,回头再看粥,刚好熬到黏糊糊的程度。原来专注从不是“只做一件事”,是把当下的每桩小事都当成“用心的事”,能量就不会像散沙似的飘走。

       上午的时光被拆成一段段,每一段都裹着先生说的“能量逻辑”。晨修结束,开始做视频,手机卡了三次,进度条停在原地不动。我没像以往那样心烦,想起先生说“遇事不要纠缠,静能护持能量”,索性起身去阳台晾衣服。晾完最后一件衣服回头,再点开软件,卡顿竟自己好了。原来“静”不是坐着不动,是事不顺时不跟自己拧巴,给情绪一点转圜的空间,能量就不会耗在焦躁里。

       最考验人的是校验先生《了凡四训》的音频文稿,耳朵贴着耳机,眼睛盯着电脑屏幕逐句对,发现文稿与先生说的有出入,立马暂停手机音频播放器,连“之乎者也”的停顿都不敢漏。听到“改过迁善”时,爱人出声:“水杯空了。”我起身倒了温水,试了试温度才递过去。我没说“等会儿”,也没说“别总打断我”。回来接着对文稿,心里竟没半点烦躁——先生说“将心力收归当下”,原来对我而言,“当下”就是此刻手里的事:校验文稿就专注听字,递水杯就专注控温,不把“上件事的余绪”带到下件事里,能量自然得到聚拢。

       午饭后收拾完厨房,坐下来做“六实”功课,翻到先生说的“信念是激活能量的关键”,忽然想起这阵子的坚持:不管多忙,晨间共修没断过,抄经没停过,陪护爱人没嫌烦过。以前总觉得“陪护是消耗”,现在才懂:洗锅摸灶是练“定”;被爱人“烦”时不呛声是练“容”;校验文稿时逐字较真是练“专”。这些细碎的坚持,就像给心里的“能量池”添水,添着添着,就有了“不管什么情况都能稳”的底气。

        再读先生日记里“《道德经》的核心就是爱”的话,看着茶几上爱人刚喝完的碗,忽然明白:我的“能量”不是来自打坐,也不是来自高效做事,是来自给她端的每一碗热粥、敷的每一次热毛巾、抄经时被打断也耐心递过去的所需——这是对小家的爱,是先生说的“聚合生机的力量”。这爱,原不止于我和她之间的小家。当我因这些琐碎而内心安定从容时,这份安定也会自然地流向与我相遇的每一个人、处理的每一件事——给邻居的微笑更真诚,处理书院事务时更耐心,在群里回应疑问时更柔和。先护持好眼前人,再将这安定扩散出去,何尝不是一种更大的爱?

       先生的高铁时光,我的陪护时光,场景差得远,可“能量”的理是一样的:不是环境给的安然,是自己在当下里守的专注;不是避开琐碎的增能,是接住情绪的柔韧。明天太阳升起来,我还是要早起共修、做饭、给爱人服务,陪她去医院复查。她或许还会“烦”,我或许还会有没做好的事,但我不怕了——因为先生的日记告诉我,普通人的能量场,从来不在高大上的地方,就在每一件小事里,专注做、坦然接,能量就会慢慢长出来。

        你看,不用求高铁上的节奏,也不用找什么特别的方法,今天你给家人递杯水时多试下温度,听家人抱怨时先停三秒再开口——试试?心一稳,床头灶边的日子,也能攒满暖暖的能量。这能量,先从照顾好身边人开始,然后自然地,流向更远的地方。

 

     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7组成员、2025级国学班弟子、南通分院暨笃行书院骨干义工  蕊静。邮箱收稿日期:2025年9月9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