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度过了一段终生难忘的时光

分类: 心得感悟 |

得知书院为夏令营师生举行的《寻访老子足迹》文化之旅活动,允许义工报名参加后,我非常开心。这是我梦寐以求的游学,书院的游学其目的是帮助参与者开阔视野,提升境界,增能长慧,所以当看到报名信息后我第一时间就报名了。三年前我看过《老子传奇》电视剧,因为喜欢,连续看过两遍,对老子的人生有了了解。今天,我终于踏上追寻老子足迹的旅途了。
8月24日下午,先生在明道宫老君台下面举行了此次游学的第一场讲学。先生讲的主题是《众妙之门》,这是入明道宫之门,也是入道之门。先生讲了这五天游学要带上五个jing,第一个“敬”,让我们做到无人不敬,无事不敬,无物不敬;第二个“净”,心干净,映照一切;第三个“静”,宁静能听到财富、智慧和健康的声音;第四个“境”,到哪都要做环境的主人,就是融入环境,与环境合一;第五个“镜”,每个人都是我们的镜子,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938月5月4日,日军侵华时面对老君台发射了13枚炮弹却一枚都没爆炸,先生问现场的家长、老师和小弟子,用《道德经》中的哪句话可以解释?大家都齐回答:“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以其无死地。”这个问题又抛给夏令营的小营员,孩子们给出不同的答案。有的说,那是因为老子的保佑;有的说,老子的能量太大了,炸弹的能量大不过老子的能量,所以就炸不了;有的说,炸弹的爆炸需要合适的环境,老君台的环境和谐、自然、合一,不适合爆炸……先生说,所有的回答都超越了世俗,连通了高维智慧。
8月25日上午,我们来到洛阳老子故宅。老子一生大部分时光都在洛阳学习、工作与生活。老子故宅其实只是孤零零的三间房子。先生说,如果来旅游可能会很失望,那我们为何要来这里?先生站在故宅门前的台阶上,给我们做了简短的解释: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来自于两个方面——“看”的能力和“观”的能力。“看”依赖于眼睛的功能,不同的人看的世界是不一样的;“观”是心的功能,不同的人感受到的世界也是不一样的。但眼睛所见只是有形有相的物质,只占世界的百分之五;而心之所观是无形无相的存在,它占世界的百分之九十五。我们来此要连接那百分之九十五的存在。
先生接着又说,两千多年前老子像今天的很多人一样,白天去图书馆上班,晚上回到这里来休息,老子虽然不在了,但是他无形的思想、智慧和能量,依然影响着这一片故地。那个当下,老子故宅非常安静,先生请大家双手合十于胸前,微闭双眼想象老子的智慧和能量之光穿越我们的身体。然后带着我们深情的述说:“今天我们彭城书院150多位师生不远千里,追寻圣人老子的足迹来到这里。我们决心继承中华道统,推广老子文化,直到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站在我旁边的大能量老师都泪流满面,如西安王水燕老师和书院陈泳汐老师等。我知道她们能量大,身心通透,连接到了天地间无形的能量。她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8月28日,我们来到了老子著作《道德经》的地方——函谷关。在函谷关前的石阶前大家席地而坐,先生给我们举行了此程游学的第三次现场讲学。先生说《道德经》博大精深,自古以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明百姓,都对这部经典著作有着极大的研究热情。我们来函谷关不仅是来追寻老子的足迹,更是来与老子印心。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这说明宇宙万物由道而来,其运行法则本于自然,不需要人为强制干预,如四季更替、草木荣枯等现象。圣人彻悟了大道规律,便“以辅万物自然而不敢为”,即帮助万物按照自己的趋势去发展,而不敢强加自己的想法和言行。先生还说,一个人能托举多少人就有多少能量。作为书院的弟子时刻铭记自己的使命,做好自己,影响他人。
五天追随“寻访老子的足迹”文化之旅已结束,这次游学活动让我们度过了一段终生难忘的时光。感恩一切的遇见,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5组成员、2023级国学班弟子、子衿学堂弟子、少年养志1班主班老师 赵惇素。邮箱收稿日期:2025年9月1日。】
题图为在“追寻老子的足迹”游学活动中,本文作者与女儿倪雪纯老师在鹿邑老子故里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