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穆忠良老师文章:我们把游学的大巴变成了移动的书院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2025年8月28日下午两点,我们书院15多位师生完成了为期五天的“追寻老子的足迹”文化之旅,开启了8个多小时的返乡车程。咱们书院人从不会让自己的生命空转,再漫长的车程都会让飞驰的大巴车,成为我们流动的修身道场。在先生的指导下,我们将归程分为恢复能量、诵读经典与唱诵能量歌曲、游学感悟分享三个阶段。在分享中,共有11位大小弟子进行了分享,用时150分钟。因篇幅所限,仅摘录几位老师的部分游学感悟,重点是将先生的分享转换成文字分享给大家。
1、张国海老师:国海老师是2024级国学班弟子,彭城书院第四届志愿者协会副会长,第四轮六实共修成员,他和爱人、孩子一起参加了游学。他说:我对先生和大德老师都是100%的恭敬,进入书院修身,我实现了身心和谐、家庭和谐、事业和谐;玄奘西行求法17年,先生创办书院已经19年了,我觉得真的很伟大!
2、蔡玲玲老师:蔡老师是2025级国学班弟子,孩子在书院立志班求学。她说:老子的思想从不是遥不可及的学说,它就藏在自然的规律里,藏在生活的从容中,这种与“智慧重逢”的触动,远比书本学习更震撼心灵。这场游学让我与自己、与生活和解。此次游学对我来说,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3、王德龙老师:王老师是2023级国学班弟子,是第四轮六实共修成员,启蒙班助教,新闻组成员。德龙老师笃信书院,在实修实证,实学实干中实现生命的成长与蜕变。他说,在老子故宅前,第一次聆听先生的祈福,当时浑身从上到下是热的,也是第一次感到了能量的加持,这是用眼所看不到的!
4、朱旌德老师:大德、大爱的朱老师是书院的资深骨干义工。书院的每一场活动、每一次的游学,都有朱老师的身影。他用心、用汗水、用镜头将美好、难忘的瞬间定格,成为了书院的历史,成为了书院人的美好记忆!他赋诗一首《下清宫》:师生踏访北邙山,探寻祖庭道之源。道德之光如星火,汉风先生把炬传。
5、刘思苇老师:师母全程为夏令营保驾护航!用一然老师的话说“刘老师虽然没有明确具体任务,但夏令营所有工作都有她的身影。”师母也赋诗一首:长途跋涉,探寻老子路。同修相伴,追寻道之光。经典诵读太清宫、传经送宝明道宫、感恩无我众妙门。太清宫、上清宫、下清宫,宫宫清净,人人清静。玄奘故里,获真经。老君山上,探奇境。函谷关前,转心境。道法自然,顺道行。各抒己见,道尽心所感。同心同德,共赴光明界。
【本文作者一家8月26日,与家人一起在老君山景区留影。】
先生进行了赋能:当我们用心在讲话的时候,说出来的就不仅是语言更是能量波。如果我们用脑来讲话,就想着我怎么讲,别人会怎么看我,等等。脑链接的是生命的一层楼,是物质世界,就是人道。人道里就有是非啊、对错啊、善恶啊,有快乐就有烦恼。我们生命有三层楼,第一层是身体,第二层是心体,第三层是道体。身体是有形有像的。老子讲,有生于无,这个“无”就是指我们的心,不是指心脏。心脏是有,是身体的一部分。我们的心就是无,心可以包太虚,可以容纳宇宙、太空。所以我们用心讲话的时候,这个能量就是源源不断,绵延不绝!
今天,每个老师分享的角度不一样,讲话的声调不一样,但是我听到的都是从真心发出来的!今天分享的各位老师真的是让我非常感动。因为您们用真心发出的能量,不仅滋养着我们的一车人。大家知道吗?我们在分享的时候,我们的大巴车一路向东,当我们用真心说话的时候,还有无数无形的生命在听我们的分享。所以,大家的分享就是对我们的奉爱,就是对这个世界的奉爱,谢谢大家!
我们书院举办的所有课程和活动都是方式、都是过程,不是目标。我们也不搞世俗的考试,我们也不考大家记住了多少,但是不考大家,大家却都记住了。为什么呢?因为卷面考试考的是脑,就是你的智商好不好。当这个东西进入我们心的时候,就不需要记,他自然就会呈现。因为心的能量大,心的能量是脑的无数倍,所以我们书院举办的一切活动和课程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通过分享、学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圣贤的经典和智慧,来引领有缘人,不断打开自己的心胸,提升自己的心性,不断增加自己的能量,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这是我们彭城书院的目标,我们的宗旨,乃至我们的任务。
能进入书院也要有“入门证”。一是你的福报够不够。一个是你是不是修身的人。所以呢,书院的存在,既是有又是无。我们进入书院后能不能拿到这份福报,就看我们是不是真心修道的人。真心修身的人来到书院,就能找到心灵的家园,就会让生命之树在书院的沃土上不断的向下扎根,向空间去生长,最后一定会结出圆满的果。所以,我们来到书院要珍惜,如果不珍惜,福报又不是太厚,很可能三个月两个月用完了,就掉队了,回归世俗了。我们只有紧跟书院的步伐,才能真正走上光明大道,解决人生的终极问题。
游学,是我们增能长慧的一个特别形式。孩子的经典诵读,成人的国学班,子衿学堂,老年人的福德班、二十四节气茶会、四季诗会等等。参加一次能量就增加一分,参加十次能量就增加十分。特别是孩子们愈早愈好,时间愈长愈好。有的孩子从在妈妈的肚子里,就接触到书院的圣贤教育了,然后一路走来,一路成长。这样的孩子可以说从零岁开始就是书院人,你想想,他的将来会怎么样?所以各位家长、各位老师,我们一定要珍惜和书院的这份缘分。书院是圣贤的道场,书院是无数爱心的叠加。我和书院只有一种关系,就是当年我发了一个大愿,创办了书院。但是书院是无数无我利他的志愿者,用自己的爱和慈悲在护持书院。大家都是书院的主人,我们是书院的主人,就可以和书院同频共振,同心同德。
最后希望大家:第一,要珍惜与书院的这份善缘,我们牵手自己的孩子和家人,一直跟着书院不要掉队。第二,大家一定要在书院里把“为学日益”所了解的大道规律,带到生活里去“为道日损”。很多老师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希望有更多的老师像穆忠良老师、张国海老师等一样,在书院里夫妻共修。夫妻同修,这个福报就不是一世的了,对下几代都会产生一个巨大的影响,而且愈修愈和谐。
这一程游学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我也希望大家把这程游学所沐浴到的圣贤光辉,所汲取到的圣贤能量,带到自己的家庭、生活、工作、学习当中去,让这份大道的光芒,照彻我们的人生,让这份大道的能量贯穿我们生命的始终。最后,还是祝愿大家万福随行,万事如意,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游学即将结束之际,我代表一号车的张国海、郑敏、薛慧、许恰恰和来自西安的张红燕五位小组长,表达感恩:
感恩先生、师母创办书院!感恩先生亲自筹划设计“追寻老子的足迹”游学活动。在五天游学中,让我们用眼看老子的胜迹,用心观老子的大道智慧,用脚踏寻老子的足迹;众妙之门、抱一精进、大道自然三场讲学,开启我们的智慧,点亮我们的心灯!感恩先生,师母!
感恩组委会老师们的默默奉献、周到安排,尤其是滕丽娟老师,她“身在徐州,心随队走”,从未离开!正是有许许多多像滕老师一样的志愿者的无私付出,保证了游学活动的安全顺利,和谐圆满!感恩组委会所有的大爱老师们!
我们还要感恩导游老师和驾驶员师傅,他们用渊博的知识丰富了我们的行程,用精湛的技术保障了我们乘车安全,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导游和驾驶员师傅,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因为我德薄才疏,能力不济,在服务中存在想得不细,安排不周,照顾不到等问题,我给大家道歉!请您原谅,对不起,谢谢您,我爱您!
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11组成员、志愿者协会成员、2024级国学班弟子、书院骨干义工 穆忠良。邮箱收稿日期:2025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