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别推荐王国盛老师文章:心语五章

(2025-08-16 17:16:16)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得感悟
特别推荐王国盛老师文章:心语五章

【编者的话:第四轮“六实”活动开始以来,实修的队伍中又多了一些新面孔。西安的张红燕、王水艳、陈春红、如水、王国盛、煜徵、肖讯爱、马耀华等老师,走进不同的六实小组,以“实学实干、实修实证”的方式,融入书院大家庭。每位老师不仅抱一精进的做好六实功课,而且在每日的打卡中,记录了自己的心路历程,读来令人感动。其中,王工盛老师的感悟文字,不仅情真意切,而且充满着一种震撼心灵的力量,我们从他8月以来的打卡日志中,撷取其中的五天感悟文字,以飨书院师生。】

8月4日: 生命的能量源于心

今晚的六实线上共修,聆听了三位老师的分享以及先生的赋能,感觉身上充盈着一股暖流,对选择跟随书院修身证道这条路更加坚定了信心和信念。修身不易,能结缘上一批有道心、有爱心、有愿心的志同道合的老师,一起抱一精进,真是人生莫大的福报。人这一辈子的选择很重要,是名闻利养的外在攀缘,还是反求诸己的修身务本,是关乎我们生命能否走向终极圆满的根本问题。

    先生说,人类最高层次的教育是圣贤教育。圣贤教育是生命大学的必修科目,她直达本源,滋养灵魂,破执断念,让我们的人生光光明明,坦坦荡荡,不为万相所迷惑,只求开放自己,与大道连根,实现一世解脱到永远的终极使命。修身就是修心,心不执于物,就不会被有形的外缘所困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和光同尘才能直达玄同境界。

   生命的能量源于心,心中无偏私,世界安平泰。先生讲的世界某著名大学做的那个万人静坐实验,让我感触颇深。参与实验的万人每天静坐一小时,其所在的城市交通事故、犯罪率以及各种纠纷在当月会有一个大幅度的下降。这说明什么?说明社会大环境和自然大环境的和谐皆由人的心念所决定。现在的洪涝灾害、地震、战争等灾难之所以频繁发生,是人心的贪嗔痴慢疑所致。《道德经》第四十六章讲“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欲望会生出力量,但这样的力量往往会牵引出更大的毁灭性力量,不可不慎。

   人身的终点是死亡,但生命却无有终始,心包太虚,思接千古,生命就会跨越过去、现在和未来,做到“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圣贤教育就是帮助我们促进生命的成长,传道授业解惑,明理存心,虚己无我,从而体会天长地久、上善若水的玄妙意境。选择修身修心这条路,就不可贪恋尘世的财丰物厚,只要衣食无忧即可,要把心思精力放在求取真经,证道修身的大道上来。

      人身不易,智慧难得。感恩先生的赋能,铭记先生的教诲:我要在书院抱一精进,老实听话实干!修身不辍,奉献不息!我要好好修身,我要增能长慧!直到有一天,我对这个世界所有的人事物,百分之百的接受!百分之百的感恩!百分之百的祝福!

8月7日:心存善念

今晚又是一个难忘的夜晚,先生带着我们走进红楼世界,踏入大观园,赏析红楼人物李纨的性格特点和生平命运,体悟李纨给我们带来的人生启示。先生总是能从不同的维度读到微妙的信息;从平凡处捕捉伟大的举动;用大道的眼光和格局为我们提炼营养,为我们赋能。我也曾看过《红楼梦》,对于李纨这样一个人物,对她并没有什么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总觉得这个人是一个没情调极其乏味的人。先生却能从这样一个并不光目夺彩的人物身上读取到这么富有正能量,能滋养我们灵魂的光辉力量。

  先生讲到李纨的担当时特别有感触,提到了我们要心存善念,还要善护念,一下点到了本质与核心。我们每天、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念头,心念的力量一旦发出就能被三维以外的世界所截获,所捕捉,不管善念还是非善念最终都会带着时间的利息返还到我们身上。转变自己的念头就是在改写我们的命运。遇有人生困难、困境时,学会欢喜的接纳,不抱怨,不指责,不纠结,学会祝福,学会原谅,一切终将过去,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8月9日:人随天地动

今天又重复听了一遍先生在立秋茶会上的分享每次先生在二十四节气茶会分享时都会说到一句话——人随天地动。这句话每次都会触动到我,人作为天地大道的显化,要想体健康家庭事业和谐,必须要效法天地精神,与天地大道同频振。万物都是天地大道所生,都具有大道的神性品质。本来我们可以活得更好,可欲念、妄念、执念这些负能量的心念却偏偏让我们失去这些神性和道性,谁先觉醒觉悟谁就先得益处。

 《道德经》二十五章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顺应天地阴阳变化,感受生与灭大与小多与少洼与盈等对立概念的转化关系。心被蒙灰,则看不清现象与本质。错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当成真理,一味的从外界抓取自己想要的东西,结果适得其反。《道德经》讲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大道和人想的都是反的。只有遵道贵德,无我利他才能让生命实现蜕变和升华

8月11日:知而不行等于零

今晚参加了六实线上共修,王敏、杨可可、如水等三位老师的高能分享能量满满,让我深受感动。王敏老师分享了她以婆婆的身份如何和儿子儿媳相处以及如何解决和他们之间的矛盾问题,让我明白了解决问题的核心关键程序永远都是要先内照自己,做好自己。只有自己的能量提升了,才能感化家人。杨可可老师分享的是如何运用高能智慧解决和婆婆之间的矛盾,让我明白践行“六实”、学习经典就是要在生活里学以致用,内省自己,转念破执,方是解决问题的究竟之法。如水老师分享的是如何结缘先生,受先生影响一步步走进书院的心路历程。正如她自己所言,她在修行路上十余载,曾拜各家大师学习传统文化,却从未见过像先生这样把谦和、慈悲、大爱写进骨子里的真修行者,把自己活成一部行走的道德经教材。三位老师的分享至真至诚,感人肺腑。

  最后先生做了赋能分享,先生说“知而不行等于零,学而不做等于空!每一个书院人应该用自己的生命将圣贤智慧落到实践。”这一字一句,重若千斤,让我更清楚明白了,修身证道才是我们人生的头等大事。所谓修身就是修掉身上不合道的念、思、言、行。世间的知识浩如烟海,学得再多都不是真学问,因为真正的学问都是滋养心灵、成长生命、和谐家庭的。自古及今,自天子以至庶人,皆以修身为本。

先生的分享像一道光,总是能照亮我们前行的方向,总是能在我们生活上的卡点拨云见雾;先生的分享更像一把剪刀,总是能及时剪断我们在修道路上思想和心灵上长出来的荆棘蔓枝。正如先生所说,“六实”是修身证道的高速列车,只有进行时,没有结束时。紧跟先生,紧跟书院,一定能实现活好与走好的双重使命,一定能实现一世解脱到永远的目标。

8月12日:道德是我们生命的源头

 今天反复体悟先生曾经说的那句话草木之根有形,扎根在土壤之中;人类之根无形,扎根于道德之中。道德是我们生命的源头,我们来到世间,历经纷纷扰扰、错综复杂的各种人和事,可曾想过,我们终其一生这是在忙什么?我们要到哪里去?百年之后繁华落尽,我们都将变为一抔黄土,我们又在哪里?既然都要走,何必来人间,此生的所有遇见,皆是往昔种的因、欠的债,这是老天给我们布置的生命课题来人间就是补考生命大学,考过了就拿到了通往宇宙大道的通行证,考不及格,继续重来。

 道生生养了我们,德畜养了我们,一切的万相外缘皆是大道的呈现,而我们人生的意义就在通过这一切的万有体悟那玄之又玄的大道——体悟大道,证悟大道就是生命的一场连根之旅连上了大道,我们就会看清这世间的真相,放下一切万缘,提升生命能量的层级,从而实现一世解脱到永远的终极使命

 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讲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个非常有意思,生养万物而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就是玄牝之门,天地之根。连根首先得归根,老子给我们给出了方法,就是致虚极,守静笃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合其光,同其尘”,直至做到玄同破除一切二元对立的假象,回到根上,就可拿到出入玄牝之门的钥匙,实现人生的终极目标。

 感恩所有遇见,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