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踪冠兰老师文章:我的一次“断舍离”经历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前段日子我曾经有几天内耗在自己的情绪漩涡里,不能自拔。与人相处不合意的时候我会忍而不发,但是自己心里却又很不甘愿。这样的内耗一时萦绕在心间,导致那几天做事总是心不在焉,好像六神无主似的,快要崩溃了,心里感觉被塞得满满的、困得紧紧的。这时,我突然想到之前先生给我们放过的《深陷在泥潭里的马》那个短视频。我那时好像就是那匹马。
这个时候,远岫老师给我打来电话,想请我在小组六实共修时做实修分享。我当时觉得自己的状况不好,所以第一念就是拒绝。当我把自己的决定和缘由告诉远岫老师之后。她说:“那您更要来做分享了。我们这周的共修主题就是‘断舍离’,您可以趁此清理一下自己的不良情绪。把它曝光,把它留给过去。我们是相信相爱的一家人,我们都会理解您,为您鼓劲和加油!”我听了之后就想,先生一直像那个有经验和智慧的牧马人,在我们深陷泥潭的时候,随时召唤同修家人一起携手把我们拉出泥潭。
我又想到我们慈悲大爱的先生和师母,用毕生的心血和精力为这纷繁多变的世界,注入了大爱的暖流,唤醒了无数人对自己生命、使命和天命的觉醒,点亮了无数人的心灯。我多么幸运此生能有机会遇到先生,走进书院,牵手同修们。我相信,这不是一世的缘,也不只是自己的福报。这里一定还有祖宗和父母的功德,让我能和大家一起在书院里闻道、修道、悟道、明道。有句老话说“人生难得我已得,中土难生我已生,大道难闻我已闻。”所以此生不向今生度,又待何生度此生?
我们能走上修行之路,就一定要珍惜这一生的时光,更要珍惜闻道和修道的机会。先生说“万事万物,只要遵道而行,一切都会顺随自在。”我就想要怎么行道呢?首先要断舍离——断什么,舍什么,离什么?《道德经》中说:“少则得,多则惑。”我当下需要断掉欲望,舍掉贪念,离开负能量的心理场域。我要用平常心、知足心和感恩心来面对身边一切的人、事、物,做到守朴,归道。
我要舍掉贪嗔痴,舍掉不良情绪。《问道心得》中说:“舍得低头,得到的是实在;舍得低头,得到的是友谊;舍得低头,得到的是大气;舍得低头,得到的是流畅自在。因为低头也是一种能力。不是自卑,不是怯弱,它是清醒中的澶变,是高贵圆融的呈现,所以一般大成功者之所以能够得到生命的圆满。就在于他拿得起,放得下,能够回到本源的守朴状态。”
那如何才能让自己离开负能量的心理状态呢?我想应该多去做六实功课,多与经典做连接,多和同修们做连接。《道德经》中说“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书院的老师们都是有道和有德的人,多和他们在一起,就没有时间和“失道”“失德”的人在一起;多花时间和精力去做正能量的事,也就没有时间和精力被负能量的情绪消耗了。想到这里,我的心豁然开朗。我仿佛那匹从泥潭里一跃而起的骏马,走出了困境,恢复了自由。
回过神来,我突然明白:“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那些帮老天出考题给我们做功课的人,就是成就我们的贵人。所以我们顺势而为,拿得起放得下,才能得到真正的自在。”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3组成员、2023级国学班弟子、志愿者协会会员、国学启蒙班配班老师、新闻中心视频组成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