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尊道贵德组无为月五人行

(2025-08-08 19:08:19)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得感悟
尊道贵德组无为月五人行

【编者的话:在无为月,六实“尊道贵德”组共收到12位老师所写的感悟,姓名如下:穆忠良、訾钰涵、徐凤梅、张晔、陈宇、张艳、孙中华、吴溦、徐红娜、拾亚楠、石美侠、周文文。老师们的一月一信,都用心写出了自己在六实活动中的收获与成长,质量很高。除了独立推送的之外,现在合辑5位老师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借鉴。至此,该组老师的感悟文章全部发表,实现“满堂红”。】

1、周文文: 在“六实”践行中成长

跟随“六实”践行已满一年,其沉甸甸的分量,此刻方有切肤之感。非亲历者,难明其于身心性命之滋养何其深远。兹将点滴体悟,略述于下:

1、静坐养心基:每日静坐已成习惯。它非仅为姿势,实乃心性之锚。于静默中,心渐趋澄澈、平和、安稳、笃定。此份安宁,是应对纷扰的基石。

2、抄经炼耐性:提笔抄经,是驯服急躁的良方。一笔一划间,心随之沉潜,杂念渐消,耐性在墨香中悄然滋长。

2、咏唱养情志:放声高歌,不仅是声音的流淌,更是心绪的舒展。它能瞬间涤荡郁结,带来由衷的愉悦。那份腹腔的震动共鸣,亦是身体内在的疏通与唤醒。

4、问道心得悟:《问道心得》的抄写完成了一遍,诵读则基本坚持。无论是抄是读,字字句句皆是叩问心扉的契机,引领思考,沉淀智慧。

5、诵经明道妙:每日诵读《道德经》已成定课。虽能顺读,背诵仍有混淆,常叹记忆力不如往昔。然深知,经文之义理非仅存于记忆,更重在日日熏习中,潜移默化,滋养心田。背诵非终极,体悟践行方为要。

6、拳操健体魄:拳操舞的练习,除特殊情况偶有中断未能补回外,几乎未曾懈怠。深知其益:微微汗出,精神焕然一新。持之以恒,筋骨日益强健,体魄愈发结实,此乃最直观的回馈。

修身之路,漫长而深邃。天赋各异,有人颖悟迅捷,入道如风;有人则需久久浸润,方能渐入佳境。此乃常理,不必焦灼。正如一然老师所洞见:“新认知的扎根,需要一个启动的周期。”我们日常的念头、言语、行为,多源于根深蒂固的旧有认知,是一种本能的、下意识的反应。那些令人振聋发聩、如获至宝的新观念、新智慧,初入心田时虽光芒四射,却如同“偶得之深厚法器”,仅置于案头。欲使其真正焕发力量,融入心念、主导言行,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唤醒、反复地激活、刻意地练习,方能最终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法器”之宝,确已拾得。然其运用之道与火候,唯在点滴实践中摸索。用力过猛恐失其衡,保持中道实非易事。奇妙的是,所学所悟,常在生活的洪流中不期然显现其力。上月曾遇一事,几令我心绪翻涌,难以自持。然就在情绪升腾的刹那,觉知瞬间生起!恩师谆谆教诲响彻心间,于是深思:诸多烦恼,或是前世未偿之债;家亲眷属,常为助我修行而来——他们制造考题,我辈负责解答。一念至此,心结顿开,一场即将掀起的“暴风雨”悄然消散于无形。圣贤智慧,非悬于高空,实乃化解尘世纷扰的利器。

于此修行路上,满怀感恩。

2、石美侠: 参加“六实”这一年

2024年7月1日,“六实”第三轮活动开始了。我有缘参加,成为“六实”共修第十三组尊道贵德组的一员。我所理解的“六实”就是实实在在地做好六项功课。七月初,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读《道德经》,每天至少一遍;静坐,每天至少20分钟;唱爱国歌曲,每天至少两首;拳操舞,每天至少做一遍;《道德经》的抄写,每天至少5章;《问道心得》的诵读,每天至少三章。

回顾这一年,只有读《道德经》坚持每天一遍,其他五项功课完成得都不太好,在分数上拖了小组的后腿,在个人修行上,进步不大。虽然进步很小,但我依然能看到自己的变化:相较从前,我的心态平和了,在家里很少发脾气,和孩子们相处更加融洽,和家人的关系更加和谐,和父母兄弟姐妹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了,对人对事更加包容。我喜欢现在的自己,这要感恩书院,感恩先生提出的“六实”修身路径。

回望这一年,收获有,但遗憾更多:刚开始对“六实”没有概念,迷迷糊糊的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是为了分数在做,读经入口不入心,做操只是在画动作。九节拳一开始听说不好学,就没有尝试,直到两个月以后看见很多同修都学会了,这才跟着学起来,却只学了动作没有留意音乐中对应的心诀。直到今年4月份在公众号上看到了侯瑞华老师的一篇文章才知道,原来九节拳的音乐里面的歌词是和动作相辅相成的,很无语自己的后知后觉。

《大学》中写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突出了“静”的作用,“六实”其中之一就是静坐,让自己的身体静下来,让自己的内心静下来,“静而后能安”。静坐是我喜欢的,先生曾经说过:“睡觉补充的是体力,而静坐补充的是能量。”我很喜欢静坐后通体舒畅、全身轻松的那种感觉。只可惜不是每次静坐都可以这样,大多数时候是各种念头纷纷扰扰,身体不动,但是心并没有“静”。

我最大的阻碍在唱歌上,心里有阻碍,喉咙发不出声音,只能在心里默默地唱。最大的遗憾是没有通篇读完《问道心得》,更没有抄写一篇《问道心得》。我希望在未来的一年里可以把《问道心得》抄写一遍。“六实”的价值和益处,我用了一年的时光才真正了解。非常感恩新的一轮“六实”活动即将开始,希望自己在第四轮“六实”活动中有更多的收获。感恩书院!感恩先生!

3、吴溦: 只有做到才能得到

提笔尽是感恩,这个月里有很多的惊喜,也有很多的眼泪。现在想想,凡是发生必定将我带到更高处。我带着喜悦心情接纳、解决、放下,真心地感恩祝福所有人都越来越好。

先生说,人所有的福报皆来自于祖宗的阴德、父母的积德、自己的修德。最近发生的一些小事,也让我越发感觉,这个社会不是有钱人的社会,也不是有权人的社会,而是有德人的社会。有一位厚德的朋友,每次接触她之后,内心总是正能量满满。离开她之后,我因为不知道该怎么更好地表达感激,说太多谢谢反而会给别人造成困扰,就在心里默默祝福她,希望她幸福快乐。

我想不光我有这种想法,每个接触她的人,被她帮助过、鼓励过的人内心一定都会自然地升起对她的感恩和祝福,所以这位朋友其实总是被别人的感恩和祝福的能量包围,能量越来越大,生活越来越好。先生说,记住八个字“为而不害、利而不争”,并做到,就能用到生命的终点,甚至如果有一天见到外星人,也同样适用,在外星球也能活好,因为这是宇宙规律。

反观自己,还没有用尽全力去践行大道智慧。大道智慧那么好,每一句话都是宝藏,都能让人的心光光明明,无私无染,老祖宗的智慧不是说出来的,不是记在脑子里的信息,是念思言行中流淌出来的光,只有做到才能得到。先生说,做六实行善举,能改变命运,我还没有做好,但是越来越实证出做六实的神奇之处。我的生活、家庭、事业,都发生了曾经想象不到的变化。

之前很羡慕夫妻同修的家庭,还在想我都学了那么多年了,怎么我的另一半就是不学呢,有时候还会因此发生矛盾。夏至茶会上,先生说,如果想让爱人来学传统文化,就不是真正地学传统文化了,真正的传统文化从来不去要求别人,只是做好自己,做有道的自己。我们自己做,自己有道了,身上有磁场了,他就会来要求学。如果自己还没有修好,就想着去改变别人,这是一条死路。先生的话醍醐灌顶,从那天起,我决定一句要求爱人改变的话也不说,只修自己的德。无比感恩能走在修道的路上,无比感恩能学用《道德经》。

4、拾亚楠: 知足常乐

《道德经》中“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短短数语,却蕴含着穿透千年的人生智慧。当细细品味这一章,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内心安宁的大门,让我们看清欲望与幸福的关系。

《道德经》中描绘了“有道”与“无道”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天下有道时,战马都用来耕田施肥,呈现出一派和谐安宁的景象;天下无道时,连怀孕的母马都在郊外战场产驹,满是荒芜与恐惧。这种强烈对比,根源就在于人心是否知足。就像现在的社会,有些人为了追求无尽的财富和权力,不择手段,最终陷入法律与道德的困境;而那些懂得知足的人,专注于自己的生活,脚踏实地工作,虽然没有惊人的财富,却能享受生活的小确幸,家庭和睦,邻里融洽,这不就是“有道”的缩影吗?

生活中,不知足就像一个无底洞。比如购物,有些人看到新款手机、衣服就忍不住买买买,即使家里同款物品已经堆积如山。买的时候满心欢喜,可过后又陷入经济压力与对物质的厌倦中,这就是被“可欲”支配。相反,懂得知足的人,会珍惜已有的物品,一部手机能用好几年,一件衣服精心搭配出不同风格。他们把更多精力放在提升生活品质、陪伴家人上,反而收获了更多快乐。

在家庭关系里,知足常乐的智慧也格外重要。很多夫妻会因为生活琐事争吵,抱怨对方不体贴、不理解。就像有的妻子嫌弃丈夫赚钱少,丈夫埋怨妻子不够温柔,这种不知足让怨气滋生,伤害感情。但如果换个角度,妻子看到丈夫每天辛苦工作的付出,丈夫体会到妻子操持家务的不易,彼此多些欣赏与感恩,家庭氛围就会完全不同。就像邻居王哥和王嫂,王哥会在下班路上给妻子带最爱吃的点心,王嫂也会精心打理家庭,支持丈夫的事业,他们相互理解、知足,一家人其乐融融,成为大家羡慕的模范夫妻。

从健康角度看,不知足带来的焦虑、压力更是健康的大敌。如今癌症发病率上升,很多都与不良情绪相关。过度的欲望让人长期处于紧张、焦虑中,身体免疫力下降。而那些懂得知足的人,心态平和,会通过散步、读书等方式放松身心,反而拥有更健康的身体。就像小区里的张大爷,退休后每天在公园打太极、和老友下棋,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身体硬朗,很少生病。

《道德经》中说的“知足”,不是让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是让我们在追求目标时,保持理性与平和。知道什么时候该停下脚步,珍惜当下拥有的,不过分贪婪。当我们学会知足,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是美好,内心也会变得更加丰盈、安宁,这才是真正的富足人生。

5、徐红娜: 在平常中悟道

不知不觉又一个月,感觉时间过得飞快,如白驹过隙。今天又到24号了,又到写每月一信的时候了,总结下一个月来的感想感悟。

这一个月总的来说很平常,先生说“平常即是道。平安即是福。”平常的日子也会闪闪发着光,这个月悟到:一件事的发生总有它的缘由,接受它,它便会消失。如若对抗,它还会重来折磨你。这是以前刚强的自己撞南墙的自己所体悟不到的。

感恩先生启迪智慧,点亮心灯。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