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刘秀娜老师文章:照见·清理·突破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一次小小的担当,照见了我的诸多短板,心潮起伏。还好,最终降伏了心魔,战胜了畏惧,增加了自信,突破了自我。
我是一个极其幸运的人,以前只愿默默地干点活、做点事,最不善与人交流,甚至见人就想躲,更社恐,像个小哑巴似的,一天也说不了多少话,嘴笨就更不用讲了。
上个月14日,我看到小组共修群里魏倩老师发的信息:“本周三主持人:刘秀娜;共享:李朵老师;赋能:于老师。”看到信息时我当下就傻了,心突突跳得像兔子一样。我从来都不敢想“主持”与我有半毛钱的关系——这简直是赶鸭子上架不是吗?要不退出六实吧?按以前的我,就会撂挑子不干了。但此时先生的话响在耳畔“要找到自己的短板,直面自己、挑战自己、战胜自己”。这就是机会啊,我怎么可以逃避呢?于是,我就决定迎接这个挑战。
参加那么多次共修,具体的流程到现在都还一头雾水,怎么就没注意呢?内心真是挣扎。《道德经》讲:“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光读到没做到。先生讲,专注做事才能成事——我又未做到。身未动,心中已过万重山,手头的活一秒钟也做不下去了。用手机怎么操作呢?程序是什么?顺序是什么?该怎么准备?自己心里的戏太多,精神内耗,负能量满满,活在了未到的未来里。……还是去小院请教老师们吧。好巧啊,卫华老师、苏娟老师、魏倩老师都在,她们正在商议,因周三共修与社会组织的整理收纳课时间冲突,共修时间推迟。我心中窃喜,想着是不是可以躲过主持了。我说出自己的畏惧。卫华老师回复我:“心之所向,行之所至。”感恩老天成全!只是我能力太弱,能量太低,智慧不够……还好,中间有两周时间给与我准备。
不行事,不成事。当你没有退路时,就会行动起来,去着手做准备。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心念一转,不再患得患失,把心安住,停止内耗,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当正能量的念起时,“信”真的可以抵达人心。这期间有两次示范组共修,是方华老师主持的。我每次早早进入会议室,准备好纸和笔做记录,看流程。当心中有了方向,就有了安心的资粮。先生讲凡事都要“尽人事,听天命。”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历事炼心,炼那颗如如不动的心。所以,没有不好的事,只有不好的心态。
两个周的时间悄然流逝,这颗心也逐渐平静下来。共修这天晚上,我早早给孩子做好饭,在共修时间到来之前静坐了半小时,体会到了“共修”功课的力量,真的很好。主持的过程中,专注做好每一项。到唱《道德经之歌》时,用心去领会、融入,小声跟唱,就能拿到同频的能量。可是,当于老师赋能的时候,我的手机突然来电,当下又起了烦恼心,手忙脚乱。先生讲:“突发事件正是炼心最好的时机。”通过它,我能及时觉察、捕捉到当下瞬间的念头与如如不动的金刚心迅速转换的那个支点。
修行真的不容易,时而奋进,时而懈怠,借共修来牵手不掉队。先生讲:“许多人在同一时间做同一件事、精进抱一,就会形成强大磁场、能量叠加、共同成长,同频共振。”2025年5月28日,对我来讲是个难忘而美好的时刻,照见、清理、突破。最后,我把同修邀请到我的生命里,将同修的感悟落实在我六月的一封信里,鼓励自己前行。
卫华老师感悟:学习传统文化并不代表就能一帆风顺,而是学习传统文化能教会我们遇事的思维和态度。究其一生,我们就是来地球学习,最终参加生命大学的考试。期间会有很多功课,也会有一次次的测试。与学校考试不同的是,计算成绩的方法不在于你答对多少题,而在于面对试题的心态:只要我们来什么便接什么,积极面对,接受一切结果,那这场测试便算是通过了。但如果我们心不甘情不愿,比如觉得“这事怎么会发生在我身上?”或者是“感觉这人这事怎么这么烦?”再或者“明明已经很努力了,怎么还是这个结果?”但凡有这些心态和情绪,对不起,这场测试没有通过,就要重新补考。所有考试的真相都是在炼我们这颗如如不动的心!
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个真相,换一种心态去面对所有的发生——事情来时,提醒自己“考试来了”,首先接受考题,以积极的心态去努力,接受一切结果——那这场考试我们就通过了,就真正得到成长了。当我们明白了所有的发生都是为我们成长而来,都是为我们考生命大学而设下的考题时,我们就能关关难过关关过了!平时成绩优秀、基本功扎实,生命大学的大考就容易通过了!幸运的是,我们这一群赶考人天天在一起学习共修,大家一起便有披荆斩棘的力量,大家一起点燃心灯,便能绽放照破山河万朵的光芒!
苏娟老师感悟:累的时候,坐下来休息一会。人生还很长,还有很多烦恼等着我们,不用害怕,不用焦虑。可以说累,别说不行。感恩共修,感恩遇见,感恩所有的人、事、物。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8组成员、丰县分院物资部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