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邹城市邹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到彭城书院考察学习

标签:
文化 |
分类: 书院生香 |

2025年7月31日,阳光和雨露交替着铺洒在古彭大地上,润色着千年文脉的底蕴。位于徐州市青年路老街坊的全国首批十佳国学书院、中华经典教育先进单位——彭城书院,迎来了五位来自孔孟之乡的尊贵文化使者。邹城市邹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陶俊峰一行五人,专程前来考察学习,探寻彭城书院在传统文化领域传承和创新的实践经验。
彭城书院对此次交流活动高度重视,出席会晤的部门负责人有:家庭教育中心负责人刘思苇老师、外联部负责人滕丽娟老师、志愿者协会顾问胡广权老师、福德班负责人曹桂莲老师、福德班教委会委员刘昌盛老师。宾主双方共话文化传承,探索和交流现代书院建设的宗旨、方法和路径。
上午9点半,书院明伦堂高朋满座、宾主齐聚。五位来宾与书院资深老师在亲切友好的氛围中,全程展开了坦诚融洽、气氛热烈且富有成效的交流和探讨。座谈伊始,陶俊峰书记开门见山,阐述了来到彭城书院考察学习的主旨——为邹城子思书院更好的发挥弘扬传统文化的功能,重点学习彭城书院在传统文化领域先进的办学经验、文化建设、运行模式等。
在滕丽娟老师的主持下,各部门负责人依次分享了19年来深耕传统文化领域的实践心得,具体介绍了书院的宗旨、性质、创办、发展、运营等情况。2007年5月1日,国家优秀社科专家、著名文化学者汉风先生发下宏愿,怀揣”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的初心,在古城徐州户部山上肇建全国第一家完全公益性质的现代书院——彭城书院。作为书院创建的见证人暨参与者,刘思苇老师深情回顾书院十九年艰辛创建的历程和发展史。她说“十九年来,书院历经无数风雨磨难,虽八易院址仍初心不改、定心如磐、道心恒定。能够固守住书院这个圣贤道场,为社会发光发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发心要纯正——发利益社会的心、弘扬文化的心、传承文明的心!”
刘思苇老师强调,不忘初心、坚守道心,正是彭城书院事业行稳致远的根基,对子思书院的发展运营具有重要启示。她说:“邹城复建子思书院,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想把弘扬传统文化这条路走得远、走得扎实,同样也离不开所有为此事业奋斗的人无我利他、利益大众、服务大众的发心。如果抱持这个发心,今后不管遇到任何困难都能克服。”随后,刘老师作为书院家庭教育中心负责人,将启蒙班、家长学堂的课程体系和办学经验详细具体地向来宾做了阐述。
考察团一行在听取书院诸位老师的汇报后,陶俊峰书记高度赞扬了彭城书院教师团队与志愿者们十九年如一日坚守“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的公益事业,用了诸如“震撼人心、感人肺腑、受益匪浅”等词汇表达了对于此次考察交流的感受;并盛赞彭城书院是徐州这座千年文化古城的一道亮丽文化风景线与城市公益名片,处处体现了书院为这个时代带来的正能量;同时也为构建邹城子思书院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经验和典范模式参考。此行考察学习,必将把彭城书院积淀的丰富经验带回去,消化吸收,并结合邹城实际情况,推动传统文化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座谈尾声,滕丽娟老师代表彭城书院向考察团来宾赠送书院院长汉风先生《清晨寄语》。“这是书院人的心意,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写意,以此祝愿子思书院为传承发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做出更好的成绩。”滕老师深情展望两地共续文化薪火之未来。陶俊峰书记代表考察团回赠两套《孟子》,作为文化厚礼,彰显当代华夏文明传承者以德性道统为己任的宏大人性光辉。
书院志愿者协会朱旌德、李兮粲、陈泳汐、高建平、陈娟、张娟、万立君、黄莉、田丽、贾桂芳、王立慧、靳松等全程参与接待服务工作,以热忱周到的行动展现了彭城书院的人文风采和礼仪风貌。最后,宾主双方愉快的合影留念,为这场跨越地域的文化互鉴留下珍贵印记。
此次两地文化互动,既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实践,更是推动儒家文化圈城市互学互鉴的有益探索。未来,两家单位将以此次考察交流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联动,在文化传承、书院建设等领域深化合作,共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