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曹桂莲老师文章:触动心灵的十六字箴言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先生再次借助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告诉我们:修行没有捷径,只有抱一精进向前走。只要放下我执,认清目标,道心恒定,毅力坚定,不断消除自身不合道的念思言行,那么最终一定能够取得人生真经。当然,该经历的魔考必须经历,该历经的劫难也必须历经。最后先生给出十六字真言“发挥天赋,利益大众;关注自己,化掉秉性”。病告诉我们既要有觉知的能力,更要知而能改。
这几年在福德班的服务中,我呈现出来的最大毛病就是自以为是,执念严重。今年“五一”前夕,书院十八周年庆典活动,在召集福德班教委和班委同修开会分配工作时,我和一位老大哥意见发生了分歧。当时我就固执己见,我知道自己的老毛病又犯了,过后我也非常内疚。今天借此机会向这位老大哥真诚地道歉,“对不起,请原谅,谢谢您。修行路上咱们一个都不能少。”
当时我好像犯了大错一样,内心很不自在,再看看周围的人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我又想起《问道心得》上的一句话:“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五事情的发生,跟别人都没有关系。”是的,似乎给我也没有关系,但是修行是自己的事,自己不醒悟,他人如何度?自己若醒悟,何须他人度。关注自己,化掉秉性,必须落地践行,在自己的身上找问题,找答案,在自己的生活中找病痛,下猛药。
知道之所以做不到,不是因为自己能力差,而是因为太在意自己了,太看重这个小“我”了。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以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曾看到一段话:“丢弃小我得大我,丢弃大我得无我,无我方为永恒我。”先生把修身践行的方法浓缩成这十六个字交给我们,我们只需时时对照自己,内观自己,化为行动即可。做到才能得到,做不到永远都是画饼充饥。生命的圆满自在是终极目标,我们不要总在圆满自在的路上观望,不要和期待的圆满比照。我们要尽情享受当下的每一个圆满自在。
先生常说当我们一念无我,当下就是佛。接纳当下的每一个瞬间,就收获了自己的圆满,无数次的瞬间突破就收获无数次圆满,圆满由点成线,由线成面,最后真的会达到圆满自在的状态。无数次游学,先生无数次赋能,但这次分享先生针对一个人的念、欲、执等下了一剂猛药,对我触动很大,但愿这次活动重新启动我修行的加速键,修行的路上永不懈怠。
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共修9—4组成员、2019级国学班弟子、志愿者协会骨干义工、福德班班主任、启蒙班主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