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别推荐蕊静老师文章:心猿归正处,紧箍自解时

(2025-07-17 16:39:33)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得感悟
特别推荐蕊静老师文章:心猿归正处,紧箍自解时

 

  三十八年前,军绿挎包在连云港花果山的青石小径上轻晃,水帘洞飞瀑劈开夏日阳光,碎成七彩虹霓。猴群在树梢腾跃的啼鸣里,《西游记》于我只是场光怪陆离的神魔游戏,那些被游客掌心磨亮的“定海神针”“大圣宝座”,不过是相机取景框里的热闹布景。直到拜读先生《考生命大学,取人生真经》的分享,才惊觉数十次攀爬的花果山,原是红尘里一座修行道场——飞瀑依旧,只是看瀑的人变了,终于读懂了水石相击的深意。
一、重走西游路:从双眼观景到心眼观心
   上世界八十年代的花果山,脚步量的是海拔624米的玉女峰;如今随先生意念重访,丈量的却是十万八千里心路。当金箍棒被解作“心猿意马”的隐喻,水帘洞的轰鸣忽然化作紧箍咒的梵音——当年嬉笑着钻过的洞窟,原是为躁动心猿设的五行山。
   “那时只当猴王石是块奇石”回望旧影忽有所悟,“今日才懂石中困住的,是自己不肯安住的妄念。”恰如先生日记所言“读道德经就是读自己”,山水草木皆是自心的投影。
二、紧箍咒的现代显影:信息洪流中的定心真言
   先生剖析唐僧的紧箍咒,记忆猛地拽回那个年代行政大楼的办公室:电话铃声像不停歇的鼓点,催着文件流转、事务协调,忙得人脚不沾地。而今微信、钉钉的提示音成了新鼓点,消息如潮涌来,片刻不得闲。
   先生解译“唵嘛呢叭咪吽”六字时,我忽觉这是数字时代的定海神针。“现代人的心猿何止七十二变”对照先生“心法拳操舞”的实践,晚课静坐中恍然:当手机提示音成了新式紧箍咒,更需如唐僧般“道心坚定”。今晨设手机为“禅定模式”,随音乐静坐,让六字真言在呼吸间流转,颅内喧嚣竟化作云台山的晨雾,渐散渐淡。
三、取经队伍的职场启示:欲望与理性的平衡术
   先生解读“八戒犯错总被原谅”,我不禁拍案。八十年代的乒乓桌旁,同事悄声劝“让领导几个球”,我当即厉色拒绝自己低情商说错话、得罪了好心人,却总轻描淡写为自己找借口。此刻才懂先生点破的玄机:“对己之欲宽容,对人之过苛责”,原是八戒心性在凡人身上的蔓延。
   更妙的是沙僧新解。当年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我像极了只会急报“师父被抓”的卷帘大将,死守旧章不敢越雷池,挑着“认真负责”的担子,却缺了悟空的破局胆魄。往后认真写好“每月一信”,用好这个敲碎思维桎梏的楔子。
四、金箍自解的生命实证:从花果山到灵山的心路
   最震撼的是悟空成佛后金箍自消的启示。这让我记起1986年花果山极顶:“娲遗石”前因没带相机懊恼,同行领导笑言“眼睛是最好的镜头,心是最灵的底片”。三十九年后,先生的晨课终于让这心底胶片显影——所有束缚,皆是自心的投影。
   “修得光明心,便得大道通行证。”先生日记里的箴言,恰是今日悟道注脚。遥望水帘洞飞瀑,碎玉溅雪般撞向岩石,却始终奔涌向东——这不正是白龙马“纵前路漫漫,必至西天”的意志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十六个字,将取代当年收集的猴王纪念章,成为重走取经路的路标。先生在日记末写道:悟空功成请摘金箍,如来让他摸摸头,那里本就空空如也。
   原来紧箍从不是外在枷锁,意马收缰处,便是灵山。此刻再想那花果山的飞瀑,水依旧,石依旧,只是看水石相击的人,已在水雾里照见了自己。

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15组成员、2025级国学班弟子、南通分院暨笃行书院骨干义工 蕊静。邮箱收稿日期:2025年7月13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