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赵锋老师文章:探访书院旧址的心路历程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五一国际劳动节过后的第一天下午,我怀着恭敬的心情独自来到了彭城书院的发源地——户部山状元街书院旧址。这几天,我还沉浸在书院18周年院庆系列活动的振撼与感动中。4月30日举办的“薪火十八载,筑梦向未来”专场文艺演出,福德班同修们,以精心编排的文艺节目汇演,表达了对书院的深情祝福、对家乡与祖国的热爱之情。节目丰富多彩:开场舞蹈《共筑中国梦》、器乐合奏《云水禅心》、诗朗诵《风雨十八载,道心矢志坚》、手语舞《志愿者之歌·一起走》、豫剧《朝阳沟》选段、《中华气功八段锦》、大合唱《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与《走向复兴》等。整场演出,形式多样,精彩感人,欢歌笑语,掌声不断。最后的大合唱,气势磅礴,把演出推向了高潮。
5月1日隆重举行的以“道心恒定,砥砺前行”为主题的书院18周年线上庆典活动,全体人员共同观看了徐州电视台拍摄播放的两集专题片《筚路蓝缕,弦歌不辍》;展示了《书院:我对你说》30件优秀小视频;书院的肇建者汉风先生发表了讲话;展播了《我们的书院我们的班》专题片;全体成员跟随刘老师诵读祝福文为祖国祝福。最后大家一起共唱《彭城书院的院歌》、《咱书院的人》《一起走》。庆典在《我爱你中国》的乐曲中圆满结束。三个多小时的庆典振撼人心,摧人奋进,感天动地,令人难忘。
现在5天的五一假期已过,街道上也恢复了平静。我静静地站在书院旧址门前的台阶前,想象着先生在庆典话动上致辞所回忆的书院当初创办时的情景:2007年5月1日,全国第一家完全公益性质的现代书院——彭城书院,在这里宣告成立。从此,古城徐州翻开了传统文化复兴的新纪元。
书院开办初期,先生和太太刘老师两个人,既是老师,又是服务义工。这原址三十多平方米的房子是租来的。为了节省开销,他们自己动手装修,跑家具市场订购桌椅板凳,跑五金商场买油漆刷子,门口的栏杆油漆就是自己粉刷的,把自己书房里的书籍、挂画、艺术品都搬来了。为了创建书院,他们做装修工、搬运工、油漆工、室内设计师、园林设计师。彭城书院的开办真是不容易啊!
2012年,书院五周岁之际,先生的积蓄花完了,付不起高昂的租金,从此书院开始了四年的漂泊旅程!先生带着弟子们,哪里的房子不要租金,书院就搬到哪里!四年内书院先后搬了六次家,最终在大德企业家卢秀强先生的资肋下,书院在现在的彭城大院安住下来。书院开坛那一天,先生发愿要把彭城书院建设成徐州的“学术高地、精神净地、文化圣地!”十八年来,先生目标坚定,矢志不渝,无论经历怎样的风雨磨难,艰难险阻,始终初心不改、道心不移!书院的建立和发展实在是来之不易。我们有缘有幸在这里接受免费的圣贤教育,跟着先生,学道,悟道,行道,真是要倍加珍惜啊。
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书院旧址,走了一段路程的时候,总觉得心里还有什么事情。停下步一想,噢,原来是刚才忘了拍张纪念照片。赶紧回来,以旧址为背景补上了这次有特殊纪念意义的留影。
从户部山下来,我又专程来到了位于解放路8号彭城大院的书院旧址大楼前。这是大德企业家卢秀强先生当年在书院经济困难时大爱资助的。时隔七年我今天又来到这里。当时参加2018级国学班,在这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跟着先生修身证道,度过了一年多美好而难忘的时光。
当时的很多情景还记忆犹新,每周日参加国学讲坛;节气来临参加二十四节气茶会;跟着先生外出游学;参加院庆庆典;参加梅花诗会时参与三句半、诗朗诵、大合唱等节目参演。记得刘昌盛、高正和我,我们三个退休老同志,和国学班其他同修一起,大家认真努力,互相帮,彼此鼓励,顺利完成了国学班的修身功课,还都被评为优秀学员。
只是在前行的道路上,我有三年多时间掉了队,现在回到书院来到福德班一年多,我这个在修行、践行、服务等方面的落后者,还要向精进抱一的同修学习,跟着先生,跟着书院,不断提升境界,明理归道,增能长慧,做好自己,最终完成活好走好的双重使命。我在这6层楼下,回想往事。书院搬到这里之后,在先生的带领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大爱之人加入到书院志愿者的队伍中来,默默地护持与推动书院的发展。书院的路越走越宽,规模越来越大,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对社会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书院被誉为徐州的文明符号与文化坐标。
书院十八载风雨历程, 薪火相续;十八载道心不改,砥砺前行。十八年的筚路蓝缕,十八年的弦歌不辍。由于书院在弘扬传统文化、推动国学复兴、振兴社科事业,以及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和提升市民道德风尚等方面所做的贡献,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优秀讲坛、全国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奖、江苏省首届全民阅读十佳基地、江苏省社科普及示范单位、首届全国十佳国学书院等荣誉称号。成为很多人向往的文化高地、精神净地和心灵圣地。
聆听先生在书院18周年庆典会上所做的真诚感人的致辝,我始终是心情激动,泪水湿润的。先生对书院过去18年从创立到发展的风雨历程,做了回顾;对取得的成就做了总结;对书院的未来做了展望;对书院人提出了希望。而令人感动的是,他讲话的大部分篇幅说到了感恩,“感恩我们伟大的祖国和这个伟大的时代;感恩我们亲爱的故乡徐州;感恩一路走来护佑书院发展壮大的无数爱心人士;感恩书院的所有老师与志愿者同仁;感恩千万个信任和支持我们的家长;感恩书院的每一位大弟子和小弟子!〞。
其实,我们首先要感恩的应该是先生。饮水不忘挖井人,乘凉不忘栽树人。如果没有先生的慈悲大爱,无我利他的付出,哪来的彭城书院?哪里有彭城书院的今天?哪里有我们今天跟随先生,修身证道,增能长慧的这片净土。我们发自内心的,以崇敬、至诚的心感恩书院的肇建者、引领者、慈悲大爱的汉风先生!致敬彭城书院18周年!
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9-3组成员、2018级国学班弟子、福德班弟子 赵锋。邮箱收稿日期:2025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