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游学第一站:东方之珠香港

标签:
文化 |
分类: 游历情怀 |
近年来,随着教育部等部委公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的出台,研学旅行成为一种新时尚。早在2007年创办之初,彭城书院就开创了当时国内研学游活动的先河,至今已举办各种主题的研学游百余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研学游的独特方式。书院的肇建者、著名文化学者汉风先生一直钟爱游历名山大川、踏访历史胜迹。他倡导大家既要读有字之书,也要读无字之书。这无字之书就是天地、自然、社会。
汉风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游学是指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到另一个全新的环境里进行学习和游历,既不是单纯的旅游也不是纯粹的学习,而是在学中游,在游中学。游学的本质是文化的融合,游学是协助我们开阔视野,提升境界的一种绝佳方式。先生还提到游学精神溯源于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孔子周游列国是游学始源。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文化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
6月30日晚上,徐州火车站广场,188位书院人整齐集结。他们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即将开启一场生命成长之旅。踏上列车后,狭小的车厢瞬间化作移动的文化课堂。福德班长辈们沉稳地翻开典籍,带领孩子们齐声诵读《大学》《中庸》《礼记》等中华经典。“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的朗朗书声,与火车行驶的轰鸣声交织,宛如一曲跨越时空的文明交响。学唱《七子之歌》时,孩子们清澈的童声饱含深情,“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歌声中流淌着对祖国的眷恋,爱国情怀在车厢内悄然滋长、蔓延。
7月1日下午5时,参加游学的师生与家长抵达广州城市的“会客厅”——花城广场。站在广场上,看着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与古老的岭南文化在此和谐共生,大家深刻感受到广州这座千年商都在时代浪潮中不断创新发展的蓬勃生命力,不禁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心生感慨。当晚,大家前往深圳入住,稍作休整后,于次日清晨迎着朝阳,正式开启香港的文化探索之旅。香港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既有东方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兼具西方现代文明的开放包容,每一处景点都如同蕴含着智慧的宝藏,等待着众人去发掘、去感悟。
金紫荆广场上,“永远盛开的紫荆花”雕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座由中央人民政府赠送的雕塑,是香港回归祖国的重要象征,见证着香港与祖国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深厚情谊。紫荆花,五片花瓣紧密相依,象征着团结与和谐。站在雕塑前,书院人深刻体会到国家统一的伟大意义和民族凝聚力的强大力量。在修行中,培养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认同感,能够帮助我们超越个人的狭隘利益,以更博大的胸怀去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当我们将个人的修行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在为社会、为国家贡献力量的过程中,不仅能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更能让修行之路充满特别的意义与温暖。
沿着维多利亚港漫步,便来到了星光大道。地面上,众多香港电影名人的手印和签名熠熠生辉,仿佛在诉说着香港电影曾经的辉煌岁月。从李小龙的刚健洒脱,到周润发的风度翩翩;从梅艳芳的风华绝代,到周星驰的无厘头幽默,这里承载着无数经典的电影记忆。在修行的道路上,观照电影如同观照人生百态。每一个角色的喜怒哀乐、每一段故事的起承转合,都能成为我们反观自身的镜子。通过欣赏电影,我们可以学习如何在困境中坚守本心,如何在繁华中保持清醒,如何在人际交往中传递善意与温暖,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与思想,让心灵更加纯净、坚韧。
香港太空馆那独特的蛋形外观,宛如一颗孕育着宇宙奥秘的神秘之卵。步入馆内,瞬间被浩瀚宇宙的气息所包围。在这里,通过先进的天文展览、震撼的天象放映以及互动体验设施,人们得以探索宇宙的起源、星系的形成与天体的运行规律。当置身于天象厅,仰望穹顶上映射出的璀璨星空,银河浩瀚,星辰闪烁,仿佛能触摸到宇宙的脉搏。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庄子所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宇宙的宏大面前,人类的渺小与无知显露无遗。修行,正是一个不断认识自我、突破认知局限的过程。如同探索宇宙需要勇气与智慧,在修行之路上,我们也需直面内心的困惑与迷茫,以谦逊的态度去探寻生命的真谛,在对宇宙奥秘的敬畏中,学会放下自我的傲慢与偏见,让心灵在广阔的天地间得到滋养与升华。
太平山顶,作为香港的制高点,是香港最负盛名的富人聚居地。鳞次栉比的豪华宅邸隐匿于葱郁山林间,私家花园中花木繁盛,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财富与地位的象征。这片汇聚着城市顶级资源的区域,不仅是物质富足的具象化呈现,更暗含着“厚德载物”的古老智慧。站在山顶俯瞰,繁华都市与山海美景尽收眼底,这份得天独厚的居住环境与非凡视野,恰似人生境遇中的“高位”与“厚福”。然而《周易》有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眼前的一切不禁让人思索,唯有以深厚德行作为根基,方能承载起财富与地位赋予的重量。若德行浅薄却坐拥厚福,如同建造高楼却根基不稳,终将在风雨中摇摇欲坠;而心怀仁爱、坚守正道之人,即便身处高位,也能如巍峨山峦般沉稳,以谦逊包容之心善用资源,回馈社会。
下午四五点,斜阳将维多利亚港染成暖金色。书院人登上邮轮,此刻的海面泛起点点碎金。在这惬意的时光里,书院特意准备了精致的晚餐。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美食,伴着此起彼伏的交谈声,氛围温馨而融洽。当邮轮行至海湾中央,大家纷纷拿起相机,将蓝天白云下的港湾盛景、同伴们开怀的笑容定格成永恒的瞬间。夕阳的余晖为每个人镀上一层金边,画面里洋溢着游学途中独有的闲适与美好。
最后一站来到香港大学,作为香港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校园内弥漫着浓厚的学术气息与人文底蕴。古老的建筑历经岁月的洗礼,散发着典雅庄重的气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与创新的教育理念,则彰显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这里培养出的无数优秀人才,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为社会的发展贡献着智慧与力量。香港大学所倡导的“明德格物”校训,出自《大学》经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现代教育中融入传统智慧,提醒师生在追求专业成就的同时,坚守道德准则,以“明德”之心践行“格物”之知,最终服务社会、追求至善。
当晚,参加游学的师生与家长夜宿东方之珠香港,在仲夏之夜进一步感受这座国际大都市的美好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