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苗燕老师文章:书院是我生命的加油站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在人生这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漫长道路上,我常常会感到疲惫、迷茫和无奈,如同行驶在荒漠中的车辆,急需一处可以停靠、补给的加油站。对我而言,彭城书院就是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它用传统文化的智慧与温暖,一次次为我注入前行的动力,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驿站。
先生经常告诫我们:“‘我’是一切的根源”“一切自己创造,创造自己一切”“想要家和万事兴,就要内省自己,做到修己而不责人”“要丢掉照人的手电筒,拿起自照的镜子”……每当我遇到事情,就会想:“对别人做到换位思考了没有?自己把事情做好了没有?我自己有过失和错误没有?……”是先生的话改变了我的思维以及对生活的态度;是书院的教育提高了我的能量;尽管我已经人到中年,但走进书院让我却觉得人生才刚刚开始,因为我的生命才开始醒来。
记得我在晚上写感悟的时候,有两天都写到“俢己而不责人”这句话。这句话给了我很多力量。我的婆婆是在2023年3月份来我们家里生活的,她已经86岁了,并且已经到了肺癌晚期。她瘦的皮包骨头,晚上起夜多,生活不能自理,身边已经离不开人了。面对食欲极差的婆婆,考虑到他吞咽困难,我会把南瓜、小米、红枣熬成细腻的粥,把杂粮豆类再用破壁机打成米糊,既营养又方便进食。随着病情发展,婆婆脾气也变得暴躁,情绪低落,有一天中午她不肯吃药,还把水杯推倒在了地上,玻璃碎裂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刺耳。
那一刻,我的内心没有起任何情绪,先蹲下身捡起碎片,及时清理,然后轻轻握住她颤抖的手,再用另一只手慢慢抚摸她的手背说:“妈,您现在是不想喝,咱就不喝了。”我刻意把声音放得比平时慢一点,“等您缓口气,咱们把药掰成小块,就着您最爱的蜂蜜水,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咽,好不好?”听了我的话,婆婆的情绪渐渐安静下来。我的内心充满着愉悦和感恩。
其实有一段时间,我的心情也很低落、烦躁、压抑。有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就想发火。这时,我耳边就会响起先生的话:“百善孝为先,孝敬是根本。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父母是我们生命的根,用孝心浇灌,我们的生命之树自会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我笃信先生的话,接受现实,尽心尽力去伺候婆婆。换位思考,每个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我要安助于当下,先把自己修好,让自己说话渐渐柔软、充满爱。我要做到没有僵化、不埋怨,知行合一,在宁静中体会生命的盛大。正如先生所言“自己变了,就会发现周围的世界就变了。”。我们一家人都是用心陪伴婆婆走完人生最后的、也是最美好的时光。虽然已经过去两年了,我的手机相册里还存放着很多婆婆的的生活照片,随时都能看到他那和蔼可亲的样子,使我永远不能忘怀。
在人际交往方面,书院也为我加足了“润滑油”。在学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儒家思想时,我回想起与家人之间的矛盾。以前,我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要求家人,却从未真正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我希望父母能理解我工作的忙碌,却忽略了他们渴望我多陪伴的心情;我对爱人提出各种要求,却很少关心他的感受……认识到这些问题后,我开始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周末不再总是忙于加班,而是抽出时间陪父母散步、聊天,倾听他们的心声;对我爱人,也多了一份包容和体贴,主动分担家务。我经常对他说:“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渐渐地,家庭氛围变得越来越融洽,曾经的矛盾和隔阂也消失不见。圣贤的智慧,改善了我的人际关系,让我的生活之路更加顺畅。
这几年孩子泡在书院的氛围中,特别是参加了冬令营、夏令营,以及游学活动,状态发生了很大的了变化。她逐渐懂得尊敬师长,更有规则意识,不再像以前那样任性。在家里经常是我们的好帮手,做饭、切菜、煮面条、扫地、刷碗这些家务都是经常做的。在学习上能够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态度也很认真,自律性比以前明显增强。
如今,彭城书院早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她就是一个无限加能的加能站,更是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她用传统文化的智慧和温暖,为我驱散黑暗,照亮前行的道路;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从容。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跟随先生的引领,和同修们一路相伴,不断汲取能量,也将这份温暖和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加油站”。
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