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中华经典涵养浩然之气
标签:
文化 |
分类: 书院生香 |
时光匆匆而过,6月14日又是一个周六,不知不觉已是芒种之后的仲夏时节,天气炎热起来,但这丝毫没有减弱从城市四面八方走进彭城书院的数百位家长和孩子们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 早晨7:30,义工老师们换好印有“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12个大字的红色义工服,进入各自岗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今天,家长和孩子们都早早来到教室诵读经典;然后,家长们到家长学堂分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家庭教育的智慧;最后10分钟回到教室,彩排下周的诵读比赛。
我们的队名是:“厚积薄发队”;我们的队呼是:“养正3班,携手向前,中庸立德,经典承传”。这是童蒙养正班的声音。大家一起诵读《中庸》开篇的关键段落:“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我们的队名是“浩然正气队”;我们的队呼是“养志3班诵经典,浩然之气贯古今”。这是少年养志班的声音。大家诵读的是《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下午4:30,家长与孩子们都离开了,书院恢复平静。而很多志愿者仍然在默默劳作:恢复讲堂秩序,整理桌椅板凳,打扫教室卫生,清理厕所环境,交流工作心得,研讨下周课程。不知道有多少这样的星期六已经消逝在岁月的长河中,但是书院弘扬传统文化的初心会一直延续下去。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但是这样的场景却总是让人留恋。就让我们把美好的光影长留在书院记忆的长河里,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圣贤智慧的种子,遍布彭城热土,乃至神州大地、五洲四海。我们坚信,总有一天它们会开花结果,为和谐世界绽放自己的光与热。
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