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王敏老师文章:我终于明白了为何一群人走得更远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2025年5月18日,早上打开手机,浏览我们开放包容小组群里的信息。发现昨晚十一点多,一然老师转发了先生的《六实实证日记》全文,并对夏老师说:“亲爱的夏老师,先生以后的笔记本上一定会有您的名字。”接下来是老师们的回应。夏老师回复:“看了先生的感悟,真的惭愧!”文莉老师赞叹:“随喜优秀的夏老师!爱您哦!”董老师称颂:“随喜我们的夏老师!”……我认真拜读完先生的打卡内容,当下泪水盈满眼眶,心里立即生发出:“先生慈悲!先生大爱!”
夏老师的这篇文章我四月底在小组群里读过,当时还称道夏老师的觉知、期待和精进。这次通过先生的感悟,加深了印象,顿时心情激动,思潮腾涌、百感交集。先生说到:“今天下午打开书院‘六实’老师们4月的每月一信,虽然只读完了第一组11封信,但已经感受到大家抱一精进、苟日新、又日新的生命状态。这些感悟文章都是大家写给天地众生的供养;是与自己心灵之神的对话;也是《道德经》学用在生命旅途中因悟道和行道而绽放的心灵之花!”“事实表明,书院公众号每天推送的感悟文章,滋养了无数人的心灵,感召了大家内观自己、改变自己。每月一信是我们生命蜕变的历史书;也逐渐成为指导书院人在修行路上抱一精进的工具书。”
先生接下来说:“当看到夏芳婷老师的文章标题《先生:您的笔记本上是否有我的名字?》,我一下子被一种强烈的血浓于水的情感击中了,泪目了……。”先生最后饱含深情地说:“请相信只要您曾经在书院的任何一个岗位上做过贡献,哪怕是只做过一次迎宾服务,我都会记住您的名字,书院人会永远感恩您的付出……。”
放下手机,仍情不自已,温馨、和煦的暖流不停地流经和滋养全身。重读夏老师的文章,反复修习先生的日记,感想越来越多,善念越来越多,感恩越来越多,一个上午都是被温暖包围。晚上小组共修时,突然想先生的感悟及夏老师的文章为什么能带给我如此的鼓舞,不断产生越来越大圆融的磁场,持续唤醒我的思考呢?网络上有各种各样的文章,其中也不乏牛人的真知灼见,真情实感,为什么大多数阅读过后,很快忘得一干二净,即便是自己非常认同的好文章,浏览过后也很快忘却,当然也就不会有什么用了。
细想想,人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了解自己的过程,只有认识自己,我们才能更好的做出改变。当周围不断映照自己的时候,其实也是一种学习和成长。我们遇到的人与事都是我们要面临的考题,我们看自己的考试卷子,为啥我自己这个题做错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应该怎么避免自己下次不犯错呢?人只有通过一次真实的考试,才能知道自己现在学习的结果怎么样。看别人试卷十次,不如看自己的一次,因为看自己的试卷,才能发现自己的真正问题,当我们知道自己问题在哪里的时候,我们的提升才是最大的。这是先生常说的历事炼心吗?
为什么书院公众号中的文章,有时一句话、一件小事就能留在我的脑海中,久久不去,给我前行的动力,给我深度的反省呢?因为我们同频,我们能互相映射,同修的觉醒也能提醒我从心里升发出自省,自己悟到的才能感化自己、指导自己,关键时刻、考验来临时才能用上。这就是先生为什么始终强调抱一精进的缘故吧。
“六实”的每项活动,比如每周一次的小组共修、示范组共修,每月的汇总分析等,让我们处在同频的环境中,我们共同学习、分享经验,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连接。我们有着相同的目标,我们互相激励,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大家在一起修身增能,证悟就特别快,相互都有帮助。每一个参加的人都能得到这种共同力量的加持,共同的力量成为了每一个人的力量,每一个人的力量集聚共同的力量。这就是大家常说的: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吧!
感恩所有的遇见!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1组成员、2021级国学班弟子、福德班弟子、新闻中心编辑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