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最坏的脾气留给最亲近的人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有言道:“爱之深,责之切。”多少人以爱之名义,行关系之枷锁,用最坏的脾气对待最亲近的人。平衡月的挑战是平衡关系,和谐家庭。关系是生命的土壤,真正的爱从来不是以脾气为刃的伤害。那些把最坏情绪留给家人的人,往往忽略了一个真相:亲近关系不是情绪的垃圾桶,而是爱的避风港。当我们把耐心给了外人,把苛责留给亲人,其实是在用“熟悉”透支最珍贵的感情,用家人的包容随意消耗彼此的情感。
孩子总是因为磨蹭、任性等小毛病被她妈妈催促、责备、呵斥,每当这时她眼泪啪嚓地向我走来,我都会抱抱她,先安慰好情绪。然后跟爱人说,一句大吼可能抵消十句“我爱你”。爱人不以为然:“你看她磨磨蹭蹭,你不气吗?”其实我也生气,也不是每次都能控制好情绪,也有火忍不住往上冒的时候,但事后又觉知孩子需要引导,而不是呵斥。当母亲节已过三天,我们俩才发现她悄悄在电话手表录下暖心祝福“妈妈,你是我生命中的阳光,无论何时何地我都爱你”。我们俩相视会心而笑,都在心中想,要给孩子一个充满爱和耐心的生长环境。
被偏爱的可以有恃无恐,我在爱人面前其实就已“退化”成一个任性的小孩,那些肆意妄为的、毫无顾忌的任性,背后依仗的都是对方对自己的包容。有时我用坏脾气对待,其实是一种过度期待,我把她套进一个标准答案,还有我的掌控欲里,“为什么这都做不到?”我陷入了改造他人的我执中,就是要把她捏成我想要的模样,但爱人也没有义务为我的坏情绪兜底。与最亲近的人最好的状态是尊重,允许任何情况发生,在平衡的关系中获取爱,而不是一味索取。
先生说不合道的婚姻关系表现出来的就是占有欲。在“和谐家庭我的责任”层面,我们之间我做的不如她好。先生讲过“四受”——忍受、接受、享受、无受。我是家里的“王”,十指不沾阳春水,从来不做家务,连盛饭都是爱人盛好端到眼前,而她已经达到了“无受”境界。刚结婚几年她还会叨叨我几句,现在可能是觉得没法改变我了。
在书院一年的修身中让我逐渐认知到,改变必须从内向外,由被动改变转化为主动改变。家人的爱与包容,是上天赐予我最宝贵的礼物。我要学会用耐心与温和去对待,让家成为真正的爱的避风港,让亲近关系更加美好。不要把最坏的脾气留给最亲近的人。让最亲近的人,看到我最好的模样。
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太、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12组成员、2024级国学班弟子、志愿者协会副会长、新闻中心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