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刘昌盛老师文章:读蕊静老师《芒种晨光里的修行》有感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今天一早看到蕊静老师的文章《芒种晨光里的修行》,对我启发很大,触发我的灵魂。我并不认识蕊静老师,知道他的名字,是在书院公众号里看到的,只感到他文章写的好,知道他退休前是一位领导干部、公务员。第一次见到蕊静老师是在2025级国学班开学典礼上,他代表2025级国学班同修发言。直到这时,我才知道他就是蕊静老师。他那激动人心、感人肺腑的发言很使我感动。他眉宇间透露者聪睿,眼神里充满着智慧,言词间布满了人间烟火。
蕊静老师的《芒种晨光里的修行》一文,读后顿觉得如一道清冽的晨光,直抵我心。“收起所有能伤人的锋芒;种下慈悲善良的种子”的芒种箴言,字字如惊雷贯耳,瞬间穿透了尘封的心扉,让我心速加快,感悟至深,发人深省,催人奋进。更令我震撼的是,蕊静老师将如此深邃的修行,完美地融入了“人间烟火”——那方寸厨房,竟成了他践行芒种精神的道场。这“从烟火人间做起”的修行,宛如一面明镜,清晰地照见了我的过往与新生。
幸而,2018年初踏入彭城书院这个圣贤道场,犹如迷航之舟找到了灯塔。聆听汉风先生教诲,我开始慢慢明白了做人做事的道理,放下了傲慢和贪嗔痴,过上了了“为道日损”的减法生活,逐渐去除了身上的习性,化解秉性。这个过程,正是先生芒种箴言中“收起锋芒”的艰难实践。我开始学着买菜,做家务,并给自己立下“买菜三不”的规矩:不问价、不挑拣、找钱不看,这也是先生对弟子们的要求。这看似简单的日常行为,正是我尝试收敛内心的挑剔与傲慢,将“收锋芒”落于细微处的笨拙功夫。我也开始学着做家务,现在简单的饭菜也能应付了,有时即使不是主厨,就甘愿做下厨,做助理,知道找活干了。这些改变,正是响应蕊静老师“从烟火人间做起”的召唤,尝试在柴米油盐中“勤耕心田”。
蕊静老师的身影与文字,给了我巨大的精神力量。我在想,这不正是将高深修行融入平凡生活的典范吗?他的文章和行动,让我深刻领悟到:真正的修行,绝非空中楼阁,它恰恰发生在“厨房里,家务事”上,在对家人一句温和的回应里,在“心中默数三息”的自我接受中。
我更加笃定:我的道场,就在这平凡的烟火人间。我有时也为爱人准备饭菜,试着体贴关怀。我学着蕊静老师,心中默念:“愿此餐饭,滋养家人身心,暖胃亦暖心。”这便是在日常生活中“织入善意”。开口欲言前,要努力悬起蕊静老师所授之问“此言可会伤人?”学着“默数三息,待浊气下沉”,这便是“管住嘴,收住心”的实修。这正是蕊静老师点明的最亲近的福田,是在践行“日行一善,不拘大小”的“勤耕心田”。
彭城书院的“六实”精神,正指引着我们在这人间烟火里深耕福田。在每一个时空里,我们俯身收回的锋芒、傲慢的倒刺、嗔怒的利刃;我们埋入心田的良种,慈悲的嫩芽,善意的根须,都会植入我们的心田。它让我们真切体会到心态平和了,家庭和谐、和睦了,生活就更加幸福了。
感恩先生芒种箴言的点化,感恩蕊静老师烟火修行的示范,感恩书院这片滋养心灵的沃土。愿这束从芒种晨光里透出的智慧,照亮更多如我般在尘世中摸索的灵魂,让我们都能在各自的灶台边、菜场里、言语间,生活的生活的琐碎里,收敛自己,深种慈悲,让福田在心间与人间,次第花开、硕果累累。
愿更多如我般迷途者,在这平凡烟火里,借细微处深植慈悲,让那束芒种晨光,照彻人间无数蒙尘的心。感恩先生的智慧引领。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感恩所有的遇见!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9-1组成员、志愿者协会义工、福德班教委会委员、福德班书法组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