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张艳老师文章:回望·反思·前行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回望将近一年来参加六实共修的心路历程,感慨万千。春节前的六个月,我在“六实”功课上表面上还算精进。那时每天的生活状态都很充实,工作和生活都让我感觉良好。然而,最近几个月,我却进入了低谷期,“六实”功课也变得断断续续。一开始,我把原因归结为家人不理解、不支持。但今早共修的时候,我突然看到了真相:问题的本质在于我自己,我没有把“四和”落实到家庭关系和工作中。
有一段时间,我非常苦恼,认为自己经过学习,成长了很多,可为什么爱人和孩子看不到呢?于是就有些泄气。其实,这背后的原因是自己学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我没有在夫妻关系中实践先生教导的“修己而不责人”。我没有像先生说的那样“关心别人,但不关注别人”“不去浏览别人,而要关注自己,开发自己的内在宝藏。”先生反复告诫我们“知而不行等于零,学而不用等于空”。我没有老实,听话,实干,症结就在这里。
还有,有时候在面对一些事情时,我常常带有畏难情绪。郑敏老师曾问我能否加入新闻组,写周日国学讲坛的新闻稿,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拒绝的原因本质上是不自信,觉得自己目前还没有能力写稿子,因为这些稿件是要发在书院公众号上的,以便大家阅读浏览,了解书院。我感觉自己没有能力写出有能量的稿件。另外,我也害怕暴露自己的短板。外人看大学教师应该很有能量和才华,而我却觉得自己嘴巴笨,人也笨,写出来的东西、讲出来的话干干巴巴的,东拼西凑,没有逻辑,没有层次,也不深入,更感觉没有营养,滋养不到他人。
每次看到同修们的分享,尤其是小组共修时,我们的班主任李凌寒老师、辅导员徐凤梅老师、班长穆忠良老师,说出来的话能量很高,能滋养人,温暖人。我打心底羡慕他们,佩服他们。公众号每天推送的文章能量都很大!再看看我们小组的成员陈宇、张晔、孙忠华、吴溦、訾钰涵、倪雪纯、石美侠、周雯雯等老师,他们的进步特别大,说出来的话就像行云流水,非常自然。而我虽然也在努力学习,读《问道心得》,读先生的每日感悟和同修的打卡感悟,而且每天都看书院公众号的文章,听先生解读的《道德经》。还有,《道德经》也诵读和抄写了不知道多少遍,但读了就是读了,看了就是看了,目前好像没有一句话变成自己的,没有一句话能够落地实践得好。这是我最应该反思的地方。
我对书院、对先生是笃信的,只是行动力不够,就没有真正进入心中。有一段时间我特别苦恼,最近几个月自己“六实”做得不好,偶尔还有间断。感觉自己最近三年一直在学习家庭教育,在家人身上还看不到我想要看到的结果,就对爱人会有情绪。表面是家人不理解、反对、阻碍自己成长,但今早共修突然让我看到了真相:只想看到想要的结果,而不去找原因,对自己有失望,是自己潜意识对自己的不信任。自己没有真正好起来,想去正向的影响他人就是做白日梦。凡夫畏果,菩萨畏因,我过去就是凡夫。
本周一,我有幸参加了示范组的共修,听到六位大德老师的分享以及先生的赋能,很受触动。先生说,能进入书院修“六实”的都是有福报的人。有些人福报不够,修着修着就停止了。福报从哪里来?从积德中来,重积德则无不克。有德才有得。此生只有一件事需要做,就是积德。怎么积德?看发心。发心利他就积德,利己就是不增也不减,损人就是损德。怎么修?不是在深山老林修,而是在生活中修,在家庭中修,在工作中修,历事炼心!
先生说,明白了,就去干,老实听话实干。万事要“尽人事,听天命”,永远不做消耗自己的事。人生中没有问题需要解决,只有能量需要提升。能量大了,问题就没了。是的,在过去,自己能量不足,一点风吹草动就想退出。修身中会遇到考题,孩子不同意了,爱人不赞同,这些都是老天派来考我的。考试来了,要敢于接受挑战,并通过提升能量让问题自动消失。先生语重心长地说:“遇到事情,遇到问题,我们的道心不要退转。逆水行舟,只有用更大的能量才能化解。遇到任何情况都要万劫不退,每一个时刻都是挑战——挑战自己的短板、不足、傲慢、妒嫉、自以为是、贪嗔痴!”先生又说,他身在不在书院不重要,不在也在。心在书院扎根越深,和书院链接越紧,生命就越往向上走。
先生告诫我们:“在合道的方向修行,坚持就是神话,放弃就是笑话。”我要心向着神话方向。笨就笨吧,放下自己的面子,该做的就去做,合道的就一定做,不浏览别人,不管生命中碰到什么样的挑战,只要合道都坦然地去做。但问耕耘,莫问收获,尽人事,听天命,而且甘愿做欢喜受!这个月是挑战月,我再次向自己发起挑战,挑战不贰过。本周我们小组当值,我报名周六和周日的PPT播放,就想挑战自己,早点回归正道。
通过这次反思,我更加明白了自己在修行路上的不足之处。未来,我会更加努力地将所学落实到行动中,珍惜这份福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量,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让自己的生命在书院这块沃土的滋养下不断向上生长。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13组成员、2024级国学班弟子 张艳。邮箱收日期:2025年4月20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