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情绪之上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跟随先生学习传统文化已过半载,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落地践行在自己的课堂上。在挑战月共修活动中,先生建议我们每个人要发愿挑战自己的一个弱项或短板。我决心挑战自己的狭隘和挑剔,让自己站在情绪之上,看到学生的优点,做到不挑剔、不埋怨。
来到书院接受圣贤教育之后,我反思自己的教师工作,不禁汗颜。以“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来衡量自己,我是不及格的。我一直把自己定位为副科老师,因为每周上课的节次不多,与学生见面的次数相对较少,所带班级人数又很多,所以不太容易了解到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信息科目不参加高考,也容易被边缘化,不能受到老师和学生们的重视。在这种环境下我心随境转,就想当然的认为自己的话对学生没多少影响力,因此就忽略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仔细想一想,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品德修养是在两条发展线上,就像学生的两条腿。思想品德、人格上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人生发展重要的课题,与繁重的课业比起来很容易不被重视。高中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时期,不能因为课务的繁重而忽略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引导,让一些学生变成道德品格的瘸子。十六七岁的年纪在个头上已经像个成人,但是他们毕竟还是学生,还是未成年的孩子,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快速地形成中,对善恶对错虽然早有判断但是认识不深刻。特别是在处理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时,需要教师的及时引导。校园里事事无小事,处处皆教育。德是生命之根本,是教育的头等大事,要尽早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
通过反躬自省,我告诫自己:作为一个引领者,先做好自己,从此刻起先要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站在情绪之上,让自己处于头脑清醒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通常的课堂上我会不自觉地关注调皮、不遵守规律的学生,忘记和忽略了那些绝大多在认真做事的学生。一旦升起这种挑剔狭隘的不良情绪,就会让自己不能高效地处理事情。进入书院才恍然醒悟:盯着别人的错处看,是件多么可怕的事。往往遇事只会发泄情绪,忘了身份和目标。比如课堂上,总会有个别学生游离课堂之外,经过提醒无效后,我就会被暴躁的情绪左右。一阵狂风暴雨后往往效果并不能如愿。
现在,再遇到类似的现象,我选择平静下来,我会提醒自己,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用生气,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平静地去处理。我觉知自己并提醒自己:我要做到不被事情所困,不被情绪所困,站在情绪之上看自己,这样就不会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课后我会单独与他聊一聊,发自内心的话语和爱的行为是能被感受到的,学生都能很诚恳地认识到错误,并决心改正错误。做一个有温度的教师而不是冷冰冰的教师,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在子衿学堂跟着先生学习《了凡四训》,有句话印象深刻“匿其过而不谈,揄扬而取法之”。这句话说的是对待别人的过错不要直接指出,而是通过表扬某种做法,树立正向榜样来侧面引导他们。多说鼓励的话,少说批评指责的话,对希望的行为多提出表扬,他们就会渐渐靠近这种行为,所谓“反者道之动也”。依照此法,课堂中我努力丢掉挑剔的目光,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对那些认真学习思考的学生,我点名表扬,以此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对于情况特殊的学生我会给予特殊的关注,利用课后时间和他们交流。爱心是可以被感受到的,就像先生那样,用一颗干干净净的心和无我利他的心去做,确实是能被接收到的。
作为一名教师,我一定会凭着一颗爱心和良心去照亮我的学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已经认识到这是一份成就我的工作,这是一份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是最能圆满人生的职业,是最好的修为自己引领别人的职业。这个职业就像是佛菩萨普渡众生的桥梁,是最有光的地方,最温暖的地方,最纯洁的地方。虽然我不知道自己能影响多少人,但我心怀感恩,我就活在天堂里,到处都是爱的光辉!
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恩师,感恩一切万有!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12组成员、2024级国学班弟子、新闻中心文字校对组成员、子衿学堂学员 周恒芹 邮箱收稿日期:2025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