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周年征文选登(三十):道是低位的和柔弱的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每次去学院学习时,大门口总站着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她们微笑弯腰,给前来书院的每个人行鞠躬礼,就像风吹麦穗,齐刷刷弯成九十度。我刚开始总被这阵势惊着,手忙脚乱想回礼,可腰杆子就像生了锈的门轴,弯到三十度就卡住了。有一天听先生讲《道德经》,讲到“上善若水”,说“道是低位的道、柔弱的道”。我忽然想起那些穿红马甲的老师们,她们弯腰的样子可不就像山涧水!倒是我这个直挺挺站着的,成了块硬邦邦的石头。
变化有一个过程,慢慢地我有了改变。经过一段时间,我开始对着镜子练鞠躬,但是动作就像生锈的锄头。后来再到书院,来到电梯口时,会盯着楼层数字默数“一、二、三”,提前清嗓子。直到有一天,电梯门“叮”地打开,我竟抢在志愿者老师们开口问候前,结结实实弯下腰去,同时对他们说:“早上好!”直起身才发现,几个老师们眼睛瞪得溜圆,倒像看见枯树发新芽。
现在进出书院,倒像回老家走亲戚。有一个雨天,我收伞时甩了志愿者老师满脸水珠子。刚要道歉,她已掏出纸巾,双手递给我并对我说:“老师,您擦擦手。下雨天,地很滑,您小心点哦。”这话听得人心里暖烘烘的,倒比姜汤还驱寒。这才明白《道德经》里说的“柔弱胜刚强”,原来说的是弯腰时的热气儿,能化开三冬冰。
五十几年硬挺的腰杆,在书院学会了打弯儿。如今见着小区里扫地的保洁员、送外卖的小哥、修音箱的师傅,我都会微笑而自然地点点头。原来弯腰不是矮人一截,倒像稻穗低头,心里头越发沉甸甸的实在。这大概就是先生说的“大直若屈”——真正有道的人,原是要先学会温温柔柔地弯下腰去,谦谦卑卑的恭敬万物。
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9—1组成员、福德班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