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不评判”真的很难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本月初,我们小组进行了“六实”线下共修。在分享环节,组长杨美玲老师带头分享实修感悟,并对本次小组轮值早共修情况进行了总结。杨老师首先把自己在轮值中出现的一点失误说出来,然后让大家都说说自己的看法,说说当时发现失误的第一念。我和小组各位老师都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结果没有一个老师说出当时杨老师失误的真实情况。
3月12日晚上,我孙子放学回家,放下书包,就从书包兜里掏东西。我扫了一眼,看到他拿出来的东西颜色是黑色的,形状是长方形,就自认为是手机。于是我就问孙子“上学咋还带手机?”他理直气壮地说,自己没带手机。我说“你刚从兜里拿出来的是什么?”他把那个东西拿出来让我看,确实不是手机。
通过以上两次亲身经历,我更加知道了:很多时候,自己的想法、甚至自己看到的东西都不是真相。所以,先生在挑战月伊始,就高屋建瓴的给我们提出“不要去浏览别人,更不要去评判别人。”先生常讲,评判别人其结果几乎都不正确。但平时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外面,我却经常评判别人。有时直接把评判说出来,大多时候即使不说出口,心里也在做评判,这已成了我的坏习惯了。
慈悲仁爱的先生,在最近的六实大群共修、二十四节气茶会,以及示范组等各种会议上,多次强调“把浏览别人的时间,用来多关注自己,改变自己,提升自己。”本月是挑战月,浏览和评判别人成了我修行路上挑战的卡点。我决心战胜它,超越它,相信相信的力量。我足信先生的教诲,并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勤勤恳恳的努力,老实听话实干的劲头,抱一精进做好六实。我要把自己的习性去掉,秉性化掉,天性亮出来,神性修出来。
我要学用好《道德经》,因为《道德经》是中华经典,是生命使用手册,是修炼人生的一面镜子。镜子的功能是内观自己,照亮自己,完善自己,从而找到最好的自己。我从此再也不去浏览他人,评判他人了。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9-3组成员、福德班弟子 王淑美。邮箱收稿日期:2025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