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陈泳汐老师文章:我在编辑岗位实证了“三年见蜕变”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挑战月祈祷文中说:“生命中的一切挑战都是成就自己的契机。但这个契机是助还是障,全看内心的选择。”回望过去,我选择的是“助”。三月是挑战月,于我而言更是感恩月,感恩父母在四十多年前将我带到这个人世间,开启了我的生命成长之旅;感恩先生在四年前的春暖花开季,开启了我的智慧成长之旅。一路走来我的生命充满了春暖花开。如今我从国学班毕业三年,参加六实共修三轮,负责书院公众号后台编辑工作即将三年。我通过一步一个脚印的落地实践,实证了先生说过的这样一段话:修身证道之路不易走,只有道心恒定,初心不改,抱一精进,老实听话实干,才能实现一年一小变、三年见蜕变,五年一小成,十年一大成。
我仍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和凌寒老师通电话时,她安排我做公众号的情景。虽然当时没有做到欢喜接受,但是也没有迟疑,因为我知道那是一份担当。因为这份担当,我便多了一份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收获了更多的成长机会。我的生命在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忘我付出中,不断接受挑战,不断战胜困难,不断发生蜕变。所以每个月,甚至是每一天,对我来说都充满了挑战和感恩。
去年这个季节,我曾经好几次去高铁站接送先生,途中听他提起过,如果有合适的老师来分担书院公众号修图片和改文章的工作,他就会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弘道。当时我也只是听听,觉得这是自己目前还遥不可及的事情。从那时开始,我才细细观察到官博发出的每场活动图片都是经过先生一张张亲自挑选并处理过的。我只是下载下来再直接上传到公众号。书院活动越来越多,图片和文章数量越来越多,需要先生弘道的地方也是越来越多,先生太辛苦啦!
我的内心已有了想去分担的念。也许是我的这份善念得到了上天的加持,没过多久我收到了先生的信息“尽快学会修图,跟谁学怎么学,您自己选择,意义就不用说了……”就这样,我又学会了甄选图片和简单的修图。一开始,我修的图被先生不停的修正,我选的感悟文章的配图也基本上都被先生换下来,重新配置。我不仅不气馁,反而虚心接受。我不断地汲取教训,累积经验。到现在,我修整的活动图片与感悟文章的配文图片,基本上不用先生再去做调整了。
在此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感恩的人太多了。首先,要感恩慈悲仁爱的先生,给了我信任、包容、鼓励,以及无限的成长空间。其次,要感恩新闻中心一直修玄德的朱旌德、钟庆来和王彤等负责摄影的老师们,感恩他们为书院的每场活动拍摄的高能量照片,感恩他们克服一切困难在第一时间对照片进行筛选后及时发到书院邮箱。再者,要感恩耿庆芳等负责提供感悟文章配图的老师。他们每个月都会提前下载足量的美图,供编辑挑选。还有,要感谢文字组、编辑组、校对组的几十位老师,大家各负其责,不声不响的保证着各个环节的顺利运行。
2024年8月10日,书院新闻中心正式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上先生分享了书院新闻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并对新闻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其中有一条是:端正态度,摆正认知。先生说书院的公众号是对外链接的通道,必须保证通畅。因为我负责着每天把先生确认过的官博文章转至公众号的整体编排工作,所以那时起我对自己从事公众号的编辑工作有了重新的认识和定位。开放月祈祷文里说:“‘我’越大,开放生命的空间就越小。浩瀚宇宙无垠,伟大生命无界,可人心中一旦多了个‘我’,开放的生命就被塞进了暗室;有‘我’就永远不可能统一,处理事情也会越来越复杂;若用道去思考,心中将没有对立,生命绽放时才不会受阻。全面开放生命是离开舒适区的拓展之旅,也是对人生功课的面对、解决与提升的蜕变之旅。”
我对“无我”也有了一些新的认知和体验,我的生命开始绽放,我感受到放下自我的执念时,公众号的编辑工作对于我来说更轻松了。我不再在版面选择上内耗太多,而是用心安住当下随缘选择。当内心静下来的时候,也更容易挑选到满意的版面。目前我还需要提升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在版面选择上需要提升,以便通过高能量的版面、文字和图片,给有缘的读者们传递更多的力量。
2025年3月8日,先生再次给新闻中心的老师们开了工作会议,会议主题是《在无我的付出中修持玄德》。先生再次提到:书院官博与公众号是发布书院公告、再现书院活动、记录书院历史、展示书院形象的重要平台;是连接书院师生、家长、学友,以及所有有缘者的通道;也是书院人精神世界的共创共享家园。它对书院事业具有非凡的价值与意义。
此时,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付出的价值和意义。曾有人问我“每天发那么多文章有人看吗?”其实,我以前也有过这样的想法,现在才知道那是因为自己还没有真正的融入书院。这种疑问反应的是事不关己的心态,所以才会产生怀疑和评判。我知道那些真正热爱书院的老师、义工、弟子、家长和学友,不仅对书院公众号每天推送的文章每篇必看,而且还会点赞打赏,并积极转发自己的朋友圈。朱旌德、刘昌盛、高正、赵锋、党燕、李凌寒、张艳、李向东、方华、田海燕、冯烨、李远岫、刘韵华、潘楠、孙宝娅、史艳艳、陈祥燕、尹成清、王晨、张娟、田丽、赵迎春、倪雪纯等等老师,都是在早晨第一时间把公众号文章全部转到自己的朋友圈,进行二次传播。有很多人读了书院公众号的活动文章,对传统文化和书院产生兴趣,走进书院;还有很多人读了老师们的感悟文章,深受感动,走向生命的觉醒之路……可以说,书院公众号推送的每一篇文章都发挥了它的价值。
先生说,我们担当任何工作的终极目标就是增能长慧,在无为的付出中修持玄德。我们只需关注自己做得怎么样,不用关注别人怎么评价。当我们从世俗思维转向圣贤思维,从人道思维转向天道思维时,就不会再会受负面能量的影响了。付出是最大的收获,实际上,我们从未“付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收获。因为,宇宙是圆圆的运动,起点就是终点,从不偏移。带着爱去做事,不会有“付出”的概念,自然而然总是最好。越不计得失的付出,越能拥有美好的人生,这就是真相。所以在编辑书院公众号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我们自己。
读别人的故事,悟自己的人生。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先生读老师们一信时的那种幸福感。很多时候眼含热泪;有时候也会法喜充满;有时照见了“自我”,看到了自己的评判心和傲慢心。通过不断的历练,现在我经常看到的是自己的那颗慈悲心。看到老师们通过一信反应“六实”给自己的生活和生命历炼带来的成长和蜕变,内心会随喜和感动。有时候我也会给一些老师发一条信息表示祝贺,这样我们又多了一份链接和能量的流动,感恩所有提交每月一信以及书写跟随书院修身感悟的老师们。
正如先生所言,修身证道真的很难,难就难在坚定道心并能做到一如一日的付出。我在后台编辑岗位坚守了三年,这三年没有一日停顿,没有一天歇息。我坚持下来了,我的人生发生了蜕变,生命境界得到了提升。随着书院的规模和影响力越来越大,活动越来越多,书院公众号推送的文章量也越来越大。非常期待有缘的老师加入到后台编辑工作中来,与我们一起担当和成长。一起实现先生说的“一年一小变、三年见蜕变,五年一小成,十年一大成”。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2组成员、2021级国学班弟子、启蒙班助教、子衿学堂弟子、新闻中心编辑
陈泳汐。邮箱收稿日期:2025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