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里的这些孩子在书院里“读圣贤书走君子路”
标签:
文化 |
分类: 书院生香 |
2025年4月12日,星期六,是全国中华经典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十佳国学书院——彭城书院第72期公益国学启蒙班本学期第七次线下教学的日子。尽管徐州市气象台在今天发布了大风黄色预警且有沙尘,但还是抵挡不了大家走进书院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和脚步。400多名少年儿童分三批走进书院学堂,诵读中华经典,学习传统文化;400多位家长进入家长学堂,聆听中国矿业大学李文彩教授《家庭教育的本质》专题讲座;100多位志愿者在各个岗位为大家提供义务服务。
义工老师们不顾天气恶劣,早上七点来到书院,换好印有“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12个大字的红色义工服,进入各自的岗位,做好了准备工作,迎宾、签到、引领家长和孩子走进各自的教室、静场、主持、行礼、上课……一切都井然有序,一切都严肃活泼,一切都充满爱和关怀!
和往常一样,孩子们按照年龄从小到大依次学习《弟子规》《朱子家训》《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孝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中华经典。从晨钟到暮鼓,书院各个教室书声朗朗,师生满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是亲子班的声音;“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则,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这是幼儿养性班的声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是童蒙养正班的声音;“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这是少年养志班的声音……此起彼伏的书声,飘出窗外,飘荡在古城徐州的上空,与春风相遇,与阳光相拥!
教学组的老师都是志愿者队伍中德才兼备的骨干,大都是体制内教师。他们平时在单位上班,周末与寒暑假就到书院来做义工,有的一干就是十几年。如果你没有到过彭城书院,就永远无法想象还有这样一个地方、这样一群人!他们热爱中华文化,敬畏三尺讲坛,甘愿义务奉献!他们十几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地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到书院现场走一走,这里无处不洋溢着中华文化的气息,流淌着仁者爱人的真情厚意。
放学了,孩子们以班级为单位排着整齐的队伍向自己的家长行鞠躬礼,感恩父母的陪伴以及养育之恩。家长和孩子都带着开心的笑容离开了,忙碌了一天的志愿者们开始收拾教室、打扫卫生、整理环境。傍晚时分,书院恢复宁静,那刮了一天的风也小了,落日的余晖洒满了明德操场,一片静穆祥和。
十八年了,春去秋来,不知有多少个星期六就在这样平凡的日子里流逝,但是书院所撒播的中华优秀统文化与圣贤智慧的种子,已经遍布彭城热土,乃至神州大地、五洲四海。我们坚信,总有一天会开花结果,为和谐世界绽放自己的光与热。现在让我们跟随新闻中心义工的镜头,去感受现场那些精彩的瞬间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