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场家长学堂为国学启蒙答疑释惑

标签:
文化 |
分类: 书院活动 |

2025年3月8日,正值第115个国际妇女节,同时也是彭城书院第72期国学启蒙班家长学堂的授课日。尽管刚刚度过惊蛰节气,早晨的气温仍旧略显凉爽。家长们不辞辛劳,从城市的各个角落带着孩子们早早抵达书院。在书院的大门口,身着红马甲的义工老师们以90度的鞠躬,热情洋溢地迎接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学子。在书院大厅,家长们井然有序地排队签到,而教室门口,义工老师已经准备好迎接一个又一个学子“回家”。
在家长学堂的教室内,一排排座椅已被热心的义工老师们整齐地摆放。随着课程的开始,所有座位都已坐满。在主持人的温馨提醒下,家长们纷纷将手机调至静音模式。课程流程如下:首先,共同诵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进行连根养根的仪式;接着,全体起立齐声高唱爱国歌曲《歌唱祖国》;最后,现场的家长们一同诵读《道德经》。这四步曲的完成,为家长们的心灵带来了一次深刻的洗礼。
今日,书院家长学堂的课程由教务中心负责人兼资深骨干教师史一然老师主讲。她以《国学启蒙教育问答》为题,回应诸多家长们在儿童学习国学方面的一些共同疑惑。史老师列举了九个问题:
一、书院为什么要开办国学启蒙班?
自2007年创立至今,书院已走过18年的风雨历程。作为一位知识分子和读书人,汉风先生凭借其深厚的文化自觉和使命担当,创办了这所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的纯公益书院,肩负起了振兴中华文化的重任。十八年来,书院能够持续不断地开展活动,规模日益扩大,这证明了其符合大道的规律,顺应了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以及时代的呼唤。
国学启蒙班作为书院推出的首个班级类型,专门针对2至14岁的儿童,提供了一个完全公益性质的平台,致力于中华经典的诵读与传承。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幼童时期如果能扎下圣贤智慧之根,将会为孩子的一生奠定深厚的文化根基,引领他们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一代一代的有识之士来传承,而书院就是培养这样的有识之士的地方。国学启蒙班根据孩子们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分为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三个阶段。
二、为什么要给孩子们诵读国学经典?
经典,因其典范性、权威性而经久不衰,被视为历史筛选出的“最具价值的书籍”。广泛阅读杂书虽有益,但不如深入研读一部经典。中华经典不仅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记忆,更是我们与历史的精神纽带。诵读经典,意味着以圣贤为师,汲取人类智慧的精华。因此,每多读一遍经典,我们的智慧和能量便随之增长一分。通过经典教育,我们可以占领孩子们的思想高地,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诵读的经典是越多越好吗?
《道德经》中讲,“少则得,多则惑。”中华经典浩如烟海,而孩子们的最佳学习期是有限的。所谓“贪多嚼不烂”,一味追求数量,必然难以做到精深。书院为小弟子精选了如下经典:亲子班读《弟子规》;幼儿养性班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童蒙养正班读《孝经》、《大学》、《中庸》;少年养志班读《论语》、《孟子》等。不同年龄段诵读不同的经典。
四、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养成“指读”的习惯?
五、为什么要求每天读经打卡?
六、孩子学习国学经典需要了解文意吗?
七、学习经典只是诵读吗?
国学启蒙班致力于实现“读圣贤经典,做谦谦少年”的教育目标。书院不仅引导孩子们诵读经典,更全面地指导他们遵循礼仪、践行道德,将至诚、恭敬、感恩之心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例如,孩子们每次踏入书院大厅,面对孔子和老子的塑像时,都会自发地鞠躬致敬;遇到老师时,也会以鞠躬表达敬意。这些行为都是在培养孩子们的敬重之心。而课后向家长行礼,则是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感恩之情。
八、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学习国学经典?
家长的不断学习是孩子持续进步的基石。家庭教育的核心在于父母的个人成长。家长应积极参与家长课堂,踊跃参与书院茶会、国学讲坛、游学等增能长慧的活动,并在家中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尤为关键的是,家长应身体力行,诵读并实践经典智慧,引导并陪伴孩子一同学习和热爱经典文化。
九、想成为书院启蒙班教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书院目前的主班老师团队基本都由体制内的专职老师构成。他们不仅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都跟随先生在书院修身多年。他们利用节假日和周末在书院奉献爱心。各班配班和助教老师也大多都是书院的弟子和多年义工。欢迎更多的专职老师加入到启蒙班教学队伍中来。想要成为书院的国学启蒙班教师,要和书院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热爱传统文化,自觉修身学习,参加书院师资培训,通过实学实干淬炼自身的品质。
最后一然老师“以圣贤经典启心智 以华夏道统扎人根”总结书院国学启蒙班的教育宗旨。她希望家长们珍惜自己和孩子在书院学习的机会,积极响应书院的号召,尽可能多的参与书院活动。在场的家长听着意犹未尽,久久不愿离去。让我们共同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