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问禅研学之旅(三):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标签:
文化 |
分类: 游历情怀 |
寺院的义工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大雄宝殿、圣母殿、真身殿……在六祖殿,义工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当年慧能舂米的故事:当慧能写下“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首偈语时,五祖知道他已经领悟到了佛法的真谛。五祖在一个深夜悄悄来到慧能舂米的碓房,用手杖敲了三下,慧能心领神会,当夜三更来见五祖。五祖为他讲解《金刚经》,当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时,慧能言下大悟。这句经文告诉我们修行不应只停留在形式上,而应注重内心的磨炼和悟性的提升。慧能在碓房舂米的艰苦环境中,不仅磨炼了自己的心性,也领悟到了佛法的真谛。
在圣母殿前,五祖寺住持惟道法师给我们开示,讲了神秀法师和慧能法师的故事。但是他的视觉却与常人不同。他说,神秀的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是讲修身证道要勤行不辍、抱一精进,不可稍有懈怠。而慧能的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讲修身成道,时时处处都要相信我们的本心是光明无染的、无私无我的。渐悟、顿悟,无论哪一种悟法,关键在于最后的开悟,在于了解到了宇宙万物的真相。我们切不可执着于文字相,或者纠结于孰高孰低;而应该明确只有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实修实证之路,才能最终抵达开悟的状态。
午餐之后,大家结伴登览五祖寺后面的东山。这座山也被称为冯茂山,海拔约六百米,因其孤峰独立的地理位置显得高而险峻,与庐山遥相对峙,万里长江如同一条银色带子飘拂其间。东山形似一只展翅的凤凰,东南群山环绕,西北则倒映着清澈的水库,东、西二河如彩带般流淌,古人赞其“东山突起正中央,玉带双飘锁凤凰”。在山麓东侧,有一处依山而建的东山阁,尖顶攒尖,建筑是大唐的风格,金碧辉煌。阁楼底座的正面写着黑色大字“觀”,而建筑的中央是一汪碧蓝的水池。登山之前,老师们纷纷在此摄影留念。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