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合道而为

(2025-01-17 15:21:06)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得感悟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合道而为

 教育要合乎道——这是彭城书院大家长汉风先生多次在不同课程上都着重强调的一句至理名言。在明德早教第170期家长学堂上,先生以“《智慧父母是怎么炼成的》为主题为我们传道授业。先生再一次以形象具体的案例、通俗易通的语言和真知灼见般的智慧理念,将“教育要合乎道”这句至理名言如何智慧地应用在家庭教育中进行了深入地剖析与探索,让受教的家长们无不受益颇丰、醍醐灌顶并感受到满满的智慧能量。

 首先,智慧的家庭教育是怎么的一种状态呢?先生通过视频案例,引导作为孩子家长的我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认知:1、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养;2、孩子不用管,全靠父母德行感;3、我好了孩子才能好,而不是孩子好了我才能好;4、言传身教,尤以身教为重;5、孩子的道德、品质、习惯比学习重要。

  反思自己,以前的我经常因为孩子的一点点小错误对就她暴躁发脾气、批评指责,甚至连吼带打。孩子的父亲也经常劝导我要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讲道理,现在以她的年龄和认知其实已经能够自我思考和感受这个世界了。但我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急躁的情绪,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是我的坏情绪导致我采取了错误的教育方法。

  自从孩子父亲多多参加书院活动,积极地为国学班编辑新闻稿、制作PPT,参加编辑组对《道德经》注解释义的讨论会议,并且每天都让孩子带他操练“千字文武术操”……三个月下来能够明显感受到孩子的变化。孩子更加热爱明德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了,每周日立志班的课程也都是满怀期待地去参加,并且对于她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都有了显著的影响。这就好像在她这个年龄能跟她90多岁的太爷爷聊起国际形势那样不可思议。孩子的这些变化都是明德教育传道授业的,也是由于她父亲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次,智慧教育源于践行。先生经常讲要“知行合一”,“知”只是第一步,“行”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合乎道”的要义,现今世俗社会太多的人和事逆道失道,卷来卷去的情况下,很多家长被事物“梦幻泡影”般的表象迷惑,而没有找寻到表象之下的真实内在。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家庭教育中的和谐亲子关系显得尤为珍贵。以前我总是苛刻要求孩子不允许犯错,大事小事作为母亲的我就要大包大揽,一旦孩子没有做到我满意就会对她大吼大叫。其实这都不“合乎道”,孩子就应该在锻炼中成长,而不是什么事情都要父母代劳。最近两三个月孩子从被动完成书院要求的“每日一善”到能自觉地主动地参与家庭劳动;我从以前经常指责批评到现在经常表扬夸赞等等,都验证了“合乎道”这条真理在家庭教育中的正确性。明智的家长,总能在孩子身上投射出美好的映像。

那么,“合乎道”的“教”是如何体现的呢?先生告诫我们: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重视他们的个性,尊重他们的选择。说到“合乎道”的教育,因材施教可是个大招。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自己特别的天赋和兴趣。我们这些家长得细心观察,找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而不是用一个模子去套他们。当孩子在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事情上得到发展,他们的潜力才能真正爆发出来。

 我们在书院的引领下,在明德的氛围里,学会了如何对孩子做“合乎道”的教育。我们的孩子对音乐特别敏感,听几遍就能哼出旋律。我们就鼓励她去学唱歌,也找了专业的老师来指导,并且已经取得了南京艺术学院颁发的少儿歌唱等级证书。而她也对科学实验特别感兴趣,喜欢拉着她爸一起制作科学小实验,有一次就用废纸箱制作了空气炮,让她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总的来说,“合乎道”的教育就是顺着孩子的天性来,挖掘他们的潜力,同时还要注重品德和能力的培养。通过因材施教,我们不仅能帮助孩子在他们擅长的领域里发光发热,还能让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因为走进明德,我们才知道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智慧教育。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节气,晚上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参加了书院的“大雪”茶会,又一次听取了先生通过讲述历史人物刘裕的生平事迹而对于现代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的激励。回家的路上,我们三口又一起背诵了二十四节气歌,并给孩子讲解了农民伯伯根据节气来耕作粮食。通过“合乎道”的智慧教育方法,孩子一定能够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知识和智慧。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一直在书院大家庭里熏陶,在明德的引领下成长,用爱心和耐心去陪伴,孩子一定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附属明德早教中心止于至善班小弟子靳沐曦家长。邮箱收稿日期为:2025年1月3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