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穆忠良老师文章:一顿五元早餐引发的感悟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当我读到这里时,我的心又一次被先生的慈悲、俭啬、无我的品质震撼了!读着先生高能量的文字,感到我的身心都被巨大的能量包围着、滋养着!我眼睛湿润了,视线模糊了,模糊之中,仿佛看到了为弘扬大道倾其所有肇建彭城书院的先生,看到了18年如一日用生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先生,看到了“日夜兼程,星光不负赶路人”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先生说:“如果我们坚定、坚守、坚持地将这‘三宝’落地践行,那么人生自然会走上光明大道!”先生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践行的。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先生是道高德厚,利而不害,为而不争,一言一行皆是我们修身证道之楷模。作为书院弟子,我们必须效法先生,勤而行之。
一是效法先生慈悲大爱。先生说,道包罗众法,并包万行,运化周天,既然没法把道的形象勾画出来,那就把道的思想概括出来,变成三个可用、可修的“法宝”。人若能执掌“三宝”修身治国,也就能与天同德、与道同大。老子这里所说的“慈”相当于佛法里所讲的“慈悲”。在儒家经典中,“慈”也被称为“仁”。老子把慈悲心列为“三宝”之首,说明老子深知世人的内心都深藏着慈悲,这颗慈悲心是可以被唤醒的。
二是效法先生俭啬不辍。先生说,所谓俭,就是不允许自己享受超过基本需求的物质待遇。俭与啬相同,是有而不用。勤俭持家是儒家几千年的传统,也是道家的传统,道家的啬法超越普通的勤俭持家,是从心上绝弃欲望,就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就是欲无欲。为腹不为目,为腹就是基本需求,为目就是贪欲,是余食赘行。
50元钱的宾馆早餐费,在先生看来就是极奢侈的了。于是便来到路边的早餐店,花5元钱吃了早餐,先生没说吃了什么,但在杭州这座旅游城市,可以想象一定是极简单一份早点!高铁上的盒饭对先生来说也是极奢侈的,所以先生又花了5.5元买了两个馒头和一根油条,作为高铁上的午餐。先生的俭啬,一是合于大道规律;二是心系书院发展。因为先生把节省的每一分钱,都变成了书院教室里的灯光,弟子们手中的经典……最终都转化成了有缘之人的智慧德能!先生心怀天下苍生,心里时刻念着书院和弟子们,唯独没有装着自己。
对照先生之行,反观自己,大多是背道而驰。衣食住行,就拿“食”来说,在外面吃早餐,基本上是油条、包子等,已经很久没吃馒头了。中餐、晚餐还经常是无肉不欢。再就是彼此应酬,也是浪费惊人。更大的问题是这样的不规律、不健康饮食,带来的身体的疾病不断。因为很多的病就是自己“吃出来”的。比如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等的所谓“富贵病”,其实都是饮食不健康、不规律、过度养生造成的。先生始终都在顺道而行,所以不论什么时候见到先生,先生总是精满、气足、神丰!因此,我们要效法先生俭啬不辍之行,做到为腹不为目,控制个业、减少共业,修成身心灵健康和谐的自己。
三是效法先生处下不争。先生说,老子认为大道的状态是柔弱,不争,处下。圣人内心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起心动念都以道为准绳,不敢妄为。先生在高铁上,吃着早上花5.5元买的午餐,用凉馒头夹着凉油条,就着一块豆腐乳,泰然自若,不但没有任何的不适感,还使他回忆起了中学的美好时光,先生说“太幸福了!”
四是效法先生的抱一精进。18年前,先生发下弘道大愿,倾其所有肇建了彭城书院。18年来,书院始终践行“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的宗旨,没有变;18年来,书院始终坚持完全公益性质,没有变;始终建设面向大众、开放包容的现代书院,没有变……也正因为18年来的抱一大道,书院荣誉墙上的荣誉等级变得越来越高,奖牌越来越多;书院的影响力变得越来越广,分院发展到十几家,影响力拓展到海内外;书院道场的能量变得越来越大,有更多的有缘人结缘书院,从而和谐了身心,和谐了家庭,和谐了事业,和谐了社会……这变与不变之间,我想,就是先生如如不动,无私无染,光光明明的道心!
以上所讲的慈悲、俭啬、不争、抱一等大道规律,只不过是先生神性品质中的沧海一粟!我们所看到、所感动的也只不过是先生日常行道的点滴瞬间!因此效法先生,我们悟道修身就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先生说弘扬大道是他的天命和使命!18年来,天地可鉴!我们有幸成为先生的弟子,也应秉持自己的天命和使命,追随、效法、抱一先生!一群人、一件事、一辈子,无我利他,戮力前行,生命不息,弘道不辍!共同把“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的伟大事业发扬光大!
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宗,感恩父母恩师,感恩一切万有,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13组组员、书院骨干义工、2024级国学班班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