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别推荐穆忠良老师文章:一顿五元早餐引发的感悟

(2025-01-18 08:23:05)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得感悟

特别推荐穆忠良老师文章:一顿五元早餐引发的感悟

 先生在20241210日的实修感悟中写到:今天清晨参加完“六实”共修便去酒店早餐处吃早点。刷卡时,服务员说我住的房间不含早餐,如果用餐50元一位。50元吃一顿早餐对于我来说太奢侈了。于是,就到酒店附近的早点铺吃早点。我花了5元吃了一顿早餐,又花了5.5元买了两个馒头和一根油条作为高铁上的午餐。从早点铺出门时遇到一个乞讨的老太太,我就带她重回早点铺。我说:“您想吃什么尽管点。”这时店里的服务员给我说,这个人每天都来这里,让我不必理喻。但我觉得既然遇上了她,就是我的缘分。这顿早餐我必须请。老太太也不客气,点了12元的早餐,我欢欢喜喜为她扫码付款。12元就可以让一个人如食饕餮,这是多美妙的事情啊。上午10点,我踏上了从杭州开往武汉的高铁。在高铁上,我打了两个坐,改了五篇稿,吃了一顿价值5.5元的午餐。这午餐是馒头夹油条,再加一块豆腐乳,仿佛回到中学时代,太幸福了……

当我读到这里时,我的心又一次被先生的慈悲、俭啬、无我的品质震撼了!读着先生高能量的文字,感到我的身心都被巨大的能量包围着、滋养着!我眼睛湿润了,视线模糊了,模糊之中,仿佛看到了为弘扬大道倾其所有肇建彭城书院的先生,看到了18年如一日用生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先生,看到了“日夜兼程,星光不负赶路人” 奔走万方弘道的先生……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先生说:“如果我们坚定、坚守、坚持地将这‘三宝’落地践行,那么人生自然会走上光明大道!”先生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践行的。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先生是道高德厚,利而不害,为而不争,一言一行皆是我们修身证道之楷模。作为书院弟子,我们必须效法先生,勤而行之。

一是效法先生慈悲大爱。先生说,道包罗众法,并包万行,运化周天,既然没法把道的形象勾画出来,那就把道的思想概括出来,变成三个可用、可修的“法宝”。人若能执掌“三宝”修身治国,也就能与天同德、与道同大。老子这里所说的“慈”相当于佛法里所讲的“慈悲”。在儒家经典中,“慈”也被称为“仁”。老子把慈悲心列为“三宝”之首,说明老子深知世人的内心都深藏着慈悲,这颗慈悲心是可以被唤醒的。

 先生看到乞食的老人,随即带老人返回早餐店,许诺老人吃什么尽管点。当店员提醒说这是早餐店的“常客”时,先生并未迟疑,而是相信这份缘,依然欢喜地为老人付了12元的早餐费用,而后悄然离开。我是愚痴的弟子,不敢揣摩先生之心,只能去感悟先生慈悲之心。我感悟到先生帮助乞讨老人,并不为服务员之言所动,先生所奉行的是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圣人之心;是道无善恶的大道之心;是佛家众生平等的慈悲之心!

 对照先生之心,反观自己,顿感惭愧之至。在过往之中,遇到诸多乞讨或求助之人、之事,第一念却是“这是真的还是假的?不会是骗子吧?”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念,随之产生了怀疑心和分别心。也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大多时候选择的是离开。先生经常教导我们,要心有善念、口有善言,行有善举。可见善念是第一位的。老子也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因为在大道和圣人心里是没有善与不善,恶与不恶,所以也就没有了分别心。先生说,人生中,我们的使命不是对抗恶,而是扩大善。如果善扩得足够大,恶不就很难立足了吗?善,就像光明,只要光明不灭,黑暗就难以存在。所以,我们要一直做个善人,让善良成为我们的品质,即“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可见自己还是红尘中的世俗思维,心中的善是有分别心的善,不是真善,更与老子所讲的善相去甚远。

二是效法先生俭啬不辍。先生说,所谓俭,就是不允许自己享受超过基本需求的物质待遇。俭与啬相同,是有而不用。勤俭持家是儒家几千年的传统,也是道家的传统,道家的啬法超越普通的勤俭持家,是从心上绝弃欲望,就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就是欲无欲。为腹不为目,为腹就是基本需求,为目就是贪欲,是余食赘行。

50元钱的宾馆早餐费,在先生看来就是极奢侈的了。于是便来到路边的早餐店,花5元钱吃了早餐,先生没说吃了什么,但在杭州这座旅游城市,可以想象一定是极简单一份早点!高铁上的盒饭对先生来说也是极奢侈的,所以先生又花了5.5元买了两个馒头和一根油条,作为高铁上的午餐。先生的俭啬,一是合于大道规律;二是心系书院发展。因为先生把节省的每一分钱,都变成了书院教室里的灯光,弟子们手中的经典……最终都转化成了有缘之人的智慧德能!先生心怀天下苍生,心里时刻念着书院和弟子们,唯独没有装着自己。

对照先生之行,反观自己,大多是背道而驰。衣食住行,就拿“食”来说,在外面吃早餐,基本上是油条、包子等,已经很久没吃馒头了。中餐、晚餐还经常是无肉不欢。再就是彼此应酬,也是浪费惊人。更大的问题是这样的不规律、不健康饮食,带来的身体的疾病不断。因为很多的病就是自己“吃出来”的。比如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等的所谓“富贵病”,其实都是饮食不健康、不规律、过度养生造成的。先生始终都在顺道而行,所以不论什么时候见到先生,先生总是精满、气足、神丰!因此,我们要效法先生俭啬不辍之行,做到为腹不为目,控制个业、减少共业,修成身心灵健康和谐的自己。

三是效法先生处下不争。先生说,老子认为大道的状态是柔弱,不争,处下。圣人内心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起心动念都以道为准绳,不敢妄为。先生在高铁上,吃着早上花5.5元买的午餐,用凉馒头夹着凉油条,就着一块豆腐乳,泰然自若,不但没有任何的不适感,还使他回忆起了中学的美好时光,先生说“太幸福了!”

 先生为何能如此,皆因先生无我!世人最在意的就是“我”,执着于“我执”,所以烦恼不断。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所谓的“面子”了。关于面子,先生说,面子是给狗吃的。扔在地上,还要踩上几脚。而世俗之中,最看重面子了,往往为了所谓的面子,轻则相伤,重则相害,甚至付出生命代价。先生在高铁上,在他人的注视之下,用凉馒头夹油条,就着豆腐乳,泰然自若、法喜充满的享用,这不就是处下吗?2020年新冠疫情初发,先生带领书院师生从武汉游学归来,能在众人误解、网曝之下,依然忍辱不辩、如如不动,这不就是不争吗?这不正是老子所说的,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吗?这不就是在实证“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吗”?

四是效法先生的抱一精进。18年前,先生发下弘道大愿,倾其所有肇建了彭城书院。18年来,书院始终践行“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的宗旨,没有变;18年来,书院始终坚持完全公益性质,没有变;始终建设面向大众、开放包容的现代书院,没有变……也正因为18年来的抱一大道,书院荣誉墙上的荣誉等级变得越来越高,奖牌越来越多;书院的影响力变得越来越广,分院发展到十几家,影响力拓展到海内外;书院道场的能量变得越来越大,有更多的有缘人结缘书院,从而和谐了身心,和谐了家庭,和谐了事业,和谐了社会……这变与不变之间,我想,就是先生如如不动,无私无染,光光明明的道心!

 先生说,修行不在深山老林,生活是最好的道场。先生在高铁上、在飞机上、在候机室等公共场合,如同在书房一样,制心一处,打坐,读经,修改文章。先生上午10点,踏上从杭州开往武汉的高铁。还在高铁上打了两个坐,改了五篇稿。先生时时处处都让自己成为环境,引领、照亮、影响、助力更多有缘人。

以上所讲的慈悲、俭啬、不争、抱一等大道规律,只不过是先生神性品质中的沧海一粟!我们所看到、所感动的也只不过是先生日常行道的点滴瞬间!因此效法先生,我们悟道修身就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先生说弘扬大道是他的天命和使命!18年来,天地可鉴!我们有幸成为先生的弟子,也应秉持自己的天命和使命,追随、效法、抱一先生!一群人、一件事、一辈子,无我利他,戮力前行,生命不息,弘道不辍!共同把“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的伟大事业发扬光大! 

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宗,感恩父母恩师,感恩一切万有,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13组组员、书院骨干义工、2024级国学班班长 穆忠良邮箱收稿日期:2024113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