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小寒节气聆听陈师道的人生故事汲取生命成长的智慧能量

(2025-01-08 16:59:40)
标签:

文化

分类: 书院活动
在小寒节气聆听陈师道的人生故事汲取生命成长的智慧能量  2025年1月5日,星期日,是二十四节气的小寒。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3个节气,冬季第五个节气。小寒时节是气温最低的季节,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每到节气晚上六点,书院都会开门迎客,茶道研修中心老师烹茶待客;七点钟,书院的肇建者、茶会创办人汉风先生准时讲学论道。如是往复,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一如日月更迭,年轮日增,其间没有因为任何原因停歇过一次。

每一次茶会先生都会反复给大家讲如何汲取古圣先贤与华夏祖先的智慧与能量,如何活好与走好。小寒节气茶会讲学的重点是“揭示徐州历史名人的人生价值”系列讲座第九讲《北宋著名文学家陈师道的人生及其对我们的影响》。先生气定神闲,娓娓道来,从“其人”与“其文”两个方面阐释了陈师道的人生。陈师道,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的重要作家。

《宋史》记载,陈师道出身于仕宦家庭,但家境衰落,从小在困境中长大,少年时期即勤奋好学,苦练意志。他早年娶郭概之女为妻,迫于生计,妻女皆在岳父家就食。曾巩奉命修本朝史,荐陈师道为属员,因其布衣而未果。后被录为太学博士,他推辞不就。当时的执政大臣章惇曾托秦观致意,让陈师道去拜见他,准备加以荐举,他却回答:“士不传贽为臣,则不见于王公。”拒不谒见。苏轼任颍州太守时,希望收他为弟子。陈师道以“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婉言推辞。陈师道终其一生都在追求学问和道德的完善。

先生说,陈师道的一生充满了对文学的执着和对道德的坚守。苏轼欣赏陈师道的文才和品行,推荐他担任徐州教授。此后,陈师道历仕太学博士、颍州教授、秘书省正字等职。虽然官职不高,但他始终安贫乐道,不走歪门邪道,拒绝旁门左道。陈师道的生活虽然清贫,但他从不为物质所累。据史书记载,他常常身着布衣,食不果腹,却能自得其乐。他曾言:“吾平生之志,不在温饱。”这种超然物外的精神使他能够专注于文学创作和道德修养,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陈师道对于文学的热爱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他常常闭门苦吟,所以才有 “闭门觅句陈无己” 之称。据说,陈师道在创作时常常闭关思索,不眠不休,直到找到最合适的词句。陈师道的诗歌风格独特,深受杜甫影响,注重炼字琢句,留存后世的作品也不少,但能能在文学史上闪闪发光的作品却几乎没有。他的诗,没有“杏花消息雨声中”的闲情逸趣,没有“明月清风不用钱”的潇洒豁达,没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天然;更没有气势喷薄于字外,抱负藏匿于胸间的豪迈。作为江西诗派的中坚人物,陈师道的诗题材很是狭窄,几乎都是围绕个人际遇来书写,与社会严重脱节,与杜甫的人文情怀相差太远。而他的诗风也与杜诗大相径庭,缺少杜诗那种沉郁雄厚之气。

后世对陈师道的评价是:性格狷介、高风亮节、淡薄仕途、安贫乐道、孤芳自赏、不求谐俗;在文学方面以“苦吟”著称,“无字无来处”、“语简而益工”。观陈师道一生,寿不及半百, 官不过正字,骨气铮铮,傲气干云,即使老母就食而道卒,妻子寄食于妇翁;而他亦终生享受在自己的诗歌世界中。可惜的是,成就大诗人所必须的长寿和多产,皆与其无缘,又极其穷困潦倒,布衣终生。识此为撼,也为鉴!

在讲学过程这,先生还为大家鉴赏了陈师道《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十七日观潮》、《除夜对酒赠少章》等代表之作。此次茶会,不仅是一场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探寻,更是一次以古鉴今的心灵之旅。汉风先生通过举办此类讲座,让国学智慧在现代社会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为大家的精神世界注入源源不断的滋养。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宗,感恩父母恩师,感恩一切万有!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图文/2024级国学班新闻组】  在小寒节气聆听陈师道的人生故事汲取生命成长的智慧能量

在小寒节气聆听陈师道的人生故事汲取生命成长的智慧能量

在小寒节气聆听陈师道的人生故事汲取生命成长的智慧能量

在小寒节气聆听陈师道的人生故事汲取生命成长的智慧能量

在小寒节气聆听陈师道的人生故事汲取生命成长的智慧能量

在小寒节气聆听陈师道的人生故事汲取生命成长的智慧能量

在小寒节气聆听陈师道的人生故事汲取生命成长的智慧能量

在小寒节气聆听陈师道的人生故事汲取生命成长的智慧能量

在小寒节气聆听陈师道的人生故事汲取生命成长的智慧能量

在小寒节气聆听陈师道的人生故事汲取生命成长的智慧能量

在小寒节气聆听陈师道的人生故事汲取生命成长的智慧能量

在小寒节气聆听陈师道的人生故事汲取生命成长的智慧能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