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张艳老师文章:那一场活动让我泪流不已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2024年10月27日是一个平常的日子,也是一个久久让我回味的日子。一早来书院参加第七轮《道德经》共修线下特别活动,内心真的很期待。先生因为去杭州讲学,以视频的方式给我们赋能。能量可以穿越时空,那一刻虽然先生不在书院,但我相信大家都能感觉到先生仿佛就在身边,温暖滋养着我们。
这次几位老师的分享特别令人震撼。首先分享的是来自宿迁的赵惇素老师,她刚刚开口我不知道为什么眼泪就落下来。我感觉她脸上带着光,手是颤抖的。她是一位体制内的老师,上台分享对于她是在自然不过的事,我能感受她是发自内心的感激和感动,内心的激动无以言表。真的很佩服赵老师的毅力和精进,每次从宿迁来书院,往返几个小时,她从不怕辛苦,每次的活动她都积极参加,不曾落下。后来她在书院附近租了房子,只为能够更方便来书院修身。惇素老师很谦卑,虽然她是老师,但为了能给书院孩子上好课,特别谦虚的去各个班级听课,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她的这种无我利他的精神真的感动着我。
六实三组杨可可老师的分享,让我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她们组老师勇于担当负责,主动承担先生音频的整理。老师们互帮互助,没有推诿,只有理解和支持,细致入微,怀着恭敬感恩之心,抱一精进,同心协力,在预定时间完成八十一章的校对工作。当我手捧书稿时,就想:那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罢了。她们默默的付出和无私的奉献感动着我。
十位朗读者老师上台为我们诵读《道德经问道心得 》第一章“众妙之门”。当师母刘老师读起原文“道可道,非常道……”时,我仿佛一下被一股能量击中,眼泪止不住刷刷往下流。那一刻有种想大声哭出来的感觉,眼泪根本止不住。我每天都诵读《道德经》,已经坚持几年了,如此的熟悉,但现在师母的声音如此的震撼并触动到了我。当我写下这段文字时,不知为何泪水再次滑落。感恩刘老师让我体会到声音有如此神奇的力量,给我以疗愈。
曹桂莲老师的分享,让我再次验证“只要我好了,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福德班在睿智、有爱心、有担当的曹老师带领下,吸引的老人越来越多。曹老师总能关注到每个人,她事无巨细,无私奉献。让班级里的老人感觉特别温暖,做梦都想来书院。因为她无私的为大家服务,她的家庭也越来越和谐,儿孙状态也越来越好。这让我更加坚信:好好修自己,好好的扎根书院,就会所得皆所愿。
最后分享的是我们组的李向东校长,他泪眼婆娑的走上台。他说“我不分享有违我的初心。”一句话就把我感动的眼泪止不住跟着落下来。李校长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家在贾汪区,离书院也挺远。但他总是克服困难坚持来书院,还担任新闻组组长。李校长说,诵读先生清晨寄语以及所有文稿和问道心得,已经1229天从未间断。每天准时在喜马拉雅上推送。这份精进抱一、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敬意。李校长已然修得一颗如如不动、无私无染、光光明明、无我利他的心。这次主要分享以前发在公众号上的文章《六实共修修什么》,以前也拜读过,但今天可能是场域的原因,一直被感动,不停流泪。
特别是最后读到:“《道德经》学用,来自我们知行合一、身心合一、天人合一的践行觉知。这在每天看来,没有任何区别;在每月看来,差异几乎微乎其微;在每年看来,差距虽然开始显露,但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但在每五年来看,那就是格局、境界和精神状态的巨大分水岭;等到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以后再看,也许就是一种人生对另一种人生不可企及的鸿沟了!”我再次破防了,泪如雨下,我用手捂着脸,那一刻仿佛是先生在说给我们听。
这次线下共修,想到先生引导我们要多去天地自然、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寺院书院、博物馆、图书馆、书店等场所,因为这些地方都蕴含着无穷的能量。其实不用去那么远,书院就是最好的能量场。一上午的高能量场域感动着我,身心也得以清理和滋养。很幸运走进书院,和一群志同道合的老师们,在慈悲智慧的先生引领下,实修实证,增能长慧。
如果您内心有卡点有痛苦可以来书院,这里可以给您清理疗愈。如果您想提升自己,这里有给您指明方向的大德老师,让您闻道,悟道,提升能量。如果您有余力可以来书院,这里给您提供平台,有明师给您引领,有同修相互牵手,让您把更多的爱传出去。让我们一起在这里接受爱,成为爱,传播爱,奉献爱,历事炼心,让生命升级。
感恩先生智慧引领,感恩所有遇见。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恩师,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2组成员、资深骨干义工、启蒙班助教老师 张艳。邮箱收稿日期:2024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