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别推荐刘昌盛老师文章:醉翁亭·霸王祠·陋室园

(2024-12-14 08:22:48)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得感悟
重磅:寻千年古亭,探“醉”美滁州

书院游学的宗旨是踏访历史胜迹,涵养人文情怀。在甲辰秋冬交替的时节,彭城书院三百多师生在书院大家长汉风先生的带领下,举行了一场“沐浴醉翁亭里的人性光辉”国学之旅。

我们首站探访便来到被称为中国四大名亭之一的醉翁亭。醉翁亭位于安徽滁州琅琊山麓,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由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命名,因一篇《醉翁亭记》而闻名千古。

下午二时,清风徐来,天气晴好,阳光普照,虽是初冬,然而却暖意融融。沿着平缓的山路,三百多位师生齐聚醉翁亭与二贤亭前首先,由徐凤梅老师带领大家诵读《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接着先生为全体师生开启了《醉翁亭里的人性光辉》首场讲学读书声、讲学论道之声在山谷之间回响。此时,一阵轻风,树叶婆娑,在阳光的照耀下,金黄的落叶飘落在师生们头上、肩膀上、身上也落在心上,好像醉翁穿越时空也来到了现场加持,增加了现场的能量,师生们沐浴在古圣先贤的德光之中。

接着我们参观了欧阳修纪念馆,纪念馆展示了欧阳修的为人、为政、为学、为文的光辉一生。为人,人格高尚;为政,与民同乐;为学,治学严谨;为文,师承韩柳,为唐宋八大家之宋代之首。虽然被罢官贬谪,但仍然胸怀旷达,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胸怀天下,心里装着的是百姓众生,而非个人得失。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晚上我们与三五同修深入陋巷小屋,品民间土菜,赏明光老酒,也许就是醉翁当年喝过的琼浆。我走过您当年走过的路这算不算相逢,我吹过您吹的风这算不算相拥,我喝了您喝过的老明光这算不算穿越时空,来我们端起酒杯一起敬醉翁。

其一

小酌老明光

我亦一醉翁

穿越上千年

醉在山水中。

其二

甲辰初冬滁州行

游学首访醉翁亭

穿越千年手挽手

与翁同醉不愿醒。游学:谒乌江霸王祠

第二站我们来到为纪念西楚霸王项羽自刎而修建的乌江亭和霸王祠,它位于安徽和县乌江镇。从古至今,许多文人骚客都曾来到这里,凭吊当年项羽兵败自刎的那种豪情。在此处的凤凰山上,青松翠柏,庄严肃穆,可能是时节在初冬吧,到处都是悲壮的情景。

我们对项羽,已通过先生在立冬茶会的分享有了了解。纵观霸王一生,虽然他力拔山兮气盖世,熟读兵法,但终有一败,乌江一战前程尽失。霸王举鼎,逞一时之能;巨鹿一战,破釜沉舟,刚毅勇猛,但坑杀数十万秦兵,杀人如麻;进入咸阳纵火屠城,残忍血腥;鸿门宴上,优柔寡断,带兵用人,性格多疑。成败其实都是历史的必然,成败皆为性格使然。

唐代诗人杜牧有一首绝句说得好:“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诗词提出对历史上已有结局的战争的假设性推想。胜败乃兵家常事,但是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设想项羽假如回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就可以卷土重来。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如能 “包羞忍耻”如同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人生在世,难免遇到坎坷,但如果有勇气面对耻辱与失败,说不定能有所收获,便能反败为胜,也许历史会被重写,但这是不可能的。

游学结束在回程的车上分享了自己的感叹:往事越千年纵观秦与汉成败皆英雄历史尤可鉴。怀王之约共灭秦两路大军各用心项王分封十九国汉定天下照古今。

重磅报道:到了陋室才真正读懂《陋室铭》

第三站我们来到安徽马鞍山市和县历阳镇。这里是唐代刘禹锡被贬主政的地方,一间陋室因一篇《陋室铭》而千载留名。中午分,书院三百多师生来到陋室公园,立于陋室前,双手合十,恭敬行礼。此时,《永恒之地》音乐响起,面对陋室,微闭双眼,好像陋室的主人驾鹤而来,恍惚中看到圣贤映现。

汉风先生说:我们不但要有动的本事,更要有静的功夫。音乐结束,一个智慧响亮的声音朗诵《陋室铭》,先生开启了《感悟陋室里的心灵之光》讲学。先生说:一间陋室在这里一千多年了,仍然伫立在这里,达到了永恒,而很多高大的建筑却推了、重建了,为什么呢?因为这间陋室无形的价值,因为惟吾德馨,斯非陋室。有形的东西终会灰飞烟灭,而无形的东西永留千古。这个无形的东西就是道德之光、精神之光、思想之光。

先生说,一个人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环境都不要紧,关键是自己的心境以及自身所具有的品质和德行。如刘禹锡,只有一桌、一椅、一床的陋室,仍然乐观从容、心系天下。《陋室铭》告诉我们:只要德行不缺失、灵魂不荒芜,无论哪里的陋室也都不再简陋,而是充满着精神的光芒与道德的芳香。房屋简陋,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只要有了德行,居住在哪里都会放

昨日拜罢醉翁亭今时再访陋室铭

陋室台前诵陋室

连接圣贤千古情。

左迁频频无怨声

陋室一篇万古名

居小心宽雅风在

胸怀宇宙天下情。

两天来,我们踏访了欧阳修的醉翁亭、刘禹锡的陋室,游学归来有一段时间了,先生为我们解读的《醉翁亭记》和《陋室铭》一直在脑海里回响,心情也久久不能平静。一直在想,他们为什么千古传颂,两座建筑并不雄伟,为什么能够永恒,两位先贤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与高尚的人格魅力,他们才真正是老子所说的死而不亡者寿。书法展终于开展啦

游学结束几天了,时间好像在停滞,好像我还伫立在醉翁亭与陋室里。我一直在想,17年前的2007年5月,在户部山状元街6号,先生以一己之力,怀揣着满腔热情,以坚定的毅力和决心,开办了全国第一家完全公益性质的现代书院——彭城书院,扛起了弘扬传统文化的大旗,没有了收入,也没有了案牍劳形,一心一意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先生的人格与德光与先贤相比有何两样。记得彭城书院当时还叫竹坡书院,也不过30平米大小,与陋室何其两样。书院房子两旁的对联“人呼正言,斯是彭城”、“人品高白雪,节义傲青云”正是书院人的模样。

17年如一日,虽然筚路蓝缕,七易地址,但弦歌不辍。如今搬到了青年路5号的老街坊里面,书院不断发展壮大,利益更多的人。目前,开办了启蒙班、立志班、国学班、子衿学堂,还有老年福德班明德学府让中华经典教育涵盖了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彭城书院已经是徐州的一个闪亮的文化名片,温暖着千万个家庭,在全国都有重大的影响。彭城书院就像一座灯塔照亮彭城大地,照亮着千家万户,照亮着每个有缘人的人生路幸福门。

感恩先生引领,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感恩父母恩师!感恩一切万有!感恩所有的遇见!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9-1组成员、志愿者协会骨干义工、福德班教委会成员、书法组组长 刘昌盛 邮箱收稿日期:2024年123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